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式老人:窮養自己,富養兒孫

中國式老人:窮養自己,富養兒孫

01

這個問題,是我很小的時候就發現的。

我十歲那年的暑假,姑姥姥家的表舅結婚,邀請媽媽去參加婚禮。

姑姥姥,也就是媽媽的姑姑,家在幾十里地以外的一個村莊,我以前和媽媽去過,這次我嚷著還要跟著。

媽媽拗不過我,騎著自行車和我一早就出發了。

到了那兒,我的眼睛就不夠用了,看新娘子,看花花綠綠的嫁妝,和一群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中午吃過飯,媽媽幫著送走了幾撥客人,打算也回家。正在這時下起了雨,本以為是一會兒就停的雷陣雨,結果越下越大,直到晚上七點了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姑姥姥說:住下吧,晚了我不放心,明天一早走,還涼快。

晚上睡覺的時候,姑姥姥帶著我們離開大房子,七拐八拐走過幾個衚衕,走進一個三間老房子的小院,雖然收拾得很乾凈,可是到處還是很破舊。

我問,這是誰家啊?

姑姥姥回答說是她家,以後她和老伴、也就是姑姥爺就在這住了。

我不樂意了:這個房子又破又小,為什麼不住以前的大房子啊?

媽媽在旁邊呵斥我,「小孩子別瞎說,姑姥姥這個房子挺好的,大房子要給小舅和新舅媽住。」

我一千個問號,還是忍住了。

第二天回家的路上,媽媽和我說,姑姥姥兩個兒子,老兩口辛辛苦苦一輩子,給他們每人蓋一套房子,娶了媳婦,人生大任務就算完成了,以後就在那舊房子里養老了。

當時的我想不通,覺得這樣太不合理了,老人累了一輩子,也沒給自己蓋幾間像樣的房子住,臨到老,還要住以前的舊房子里,多憋屈。

其實,如果你稍微留意下,就會發現,時時處處都有這樣的中國式老人,窮養自己,卻富養兒孫,這種現象在當下這個時代,尤甚。

02

我剛結婚那會兒,住在一個單位的家屬院,房子結構相同,戶門兩兩相對或比肩而立,隔壁做什麼吃的,都聞得出來,住這種房子最方便的就是串門,鄰里關係大多很融洽。

我家左鄰是小兩口,長期在父母那蹭飯,回來住的時候也不多,和我們少有來往。

倒是右舍一家和我家關係密切,他們也是三口,夫妻倆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

每到周末,小女孩的奶奶都要來看孫女,老太太在鄉下,也沒有什麼錢,卻特別疼孫女,哪怕是自家樹上結的棗都捨不得吃,鮮棗熟了送鮮棗,到了冬天就送干棗,總之老太太什麼好東西都捨不得吃,她說,「喜歡看著孩子吃東西,自己老了吃點什麼不行啊。」

結果,有一次,老太太在老家幹活,忽然暈倒了,家裡人急忙送醫院,一檢查,說是營養極度不良,身體各種元素都缺,住了一周的院,花了上萬元。唉,這些錢,得買多少營養品啊。

03

春節時,閨蜜和我說了一件事。

她們學校有個五十多歲的男老師鬧離婚,他是二婚,前妻去世,又娶了一個小十來歲的妻子,兩人感情還不錯。

這位男老師有兩套房子,新房子自己住,還有一套舊的,他和前妻的兒子暫時住著。這不,兒子春節後準備結婚,那位男老師覺得應該把大房子給孩子住,就和妻子商量著搬到舊房子里去。

可妻子不同意啊,憑啥呀,結婚時你要是說讓我住舊樓,我還不一定嫁給你呢!

兩個人因為這事吵了好幾次,很多親戚朋友也來勸女的,大家不都這樣嗎,把大房子給孩子住,舊的自己住,做父母的,不都得具有那種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犧牲精神嗎?

就算人們說下大天來,二婚妻子也不搬,說不行就離婚。

那位男老師又生氣又窩火,離就離,不能讓人家笑話咱「有了後媽就有後爹」!

兩人一賭氣辦了離婚手續。

後來,他兒子在新房子結了婚,那位老師搬到了舊房子,每天形單影隻一個人出來進去。

他幾次和同事們說,中國式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把所有能給孩子的都給了,自己就得粗糙地活著。

04

有一份老年消費調查問卷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費中,30.74%花在日常開支,23.51%補貼兒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閑生活上。

這,就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窮養自己,富養兒孫。

其實,老人捨得富養自己,身體才能健康,全家人才能歲月靜好。

富養,不是奢侈,而是在能力範圍內善待自己,不讓自己的健康早早垮掉。人生在世,每個人能夠把自己照顧好,也是一種功德。

我父親退休金也不低,自己住著一套房子之外,還有一套閑置的房子出租,他的收入比很多在職的公職人員都高,但他老人家這些年,基本沒再給過我們什麼錢,大部分用在了自己身上。

一來我們日子過得還好,不用老人省吃儉用給貼補,二來我父親的理念是,把自己身體保養好了,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就是疼兒女們的最佳方式了。

父親生活很有儀式感,吃飯從不將就,哪怕一個人,也有葷有素有湯,營養均衡;他喜歡釣魚,就去買最好的漁具,和老哥們一起玩耍;喜歡去哪裡,拔腿就走,從不瞻前顧後。

我周末經常去看父親,他每次都說,工作忙,不用老是惦記他,他好著呢。

用他老人家的話說,自己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不給孩子添麻煩。

05

是啊,很多人心目中的好父母,就是咬緊牙關苛待自己,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省下來給了孩子。

而這樣的省吃儉用,透支身體,並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如果因為身體不好,成了別人的拖累,心裡無論再想著怎麼愛孩子,都無濟於事。

只有把自己活好了,才能惠及兒女。身體康健的父母,才是孩子莫大的福氣。

其實,

最孝順的方式,就是富養父母。

最疼兒女的方式,就是富養自己。

(你的每一次點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作者蘇心:專欄作家,自媒體人。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關於職場,關於生活,關於婚戀,關於女人,我手寫我心。微信公號:蘇心(ID:suxin98498)。新書《在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溫柔心》正在熱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心 的精彩文章:

TAG: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