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世上最缺德的職業之一就是「盜墓」,人們對盜墓者都懷有切齒痛恨,但是,因其利益巨大,歷代盜墓者生生不息,有時,就連官府也設置專門的機構專事盜墓,比如大家熟悉的「摸金校尉」。盜墓者的獲益雖然巨大,但是,他們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與代價,因為,歷朝歷代對盜墓者都是處以重刑的,一旦事情敗露,就有可能身首異處。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除了法律上的威懾外,民間還有自己的道德審判,但凡干過這種傷天害理之事的人,多會有報應,這也給盜墓者心理上以極大的壓力。而在古代的歷史記錄中,對於此類報應之事,也是有據可查的——並且,凡遭報應者,下場都非常慘烈。

1/身患惡疾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搜神記》里記錄了這樣一個盜墓者的故事:在漢代,有個叫劉去的人,是個對盜墓上癮的人。他的盜墓,並不是因為窮,因為他是漢武帝劉徹之兄劉越的孫子,還襲封廣川王,家境那不是一般的富商可比的。說的是有一次他去盜欒書的墓,欒墓被挖開後,發現裡面的東西全已毀爛,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正當劉去想放棄時,突然從墓穴中跑出一隻白狐,劉去就和僕從一起想逮住那隻白狐,白狐的左足被他一戟刺傷後逃走了。劉去回家後,當晚他就覺得自己的左腳不對勁,紅腫了起來,生了爛瘡,結果終生不愈。

劉去「好聚無賴少年,遊獵畢弋無度,國內冢藏,一皆發掘。」盜墓後患上了爛瘡之惡疾,這正合了民間的所謂「報應」一說。


2/遭遇意外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東晉有個叫溫放之的人,是個官二代,自己也是文武全才,上馬能殺敵,提筆能書墨,後來,官至交州刺史。在他的治下,有一夥盜墓賊,在盜墓過程中,發現了一處非常奇怪的大墓。墓主人王士燮是漢末人,從漢朝到東晉,王士燮的陵墓還保存的相當完好。據說,早就有很多盜墓賊打過他的主意,但是,王墓上空常會有霧罩著,盜墓者不敢盜。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時為刺史的溫放之不信邪,偏偏要掘開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鬼怪。結果在回來的路上,從馬上跌下來,活活摔死了。

溫放之的死應該是一種意外「交通事故」,可能僅是一種巧合,但是,人們因憎惡他的盜墓行徑,就將他的意外死亡,也歸於對他盜墓的「報應」了。


3/驚恐自殺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清人袁枚在《子不語》中也記載了一個盜墓賊的故事。杭州有一位靠盜墓發家的朱某,一生盜墓無數。雖然干著盜墓的營生,朱某卻很迷信,盜墓前喜歡占卜問卦,以此向神靈諮詢吉凶和將盜墓古冢陪葬品的豐厚與否。

有一天,朱某到西湖邊的「岳王廟」問卦,岳王顯靈說話了,你盜墓取死人之財,罪惡超過了一般盜賊,如果再不悔改,我將把你斬殺。岳王神的原話是這樣的,「汝發冢取死人財,罪浮於盜賊,再不悛改,吾將斬汝。」朱某聽罷,嚇得半死,從此洗手不幹了。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一年多後,朱某的手又癢了,聽同夥說在某塔下有一口石井,井的西邊有一大富人定的墳冢,可掘得千金。朱某一聽便動心了,不顧岳王的警告,與同夥前去盜墓。掘開墳墓後,發現下面有一副石質大棺材,很沉重,六七個人根本扛不出來。

是報應還是人心:盜墓者為何大多會遭惡報不得好死?

後請來附近廟裡一位有秘招的和尚幫忙,卻因此出事,和尚竟然被墓穴中的怪物一塊一塊撕吃了。寺廟尋人不著,以為是朱某謀害的,便去官府告發。結果朱某因為這個官司弄得家破人亡,悔恨之下,於獄中上吊自殺了。朱某雖然是畏罪自殺,但是,袁枚寫這個故事的的意思很明了——朱某是遭了報應身亡的。

盜墓者不得好死,這才是善良人的真心祝願。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民國大佬也痴情:一生只愛髮妻,拒娶宋美琳
19歲稱帝,殺叔奪嬸,5後並立,21歲做太上皇,22歲人亡國滅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