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除了教育優惠,蘋果谷歌微軟還為學生做了什麼?

除了教育優惠,蘋果谷歌微軟還為學生做了什麼?

科技跟教育從來就是緊密相連的,教育發展科技,科技改變教育。從谷歌微軟蘋果這種科技巨頭到 GitHub 這些「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社區都以各自的方式展現了各自對教育的重視,尤其是對教育市場的重視。

意氣風發的蘋果

在2010年,當時的Windows平板電腦使用體驗相當糟糕,Chromebook的前身Cr-48更是半死不活,甚至谷歌都想著放棄這個計劃。在這種「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的情況下,第一代iPad憑藉直觀的操作,遠遠領先對手的電池續航時間,在各方面都領先了Windows平板電腦。但由於iOS當時在專業軟體中並無太大建樹,專業領域的依然是微軟的天下。蘋果只好退而求其次將主要的宣傳引導到個人輕度使用,家庭娛樂以及教育上。幸運的是,蘋果押對了。

蘋果在 2010 年發布的 iPad 改寫了平板市場

作為第一款在商業角度達到了成功水準的平板電腦,iPad在接下來的4年時間內銷量持續領先同行,甚至領先iPhone。因紙質教科書價格高昂,不少選擇數字版教科書的學生都將iPad當成了學習工具。尤其是2013年,iPad迎來了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洛杉磯教育部門宣布一次性斥資13億美元,為其學區內的學校採購iPad作為教學工具。計劃最終因配套軟體的問題走向失敗,但這筆大訂單也是對蘋果教育市場的極大肯定。畢竟同年推出的Surface Pro與Surface RT銷量都不怎麼好。

後來追上的谷歌

在2013年,iPad的銷量開始走緩。在專業用戶眼中,iPad不能代替Mac或Windows電腦;在家庭使用時,新iPad也沒有什麼必須更新的理由,蘋果只好將中心放在教育市場上,試圖重現當年的銷售奇蹟。可惜的是,iPad還是當年的iPad,市場卻不再是當年的市場了。

在充分聽取了Cr-48的市場反饋後,谷歌在Chromebook上做出了大量的改進。原本必須聯網使用的Chrome OS加入了離線功能,傻大黑粗的外觀也讓廠商自行設計。最重要的是,售價從1299美元下降至400美元以下,與最低配的iPad相仿。但不同的是Chromebook可以免費使用附送的100GB谷歌網盤,以及更好的輸入體驗,這步棋谷歌算是走對了。

谷歌與蘋果不同的還有其收費方式。如果學校想購買iDevice供教學使用,校方只能從蘋果購買硬體。這種反常識的銷售策略在市場上沒有其它選擇時還不成問題,但現在已經有了Chromebook,蘋果這種銷售策略就不太合適了。

與蘋果不同,谷歌提供了多樣化的採購選項

而Chromebook在銷售策略上則更為激進,學校按數量「訂閱」Chromebook,配置數量均可自選。如果學生不慎損壞,無需像Apple Care+那樣自費維修,可以直接換新。每台機子在使用3年後將得到免費換新,退役設備甚至無需歸還,只是無法使用繼續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同樣領先蘋果的還有谷歌的配套軟體服務,Apple早期的教育設備管理跟企業設備管理相似,更多是管理設備本身,13年沒能憑藉政府訂單鞏固自己地位也正是因為配套軟體問題,而谷歌在配套軟體的準備上完善很多。早在06年谷歌就發布了針對學校的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為教育用戶提供了免費的網盤存儲空間與應用支持。同時新興的HTML5也為Chromebook提供了更大的生態環境,讓Chromebook在瀏覽器的框架內能做到等多的事情。

HTML5 讓 Chromebook 能應用在不同場合中

更為重要的是,谷歌同時為校方提供的完善的校園管理系統,要知道北美跟澳洲有些學校的校務系統還是外包給Facebook製作管理的。通過谷歌,後勤人員可以輕鬆的管理設備狀況,教師也可以控制學生的電腦,確保Chromebook只會用於學慣用途。 類似的功能蘋果在2018年的春季發布會上才得以實現。憑藉種種優勢,天時地利人和的谷歌成功用Chromebook將蘋果從神壇拉下,佔據了教育市場上接近60%的市場份額。

放眼未來的微軟

與谷歌蘋果不同,以前的微軟可以說是完全放棄了教育市場的硬體部分,專註於軟體服務。從最常見的Office學生版到與學校合作的DreamSpark計劃,微軟為教育市場更多的是準備軟體服務而不是Surface等硬體設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微軟需要與戴爾、惠普這些硬體合作夥伴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其硬體產品在價格等學生關心的因素上有所保留,也給別人微軟不擅長硬體的印象。

但今年6月發布的m3版Surface Laptop似乎透露了微軟想重新進入教育硬體市場的想法。這款官網售價只要5588元(淘寶上最低只要4588元)的筆記本是目前微軟售價最接地氣的筆記本。單看配置的話7代m3與4GB內存完全無法滿足重度使用,但拿來看課件寫作業的話,超長的電池使用時間能為這款電腦拉回不少分數。而且Surface Laptop的屏幕與鍵盤遠遠領先售價接近的輕薄本。

如果說Surface Laptop還只是試水作品的話,7月發布的Surface Go則是微軟對於iPad的正面回應。比iPad略大的屏幕尺寸,更為舒適的鍵盤保護套,更通用的Windows操作系統處處展現了微軟向硬體發展的決心。

Surface Go 是微軟對新 iPad 的回應

而在軟體服務上,微軟領先兩位同行太多。成熟的設備管理、無需移植與妥協的軟體生態、還有強大的Azure公用雲平台,微軟為各行各業都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學校可以自行向任何經銷商大量採購電腦,同時還可以向微軟購買KMS伺服器授權,在許可範圍內自行激活Windows。這種「價格好商量」的服務方式給予了校方更多選擇空間。

但微軟在教育市場上最值得稱讚、也最特殊的一點是,微軟不僅做到了用科技改變教育方式,同時也還最早嘗試以教育推動科技。微軟從1999年開始在亞太地區啟動了微軟學者獎學金項目,在2003年啟動了Imagine Cup創意杯項目,希望藉此機會彙集科技的力量解決世界上最艱難的問題。同樣的獎學金計劃谷歌2010年才啟動,而蘋果的獎學金更是在2013年才面世。

教育市場除了人才,還能帶來什麼?

教育市場能為世界帶來人才,能為企業帶來口碑,同時也能為軟體培養用戶。用戶習慣是一個容易養成,難以改變的東西。假設一位用戶,從學生時代就使用Word、Excel等軟體。他在工作時首選的文字處理軟體應該就是Office了。同樣,如果一名學生從小就使用iPad mini學習,那他長大後買平板時應該會優先考慮熟悉的iPad,而不是相對陌生的Surface。

這很可能是Apple推出iPad 2018款的其中一個原因。這款售價僅2565元的iPad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從小開始培養用戶習慣。Chromebook能從蘋果及微軟手中奪來接近60%的市場份額,其低廉的售價功不可沒。蘋果如果想從谷歌手中將本屬iPad的份額奪回,必須將價格放在同一水平線上。考慮到做工、品牌等因素,一台329美元的吸引力遠高於一台329美元的Chromebook。現如今iPad售價年年下跌,iPad 2018款正是蘋果轉型的最好契機。

用戶習慣要從小抓起

同時更新後的配套軟體也展現了蘋果重返教育市場的決心。支持Apple Pencil的iWork套件只能說是前菜,蘋果為教師推出的一系列教學工具才是軟體層面上真正革新之處。重新設計的Classroom讓教師更好地控制學生們的iPad,讓文檔分發與成果展示更高效。對於開發者或者有開發經驗的教師,蘋果新推出的ClassKit框架能讓教師更好的關注學生的作業狀況。蘋果同時也為教師們提供了Apple Teacher學習計劃,能讓教師了解如何將蘋果設備帶到教學中。

微軟打的也是同樣的主意,DreamSpark為學生提供的開發與設計工具除了讓學生們學習編程,還起到了推廣Visual Studio等開發軟體的任務。畢竟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看不起微軟的開發套件,更鐘情於開源社區的開發工具。從微軟收購GitHub不難看出,微軟正在改變自身形象,想成為像Adobe那樣的跨平台服務提供商。

DreamSpark 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大量正版軟體

至於谷歌,只要Wi-Fi與Chrome瀏覽器還在,Chromebook就能一直走下去。

jdong_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vivo NEX 圖賞:最接近全面的全面屏手機
那些年少的願望,你有哪些你還記得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