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孤獨是命中注定

孤獨是命中注定

又到了一周一次的圖書館推薦啦

所以大家可愛的小編又帶來了新的圖書喲~

一部拉丁美洲血淚史,一部魔幻主義開山之作,一部被博爾赫斯譽為比《堂吉訶德》更能體現西班牙浪漫主義色彩的鴻篇巨製。加西亞·馬爾克斯,將他用想像力構建的名叫馬孔多的奇特小鎮鮮活地呈在人們面前,從一個家族傳奇色彩的興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類從洪荒到繁榮從愚昧到文明都永遠無法抹去的烙印--孤獨。

看了這段話大家對今天介紹的書籍

有沒有大致猜想了呢?

還不知道的話就繼續往下看吧!

當然,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

附上作者的照片一份~

作者簡介

加西亞·馬爾克斯(GarcíaMárquez),哥倫比亞著名作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

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因內戰輟學,進入報界。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獨》、《族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迷宮中的將軍》、《苦妓追憶錄》,中篇小說《枯枝敗葉》、《惡時辰》、《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短篇小說集《藍寶石般的眼睛》、《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等。

下面就到我們的正主書籍登場的時間啦!

內容介紹

家族中整整七代幾十名成員,卻循環往複只用五個名字命名,循環往複地做著相同的事情打發孤獨,時間,永遠在這個家族中轉著圈,一切不過是重複的輪迴。

每天做兩條金魚的奧雷連諾上校,做滿二十五條又放回坩鍋中溶化從頭開始做;把自己終日關在房中縫製殮衣,縫了拆,拆了縫直到死去的阿瑪蘭塔;躲在房間中足不出戶研究吉卜賽預言家梅爾加德斯的手稿直到老死的霍·阿卡迪奧第二……

他們內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孤獨感無法排遣以至於不得不離群索居,如果不選擇死亡,便只能尋找排遣各種孤獨的方法,然而從他們每個人的經歷來看,帶來的孤獨感卻不盡相同。

愛情,於這個家族更是難以想像的奢侈品,他們或許有過短暫的衝動,或許有過傾心的告白,卻皆被命運的鐵腕扼死,他們的愛得不到自由,只能埋葬到苦悶的土壤中,等待情慾的慢慢枯萎、腐爛,最後全都變成心理極度變態的人。

到最後一代侄子與姑姑的亂倫戀愛,終於得嘗所願幸福廝守,卻產下了預示家族滅亡的符號--帶有豬尾巴的孩子,這個孩子隨即被螞蟻群吞噬,最終隨著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迪亞破譯了梅爾加德斯對這個家族滅亡的預言--「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

」輪迴、循環、宿命,你所能讀到的,都是時間調皮的影子。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所以這是一本文學價值很高的書,歡迎大家去閱讀,欣賞。

接下來就來看一下書中的經典語錄吧!

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2、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3、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

4、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這本書對於作者和拉丁美洲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拉丁美洲文化的一種體現。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

《百年孤獨》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孔多鎮,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其內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

《百年孤獨》風格獨特,既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粗獷處寥寥數筆勾勒出數十年內戰的血腥冷酷;細膩處描寫熱戀中情慾煎熬如慕如訴;奇詭處人間鬼界過去未來變幻莫測。

輕靈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稱為「20世紀用西班牙文寫作的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

?

下面就來看看其他文學大佬

對這本書的評價吧!

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呢?二十多年來我始終在跟馬爾克斯搏鬥。這樣的作家,我們既恨又愛,愛是因為打開我們頭腦很多的禁錮,恨他是因為他的吸引力太強大了。

莫言

王安憶

《百年孤獨》真是驚艷!我曾經在課堂上講授這本書,做案頭準備時再一次分析小說文本,更覺得這本書了不起。他所虛擬的那個空間,不只是映射拉美的歷史和現狀,還是對所有生命周期,發生和消亡,演進和異化,描繪了一幅基因圖譜。

一百年,一個家族的興衰道路,鋪陳著一顆顆流淌著苦痛淚水卻堅強如一的心靈,若能讀懂,輕輕拾起,摩挲,傾聽它們柔軟的訴說,那一刻你能感覺,人類歷史天空中不滅的孤獨光環,是無比的美麗,那是窮通天地、震爍古今的凄美,是在毀滅世界的大洪災之後,諾亞方舟上的倖存者眼中所呈現的接天引地的綺麗彩虹。這便是永恆,如同胡亞羅斯詩中所述:

「時間,是永恆

所擁有的一種看守我們的方式。

……

永恆的想像無邊無際。

因此,並不會令人驚訝的是,

為了加倍照看好我們,

永恆有時會呈現出它自己的形態。」

孤獨,便是永恆呈現的形態。

歡迎大家多多留言,交流心得~

這一期的圖書推薦到這就結束啦,我們下期再見。

GIF

圖片來源 | 新媒體

文稿整理 | 新媒體 趙方媛(實習)

責任編輯 | 新媒體 朱涵一(實習)

審核 | 秘書處 華佳鈺 王婧(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幼之聲 的精彩文章:

TAG:常幼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