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明明是核動力,卻還要裝「煙囪」!

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明明是核動力,卻還要裝「煙囪」!

▔▔▔▔▔

啊嘍哈,武研社來襲。提起「基洛夫」,大家首先想到的定是紅警中的「基洛夫飛艇」,以及那凌厲的「死亡之音」。現實中,「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則是冷戰時期紅海軍巡洋艦的巔峰之作,時至今日,仍以其威武的外表、強大的武備而備受推崇。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說說世界最大導彈巡洋艦基洛夫級。

視頻羞於見面,應邀明天抵達

(其實就是船太好,大建時間太長)

沒錯...就是基洛夫

如往期所言,上世紀60年代,蘇聯海軍將「反潛」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看待,整個水面艦艇部隊的矛頭,都直接指向美國的戰略核潛艇。由此催生了專業「捕魚」的1134型家族,以及「基洛夫」級的前身——核動力反潛艦計劃,畢竟追蹤核潛艇的反潛艦,還是核動力的好。

想知道為什麼要反潛?

論面子的重要性

早年間,蘇聯海軍發展的重點在核潛艇身上,水面戰艦的發展並不受重視。所以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期間,蘇聯海軍所嘗試的63型81型1126型等多種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統統在「草案」階段即告夭折。

63型核動力巡洋艦概念圖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帝正在鉚足了勁大建核動力戰艦,特別是1961年美帝「長灘號」的出現已經奪走了「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的桂冠。這一切都使得蘇聯海軍的核動力水面戰艦備受關注,冥冥之中也註定了其除了反潛之外的另一項使命——挽回面子。畢竟作為冷戰兩極之一,此時再不有點反應,豈不讓人恥笑?

世界上第一型「核動力巡洋艦」——搖搖欲墜的長灘號

似曾相識的兩艦戰術

1969年「北方」設計局正式擔負起1144型反潛艦的設計任務。雖然工程編號與後來的「基洛夫」相同,實際上卻完全不是一回事。此時的1144型與同時期的「喀拉」級導彈巡洋艦相似,以反潛為主業,排水量也僅有9000噸左右,只不過搭載了核動力裝置而已。

早期1144工程的設計概念,與後來的1144「基洛夫」截然不同

鑒於核動力反潛艦的防空能力很成問題。海軍又提出了建造1165型核動力巡洋艦的計劃。該型艦排水量約10000噸上下,配備強大的防空和反艦能力,用以保護1144型。這即是所謂的「兩艦戰術」將防空與反潛能力分別搭載在兩艘戰艦上,作戰時兩艦相互配合,聯合制敵

類似的還有無畏級(上)與現代級(下)的搭配

或許是由於蘇聯海軍自己都沒想好,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戰艦。導致了戰艦的設計方案種類迭出,一改再改。直到1970年才初步確認了1144型反潛艦的主要武器(SS-N-14SA-N-6)。至於1165型巡洋艦則隨著反艦導彈的發展不斷變動,從P-500(SS-N-12)到P-700(SS-N-19)各式方案都有。

1165型核動力巡洋艦的概念圖

巨艦的誕生

這樣的方案並不能令人滿意的,不僅僅是艦艇設計上的問題,更是因為當時的蘇聯高層明顯更偏愛大號「御姐」而非小「蘿莉」。此時,距離蘇聯開發核動力巡洋艦,時間已經過去了10年有餘。對面美帝的第三代核動力巡洋艦「加利福尼亞」級都開建了,而自己依舊在紙上談兵,想想心裡都著急。

「加利福尼亞」級是美國第三代的動力巡洋艦,也是一款多用途巡洋艦

幾經討論,為彰顯「與美帝角逐大洋」的決心,蘇聯將1144工程和1156工程合併,工程編號仍沿用1144。1971年5月25日,1144型巡洋艦的設計工作正式被批准。我們所熟知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就此誕生。「新版」1144工程仍由「北方」設計局負責,總設計師為庫平斯基,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親自監督設計,並將個人意見融入了設計方案中。比如,在核動力裝置之外,增加備份的蒸汽鍋爐的提議,就是他提出來的。

向你駛來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後邊跟著的應當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這在當初搞的西方人是滿頭問號,核動力巡洋艦上怎麼會有煙囪?難道又是蘇聯人的黑科技?在幾經印證,確認其確為「核動力巡洋艦」後。西方給這套「獨樹一幟」的動力系統單獨設立了一個類別——核蒸聯合裝置(CONAS),這大概是僅屬於「基洛夫」的「殊榮」了。

45型驅逐艦和基洛夫級巡洋艦

在海軍司令的親自監督下,世界最大導彈巡洋艦——基洛夫躍然紙上。這裡解釋一下,基洛夫級只能算是最大的「導彈巡洋艦」而非最大的「巡洋艦」。因為二戰期間美帝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34000噸,已然是戰巡身板了,卻硬要叫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美國稱之為「大型巡洋艦」(Large Cruisers),分類為CB

「基洛夫」級全長250.1米,比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的263米僅短了13米左右。寬25.8米,排水量達到24300噸。採用2台KN-3型反應堆,關鍵部位還鋪設有裝甲,是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彼得大帝號與大和號:二者艦長相差無幾,只是艦寬差距較多

真正的蘇式殘暴

火力上,「基洛夫」級不負武庫艦之稱,在反艦火力上,基洛夫的前甲板排列有20枚P-700型反艦導彈,北約稱之為SS-N-19「海難」。可以搭載750公斤的高爆戰鬥部,或5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無論對手是誰,一發入魂不是夢!值得一提的是,基洛夫級的反艦導彈雖然也「隱藏」於甲板之下,卻是呈70度角(一說60度)而非「垂直」布置的。這一點主要是由技術和造價所決定的。

基洛夫級發射P-700(SS-N-19)的示意圖

反潛裝備上,基洛夫級首艦在艦艏處裝備有一組雙聯裝SS-N-14反潛導彈。但在後續艦上,艦艏雙聯裝發射裝置被取消,導彈改用SS-N-15型,由魚雷發射管發射。近程反潛主要由RBU系列反潛深彈和反潛魚雷負責。此外,基洛夫龐大的身軀還可以容納3架卡-27直升機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艦艏特寫,與其他各艦不同的是,其裝備有一組雙聯裝SS-N-14反潛導彈

防空火力上,基洛夫前甲板下方裝備有12組SA-N-6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每組備彈8枚,全艦共備96枚。艦體兩側還各裝備有一組SA-N-4雙聯裝艦空導彈系統(4號艦沒有此系統),共備彈40枚。從基洛夫級二號艦開始,隨著雙聯裝SS-N-14反潛導彈被去掉,艦艏處增加了8組8聯裝SA-N-9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加上艦尾處的8組,全艦共備彈128發。

同樣的艦艏特寫,基洛夫級後續艦的艦艏已換裝SA-N-9近程防空導彈

此外,伴隨著基洛夫級的邊建邊改,艦上的單管100毫米艦炮也變為我們所熟悉的AK-130雙管艦炮。AK-630M近防炮也逐漸變成了「卡什坦」。可以說,基洛夫級在火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防空、反艦、反潛樣樣精通。以致其一直被西方稱為「戰列巡洋艦」

基洛夫號(右)裝備的是兩座單管100mm艦炮,而後續艦則裝備的是130mm雙聯裝艦炮

披甲的巨獸

此處著重提一下基洛夫級的防禦問題。眾所周知,現代戰艦並沒有過去「戰列艦」的厚重裝甲,反而更加形似裸奔。但基洛夫級是個例外,為讓這些昂貴的核動力戰艦有更好的生存能力,蘇聯人為其設計了裝甲保護。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設計師中已經難以找到「艦艇裝甲」方面的專家。設計師們只得參考了「斯維爾德洛夫」級甚至更早的23型戰列艦(蘇聯級)的裝甲設計。

23型「蘇聯」級戰列艦是蘇聯二戰前的一個戰列艦計劃

如此,基洛夫級的核反應堆被裝甲圍成了「箱式」結構,附以100毫米(側舷)和70毫米(隔層)的裝甲進行保護。而艦艏處P-700反艦導彈(SS-N-19)同樣以100毫米(水線以上側舷)和70毫米(水線下)的裝甲進行保護。SA-N-6艦空導彈則裝備有35毫米厚的裝甲艙門。此外,艦橋指揮中心直升機機庫等部位也配備以不同厚度的裝甲。

論基洛夫究竟有多少層樓高?

巨人的末日

從1974年3月首艦開工建造,至1989年4月末艦下水,前後長達15年時間,共四艘。它們見證了蘇聯由巨大的帝國滑入分裂深淵的過程,也註定了悲劇的命運。其首艦基洛夫號自1980年服役後,故障頻發,甚至還經歷過兩次「傷筋動骨」(切割艦體)的維修。連蘇聯軍事總檢察官也為此向國防部長發過牢騷。

垂垂老矣,光榮不再的基洛夫號

末艦尤里·安德羅波夫號,也就是後來的彼得大帝號,則直至蘇聯分崩離析的7年後才完工服役,但依然成為了如今俄羅斯海上力量的象徵之一。無論如何,基洛夫級以其殘暴的火力和巨大的艦體,無疑成為了蘇系巡洋艦的典範,為後世軍迷所津津樂道。

還有哪些想看的「巨型兵器」

就請小夥伴們下方留言各抒己見吧

哈雷姐姐微信

MilitaryGO

本文封面、圖片素材均源自於網路

本文為公眾號軍事編輯部原創,禁止一切未經授權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轉載、盜用等非法行為,一經發現必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文為原創內容,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留言支持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姐武備空間 的精彩文章:

一非洲小國竟送過這麼多裝備給中國,其中一件殲10意義重大!
殲20沒有雨刷器!碰上雨雪天該怎麼辦?答案盡在此處……

TAG:雷姐武備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