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從朱雨辰的親子關係,看賢妻良母如何毀掉一個人

從朱雨辰的親子關係,看賢妻良母如何毀掉一個人

了解小羊本人最新動態

NO.982

文:艾小羊

文章配圖:來自網路

1

昨天文章里提到朱雨辰參加綜藝節目,朱媽媽密不透風的愛。有網友感嘆,朱雨辰怎麼變成這樣了?

從綜藝里看,朱雨辰的狀態確實不太好。一年多沒接戲,想當導演,但明顯非常焦慮。身材失控,皮膚狀態差,39歲的人了,晚上一個人唱歌會忍不住哭起來。

他媽媽的狀態卻很好,70多歲,目光炯炯,表達欲旺盛。

節目中,朱雨辰說心疼媽媽,每天四點起床給自己熬梨湯。

其實應該被心疼的是他自己。朱媽媽身體累一點,而朱雨辰是真的心累。

小羊統計了一下,從2010年到2018年,朱雨辰參加綜藝,至少三次提起「媽媽的愛讓他壓力很大」。

幾期節目看下來,我有點懷疑朱雨辰是把上節目當成一種心理療愈了,畢竟平時他可能很少有機會傾訴自己在這種不良親子關係里的苦惱。

每次節目最後,朱媽媽都表示自己認識到了問題,會減少對朱雨辰的干擾。但從第一次上節目到現在,8年過去,朱媽媽顯然沒有任何改變。

情感教主Ayawawa提出過一個「誰痛苦誰改變」的觀點。

現在朱雨辰跟媽媽的關係就陷在這樣的狀態里。朱媽媽在付出感中,得到了掌控欲的滿足,刷出了滿滿的存在感。表面上,她是付出很多的一方,實際上她最幸福。

因此,求變的一直是朱雨辰。

他試過反抗,但媽媽會使用苦肉計,讓他很難過。反抗的過程太痛苦,連朱雨辰的姐姐和爸爸都很為難,左邊心疼媽媽,右邊心疼朱雨辰。

後來朱雨辰由反抗變成了接納,他形容是把自己變成一隻桶。

「為什麼要去接納呢,你本來已經那麼累了?沒事兒,這是因為愛。」朱雨辰這句話看得人心酸。顯然,他的接納,不是治癒,而是放棄治療了。

對於兒子的痛苦,朱媽媽選擇了無視。

朱媽媽自稱賢妻良母,用生命去愛兒子,其實自私、自戀到骨子裡了。

在她的觀念里,養兒子跟養豬差不多,她不知道人跟豬的區別,所以總是一臉天真:我喂你吃飽喝足,事事不用你操心動手,你有什麼不滿意的?

2

這還真能把很多人問住。

我一個前同事,他媽每周坐兩個多小時火車來給他收拾屋子,把冰箱里塞滿菜,鹵一堆豬肉、牛肉,夠他吃一個星期。

當天來,當天走,來回五個小時在路上,披星戴月。但他絲毫感覺不到母愛的溫暖,相反,正常的生活被干擾了。

他就是個隨便的人,喜歡早晨起床不疊被子,看完書隨手放,下次要看隨手就拿了。

但為了不讓他媽這麼累,他開始把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冰箱里隨時塞滿菜。他想,這樣媽媽就不用每周跑過來了。但他媽還是每周來,第三周他下班,發現媽媽在廚房哭,邊哭邊把牆角擦得跟碗邊一樣白。

「你長大了,不需要媽媽了。」她說。

「我需要你,只是不需要你幫我幹活了。你好好活著,你在那兒,我就覺得安心。」他對媽媽說。

無論是朱雨辰的媽媽,還是我這個同事的媽媽,都是典型的中國式賢妻良母。她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天地和追求,把家庭和家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

當付出與照顧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後,就很容易膨脹成不容辯駁的權威。

她們把對家人的付出當成手裡的王權和帥印:因為我照顧了你,你就得聽我的;因為我是為你付出,你就必須接受。

這種父母,表面上無所不能,骨子裡是武志紅老師筆下的巨嬰。她們的家務能力與心理成熟程度成反比;無論子女多大,都會想方設法製造「你需要我,你離不開我」的假象,以滿足自己不想斷奶的吮吸慾望。

3

這種賢妻良母綜合症,不僅存在於親子關係,還存在於夫妻關係中。

我鄰居發小結婚後,幫丈夫端洗腳水、做早餐、疊被子。回老家我約她出去吃個飯,她總是最後一刻,才一身油煙地趕來,因為要把一家人的飯做好。

我問你不做他們會餓死嗎。她說:「我不做,他們就出去吃,外面的飯不幹凈。」

我想起她丈夫,跟他戀愛的時候是個挺能幹的小夥子,現在油瓶倒了都不扶,胖得跟豬一樣。

有一次他收衣服,收完堆在床上。我說你連衣服都不疊?他回答:「我疊了她還是要再疊一遍,嫌我疊得不好。」

這樣的賢妻良母,把好端端的成年人,養成了嬰兒。

4

經常有人說,中國的年輕人被某某某毀掉了。在朱雨辰身上,我看到的是中國的年輕人被賢妻良母毀掉了。

一個女人,如何避免成為這種害人害己的賢妻良母?

1.永遠不要讓家務和家庭成為自己成就感的唯一來源,每個女人都要活得五彩斑斕。

2.我們用一年時間學習做母親,卻要用10年時間學會與孩子分離。當他學會洗衣服,你就讓他洗,他學會做飯,就讓他做。人生而獨立,不要把自己當成家務的標杆。

3.避免把「母親」的職責泛化,動不動覺得自己失職。人生七分靠努力,三分憑運氣,你當的是媽,又不是神。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淡定一點,盡人事,知天命,你有你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路。

4.經濟和思想的獨立,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當孩子一天天長大,媽媽不是山不是牆更不是菲佣,她是孩子一生的榜樣:教男孩尊重女性,教女孩了解世界。

當一個母親,像朱媽媽那樣,立志拼盡一生,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廚房,她就切斷了孩子人生幸福的可能。

其實挺心疼朱雨辰的,他渴望婚姻,但在女性意識覺醒的今天,他母親的態度,註定讓他很難找到理想的伴侶。畢竟女孩只是想找個丈夫,誰還要買一送一,在春天種下愛情,秋天收穫一個皇太后?

5

經常聽到有人說,如今的女孩,都太獨立,沒有奉獻精神。我聽了好開心,終於沒有那麼多賢妻良母去禍害下一代了。

無論夫妻還是親子關係,始終需要成年人的邊界意識。

越來越多的媽媽,活得像自己,就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應該長大的時候長大;應該為自己負責的時候,學會為自己負責。

父母與子女,只是人生不長不短的一程。

最終相伴一生的,是我們的自我,包括情商、能力、愛好、智慧,甚至,連財富都比人,陪伴我們的時間更久。

最後,推薦一部台劇給大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小羊 的精彩文章:

很難點評的《晝顏》,它不止是一個婚外戀故事
99元的單反相機,你聽說過嗎?

TAG:艾小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