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評論彙編》: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氣候友好型回應

《評論彙編》: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氣候友好型回應

目前,對經濟的關注焦點集中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卻忽略了國際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2018年6月4日,美國《評論彙編》雜誌刊載了德國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主席芭芭拉·翁米斯希(Barbara Unmussig)和德國綠黨秘書長邁克爾·卡爾納(Michael Kellner)的文章,指出歐盟應當以氣候友好型措施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

Barbara Unmussig

原文 :《: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氣候友好型回應》

劉麗坤/編譯

圖片 |網路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相應反制措施的施行,美國與歐盟正將全球經濟推向貿易僵局。但是,整個世界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責任卻被忽略了,即我們應當塑造世界經濟,以使其尊重地球的自然邊界。

特朗普的貿易議程使進步人士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多年來,他們一直指責現有的貿易體系具有生態破壞性。但是,面對特朗普的保護主義,一些人認為他們有義務捍衛現有的貿易體系。實際上,為使進步政治取得成功,支持者需要超越對現有貿易體系的被動防守,主動採取攻勢。這意味著推動建立公正、平等和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秩序。

首先,在歐盟就反擊美國加征鋼鋁關稅的報復性措施進行討論之時,我們需要超越辯論的經濟意義,審視相關商品的生態層面。例如,利用冶金煤或煉焦煤進行的鋼鐵生產大約造成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這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用非排放密集型的替代性材料取代鋼鐵,也可以用更低排放量的工藝生產鋼鐵。瑞典生產商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從可再生能源獲取的電能和氫氣進行近乎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鋼鐵生產。德國跨國企業蒂森克虜伯正在開發利用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合成天然氣的工藝,從而降低碳污染。

但只要現有的鋼鐵工業仍被允許把大氣層作為免費的二氧化碳排放場,這些替代方案就不具備真正的可行性。各個政治派別的經濟學家一致認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是增加企業碳排放的成本,使之昂貴到令氣候友好型選項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廉價選擇。這也就是德國綠黨要求將二氧化碳排放底價寫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原因。

儘管這一觀點有其薄弱之處,但也給歐洲決策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實際上,有一個明顯的變通方案:對排放密集型進口商品徵收入境歐盟的關稅,如鋼、水泥和鋁。這將是通往公平的氣候友好型交易體系的重要一步。這種關稅將是公平的,因為環境規則平等適用於歐洲和外國產品。只要對本地產品實施同樣的稅種,這樣的「邊境碳調整」就不會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歐盟應避免陷入特朗普的破壞性貿易博弈,引入邊境碳調整以建立氣候友好型系統。由麻省理工學院、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和其他領銜機構的研究者所組成的小組已制定了實施這一計劃的具體方案。

若歐盟做出這樣具有遠見的回應,將會鞏固其作為公平、可持續的貿易體系的開拓者地位。這將不但有助於保護所有人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將提升歐盟自身的國際影響力。這才是世界現在所真正需要的。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5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個稅起征點上調至5000元,那調整到1萬元可行嗎?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