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忌諱這 5 件事,你做過幾件?
一轉眼已入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這麼開始了。
2018 年的「三伏天」時間如下:
初伏:7 月 17 日—7 月 26 日
中伏:7 月 27 日—8 月 15 日
末伏:8 月 16 日—8 月 25 日
隨著入伏,後台「提醒大家夏季不要吃冷飲、要多喝熱茶」的留言也變得多了起來。
冬天覺得冷、手腳冰涼,真是因為夏天多吃了涼東西?
人是恆溫動物,不會因為多吃了幾根冰棍兒就讓體溫發生大的變化,更不會把這些涼氣從夏天「積攢」到冬天。
但夏季不貪涼,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想要度過一個健康舒適的夏季,大家還是要注意下面這 5 個「忌諱」。
忌過度貪涼
這個「忌諱」,可不是讓人不開空調、不喝冰水、不吃冰激凌,而是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做到適量、舒服。
低溫不會引起關節炎,但如果存在關節炎,過低的溫度確實會讓關節覺得疼痛不適。
因此,建議室內外溫差不超過 7 度,把空調溫度設置在 25℃ 左右比較合適,而且最好不要直對著空調吹冷風。
不少人習慣了喝熱水,很怕喝涼的。但其實我們身體沒有那麼脆弱,喝幾口冰水,還不至於讓不會讓身體的核心溫度降低。而所謂喝冷飲吃冰激凌的會讓體「寒」的說法,只是臆想傳言,並沒有確切證據。
如果覺得太冰,身子會不舒服,那就不吃。如果覺得來點兒涼的,解暑過癮,吃喝完以後也沒有不舒服,大可放心大膽地喝,不必有太多顧慮。
但因為很多冰品含糖量高,有高血脂、糖尿病的朋友得注意,不要吃太多。另外,吃了甜冰品,最好漱一下口。
「貪涼」,還是個量的問題,以自己的身體感覺為參考,莫「貪」就是了。
忌暴晒
陽光中的紫外線,會造成脫皮、皮膚紅斑,嚴重的甚至會起水皰。紫外線中的 UVA 會深入真皮層,破壞膠原、彈力纖維,讓皮膚提前衰老,甚至引發皮膚癌。
除了皮膚之外,強烈的陽光還會損傷眼睛。如果我們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紫外線就可能對晶狀體、視網膜黃斑等眼球結構造成損傷。
丁香家庭健康建議:
1. 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紫外線最強,最好避免這個時段出去。
2. 外出時,選擇合適衣物,比如長袖、立領的衣服。
3. 外出記得塗防晒。一般來說,日常出門使用SPF20 左右、PA++ 左右的防晒霜,就足夠了。
4. 建議到正規眼鏡店,選擇質量合格並且明確標明具有阻擋紫外線功能的太陽鏡。
忌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一般來說,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每人每天差不多需要喝 1.5 升的水。
但是,在大量出汗的情況下,每天的水需要量可以增加到 2 升,甚至到 10 升以上!夏天出汗多,一定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如果存在腎結石、痛風、糖尿病等情況,多喝水還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但要注意,口渴的時候,水別喝得太快,否則胃會覺得飽脹難受。
至於喝什麼水,最推薦的,永遠是白開水。炎夏補水要記牢,小口慢飲來解暑。
忌久坐
天一熱,人就變得更懶。
待在陰涼的房間里,窩在沙發里捧著西瓜看電視,坐下就不想起來了。
美國糖尿病學會 2016 版指南中明確指出:
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 90 分鐘。
久坐還容易導致腿腳腫、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久坐危害大,最好每隔半小時就起身活動活動。
丁香家庭健康建議:
1. 換一個容積小的杯子喝水,水喝完了,就會起身去接水。這樣既活動了筋骨,又能多喝點水,一舉兩得。
2. 在清晨日頭未升或是夜晚暑氣消散的時候,可以出門走走鍛煉一下,或者跳跳廣場舞活動一下筋骨。
忌剩菜
夏季天氣熱,胃口不好,容易剩菜。氣溫高,細菌繁殖迅速,剩菜容易變質。
這大夏天的,如果剩菜剩飯在室溫下放一晚……第二天菜的味道只剩一個酸爽!
丁香家庭健康建議:
1. 盡量不要剩素菜、冷盤。蔬菜比肉更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且也容易受到細菌污染,所以存放時間更短。
2. 吃剩的菜,蓋好保鮮膜,儘快放冰箱。
3. 無論剩的是葷菜、素菜,從冰箱拿出來後,記得徹底加熱後再吃。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吃多少做多少,大夏天的,別剩菜。
這 5 個三伏天的「忌諱」,讀者朋友們記住了嗎?
希望丁香家庭健康的提醒和建議,能幫大家過個健康、舒適的夏天。
最後送大家一首小詩,希望大家在這炎熱的夏季,也能尋得屬於自己的那一方閑適自在的小天地。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TAG:健康養生小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