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影視劇中的「仙藥」給騙了,真正的「仙草」長這樣!
在古裝劇中,虐戀、宮斗是常見的戲碼
除了這些套路之外
還總是不乏有藥力無敵的毒藥
斷腸草、鶴頂紅、逍遙散......
當然,還有各種沒有名字
神似麥麗素卻能祛毒化病的——「仙丹」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
關鍵時刻還是得有救命之葯
而在本草界
石斛(hú)
就是一個「救命仙草」級別的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
這味傳說中的石斛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下面,就讓《本草中華》
帶你揭開它的真!面!目!
絕地求生的「仙草本草」
不在叢林中隱身,也不藉水土生長,作為赫赫有名的「仙草本草」,石斛的生長環境和多數本草都不太一樣,它——緣石而生!
這味本草偏愛生長在懸崖峭壁的岩石縫隙間,將一身「神奇」隱匿於無人之境,也逼得採藥人練就了一身「功夫」。曾經人們為了採摘石斛,飛渡百丈深谷遍尋,但依然收穫寥寥。儘管如此,這味本草還是讓眾多中藥人為之嚮往。
中醫認為,它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有著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賽咖啡,勝枸杞,提神醒腦的功效,簡直是熬夜加班黨必備;養生益健康,也讓它成為了不少人保溫杯里的新寵!
然而,這樣一味仙草卻越來越難覓蹤跡。野生石斛的生長條件並不容易,其中,就屬霍山米斛的生長要求最為苛刻。溫度不能太高,通風條件也要較好,只有在涼爽、雨量充沛的地方才能好好生長,霍山米斛簡直就是一個「傲嬌」的「小公舉」。
而現有的野生霍山米斛已經十分稀少,它的母本目前僅存世1.3斤,儼然成為了中藥藥材界的「大熊貓」。即使是家喻戶曉的鐵皮石斛,非人工種植的野生品種也已成為了「非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這也讓中藥人又練出了一身絕壁種葯的真功夫。為了保證石斛的繁衍和品質,他們用野生石斛來授粉,以仿野生種植的方式,把它種回山壁,在自然中加以培育,這種方式種出的石斛在藥效上也會更接近野生品。
峭壁之間,命懸一線,中藥人在絕壁之間種葯採藥,一身功夫,為本草練就,也為本草的生生不息在奉獻。
與葯相守,化「有心」為「功夫」
以葯愈人、以葯悅人、與葯相守,中藥人對本草的感情,不僅在於一招一式取與得,更在於一心一意的伴隨與繼承。
將劇毒的巴豆炮製為對便秘、腹水有神效的巴豆霜,楊錫倉用了6天5夜,雖然巴豆霜在如今的臨床中已很少使用,但不能讓這門炮製手藝失傳。將毒轉換成藥,這是先人用生命代價換來的「功夫」。
在師父顧萬霞的目光下,吳玉榮在5分鐘內為保赤丸成功包上「金衣」,濕度與手勢的拿捏技藝終於在師徒間完成了傳遞。作為發酵中藥的技術骨幹孫繼林,也在退休的游師父幫助下,頭一次經歷了古法六神曲的炮製。
91歲的楊文琪,仍駐守在葯堂熬制「十全大補膏」。三次煎煮、兩次沉澱、兩次過濾,直至葯汁潤如蜜,滑如絲,甘如飴。這,便是楊文琪練了一輩子的「功夫」。
憑赤子之心,循自然之法,中藥人用其一生為這樣的信念堅守。陪伴、智慧、傳承,葯人的精神,盡歸於「有心」。
今晚9:20
東南衛視《本草中華》
約你在招式之間
見識本草中華的真「功夫」
東南衛視官方微信


TAG:楚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