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網貸恐慌蔓延,資金如潮流出:誤傷者如何自救

網貸恐慌蔓延,資金如潮流出:誤傷者如何自救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

文 / 周純 & 張琴 編輯 / 暴劍光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P2P網貸行業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流動性危機。

自4月中旬百億級平台善林金融爆雷開始,網貸行業連環炸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悄然被推倒了第一塊。緊接著,唐小僧、聯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錢爸爸……一連串不絕於耳的「雷聲」。而隨著行業最大的第三方平台網貸之家的關聯平台投之家被立案偵查,讓市場的焦慮情緒到達頂點。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僅2018年6月,網貸行業就有63家平台出現問題,包括提現困難、經偵介入和跑路,問題平台數量達到了一年以來的新高。而從7月份數據看,已有至少有10家平台被經偵介入調查,更多的平台正在以惡性的方式退出,行業風險急速擴大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投之家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作為網貸之家的關聯平台,投之家的爆雷對行業的衝擊巨大。「行業信心崩塌了,投之家事件是引爆點。」一位原本對行業還心存樂觀的網貸平台負責人說道。

爆雷潮之下,投資人選擇了用腳投票,這讓不少正常運營的平台也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非常嚴重。」北京一家中型P2P平台負責人姚方(化名)在談及此次流動性危機時說道。他告訴《稜鏡》,他所在平台的日均投資額已由此前的1500萬元,腰斬到現在的七八百萬元。

「現在跟同行交流,都說資金凈流出的壓力很大。」華南地區一家P2P平台CEO也對《稜鏡》提到,「有的甚至說再持續流出半年,現金流可能就撐不住了。」

《稜鏡》瀏覽多個網貸行業網站的留言區發現,近期的留言區已經被詢問自己所投資平台是否會爆雷「霸屏」。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投資人表示自己已經「撤離P2P避險」。

作為一位長期的P2P投資人,於聰(化名)從2014年進入這一行業開始,一投就是4年,他將自己一半的資產、數百萬元都配置在P2P上。但最近,他第一次空倉全部退出了P2P投資。

「這是一場行業性災難,雷爆一片,沒有一家可以讓人放心。」他說。

而上海一家P2P平台負責人李奇(化名)則對《稜鏡》憂心坦言:「不怕監管和經營的各類壓力,但是真的怕投資者對網貸行業失去信心。」

這位幾乎是最早一批進入網貸行業的人士表示,近期很明顯感受到投資人的信任感在下降。其中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近期很多投資人已經不敢再投長標,進而轉向1個月或者3個月的短標。

網貸行業的至暗時刻,多少平台可以挺過這輪陣痛,又有多少平台可以給予投資者信心,未來何去何從,每一個人都在追問這些問題的答案。

最後一根稻草

「王炸。」

一位華南地區平台人士用這兩個字形容了解到投之家因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之後的感受。在他的預期中,七月份的網貸行業在經歷過六月份的黑暗時刻之後,會逐漸撥雲見日,但沒想到,雷潮還在蔓延,甚至愈演愈烈。

投之家作為網貸之家的關聯平台,背靠著作為第三方諮詢平台兼評級機構的網貸之家,後者在行業中一直屬於標杆式的存在。但因上市公司珈偉股份(300317.sz)、中璽國際(00264.hk)以及風投機構賽雷亞洲等之間上演錯綜複雜羅生門,這家特殊背景的網貸平台亦未能逃脫在洶湧浪潮中溺水的窘境。

在投之家被曝爆雷後,網貸之家發布了與投之家之間關係的澄清說明。而在幾個網貸行業的交流群中,對於網貸之家的輿論風向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在多位網貸平台負責人的印象里,上一次行業面臨危機還是「e租寶」倒閉的時候,2015年12月,交易規模高達762億元,未兌付金額高達380億元的「e租寶」因為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成為網貸行業標誌性事件。4個月後,央行開始著手針對互金行業的專項整治。

「但那畢竟是行業個例,大家都知道它是個騙子平台。但現在是行業普遍面臨危機,大大小小都出現了問題。」上述華南地區P2P平台負責人對《稜鏡》表示,e租寶事件後,行業持續震蕩了一個月,隨即慢慢恢復了正常。

在短融網CEO王坤看來,行業自然地到了出清這個階段。已經開始從「劣幣驅逐良幣」變為一場「自然淘汰賽」,能通過這次考驗的平台,不論實力還是客戶黏性都將有很大提高,並帶領行業走向「良幣驅逐劣幣」。

他表示,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金融去槓桿,銀根收縮,債券違約,投資人的風險偏好在發生變化;從網貸平台自身而言,錯配和自融是平台倒閉的兩大最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網貸備案的再度延期,則被視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網貸備案經歷了一波三折,按照2017年12月下發的《關於做好 P2P 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即「57號文」),各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但顯然,備案工作已經延期。

業內人士告訴《稜鏡》,不少平台此前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等著「630大限」能順利通過備案,然後可以將平台光明正大地賣個好價錢。備案延期讓他們失去了希望和信心,進而造成雪崩式的倒塌。

而另一位資深行業分析人士則表示,隨著行業監管落地不斷趨嚴,各地對於增量控制嚴格。而原定最晚6月底完成備案的工作實質延期,具體新政暫未明確,導致大量合規整改相關工作被迫停滯。不少平台前期投入大量成本,缺無法取得備案資質,影響其正常運營。

而自南京、上海,再到近期雷潮所蔓延的杭州、深圳,風險的流動性使得全國的網貸行業都面臨危情時刻。

對於為何近期杭州、南京等地出現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況,一位互金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對《稜鏡》表示,除了共性原因之外,樓市的局部火爆或許為一個導火線

其認為,以杭州為例,自4月份進入搖號買房以來,杭州樓市一直高溫不下。而動輒百萬的「打新」凍結資金,對市民的現金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除了杭州,據《稜鏡》了解,此輪暴雷較為集中的南京等地,也與其火爆的樓市不無關係。此前兩地均出現市民排隊搶購新盤的景觀,一個新的樓盤認籌往往能凍結上百億的資金,業內人士指出,不少P2P投資人將資金轉入樓市,這對當地的網貸生態也造成很大的衝擊。

近期爆雷的交易量達百億級的平台,《稜鏡》不完全統計

擠兌之爭

因恐慌而導致的集中擠兌,是本輪暴雷潮的一大特徵。

《稜鏡》曾報道,此前6月16日,自稱為央企背景、官網顯示交易規模突破750億的網貸平台唐小僧爆雷,引發市場對於高額返利平台模式的激烈討論,甚至有評論指出,曾經的四大高返平台(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 、聯璧金融)如今只剩聯璧金融一家尚未倒閉。

然而短短几天之後,聯璧金融就因投資者大範圍集中提現遭到擠兌,出現提現困難。

奔赴京東維權的聯璧金融投資者

在浙江省杭州市,相同的情況也在上演。

已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牛板金創始人王旭航稱,近期該平台運營數據出現大幅震蕩:在以往正常狀態下,工作日平台日均贖回量在8000萬左右,而近期行業一系列事件尤其是唐小僧事件後,牛板金日均贖回提升到了1.6億左右,峰值甚至達到了2.2億,周贖回量達到了正常狀態的2-3倍。

對此,李奇對《稜鏡》表示,近期2-3倍的周贖回量是一個正常的情況,因為雷聲四起,大家都想持幣觀望。但這位網貸行業人士認為平台的贖回數據在近期太過敏感,因而不願意對《稜鏡》透露其所在平台的贖回情況。

過於集中的贖回甚至一度引發銀行存管系統的崩潰。《稜鏡》獲悉,7月5日當天,接入近百家網貸存管的江西銀行出現數個小時網路擁堵,無法審批的情況,該銀行緊急向合作的網貸機構發出處理延遲公告,這些平台只得在官網同步公告內容,安撫受驚的投資人。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若平台運營合規正常,能做到資金和資產一一對應,通常來說不會遭受擠兌,或者不懼怕擠兌。現階段出現擠兌的平台,無外乎自身運營能力不足,再加上本身資產不合規,存在期限錯配,受到監管的衝擊比較大,更毋庸說其中存在的旁氏騙局或者自融的行為。

對此,上市平台和信貸CEO周歆明向《稜鏡》解釋稱,接入了銀行存管的平台,一般能做到資金和資產一一對應。但通常平台都會有緊急退出條款,即在投資人的要求下, 平台收取2%-5%的服務費,將你的債權推送給其他的投資人。在行業風聲鶴唳的背景下,不少投資人寧願損失本金也要退出,就容易造成擠兌。

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銀行存管進度情況。數據來源:網貸之家研究中心

自救苦旅

如今的網貸行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深諳這一道理的從業者們,開始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展開「自救「。

多家平台負責人告訴《稜鏡》,最直接的方式是召開投資人見面會,與投資人面對面溝通,「讓他們知道你還在「,恢復投資者信心。這其中,選擇什麼樣的投資人開見面會、溝通哪些內容都有學問。

而除了召開投資人見面會,不少平台的負責人還通過直播的方式,「證明自己還在」。

一家網貸平台在網站首頁掛出直播鏈接,24小時直播辦公室運營情況

近日,《稜鏡》在觀看一位華南地區網貸平台的負責人直播時注意到,在頻頻被投資者如何判斷平台是否會跑路、倒閉之後,該負責人向在線的投資者表示,平台可以接受投資者來公司「查標」。

該負責人表示,若投資者達到一定的待收級別,可以在現場簽署一個保密協議之後,即可到公司檢查標的是否真實。

「很多投資人說我們這個是區別對待投資人,但完全不是。」這位負責人也表達委屈,其表示,過去平台也有過嘗試,只要投資者投上幾百元錢就可以現場查標,平台也完全接受。但是這種做法,平台其實也吃了很大的虧,因為這樣的話,同行獲取其所在平台借款人的資源成本非常低,很容易就會把該平台的借款人挖走。

但該負責人在直播中表示,近期平台還是會接受投資者的檢查。他安慰在線觀看的投資者說:「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級別不夠,其實現在都有很多投資人微信群,您完全可以委託級別夠的投資人到現場來幫忙查看標的。」

對於現階段如何與投資者溝通,周歆明的建議是,要引導投資人對於監管政策有較為明確的判斷,以及向投資人展示自己的實力。此外,幫助投資人理解這個行業長期發展的基礎在哪裡,「這點非常關鍵,不然短期安撫也沒什麼用。「他說。

他還強調對於借款人教育的重要性。據他介紹,按照監管要求,投資人與借款人的電子合同會在其債權債務關係結束之後,在託管的第三方平台仍然保留五年,如果借款人違約,投資人可以依靠電子合同向法院起訴。因此,並不是像一些借款人認為的那樣:平台倒閉了就可以不用還錢,造成惡意逃廢債。

「事實上,這是兩個自然人之間的債務關係,跟平台的存亡沒有必然關係,即使平台倒閉了,依然要還錢。「他強調稱。

近期網貸之家還聯合23家平台發起合規自律發展倡議書,並在業內刷屏。

一位參與倡議書的平台負責人對《稜鏡》稱,「雖然看起來這種行為有點low,但其實對於C端用戶來說是有效果的。「說完他向《稜鏡》展示一位投資人發給他的微信:上面是一張印有他自律宣言的海報截屏,配文是「我相信你!」

姚方則認為,在當前比較悲觀的環境下, 平台首先要做好合規;其次像他們這樣的中型平台,要爭取在賽道中能跑的久一點,不要跑太快,也不要掉隊,在資金流和業務上有妥善的安排,「這在當前是最重要的。」

資本抄底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行業處在如此生死存亡的關頭,仍然有平台傳出融資消息,資本仍在湧入這一行業。

據《稜鏡》不完全統計,6月份以來,至少有13家平台宣布獲得融資。僅上周就有懶財金服、PPmoney、短融網三家平台獲得累計14億元投資。

6月份以來網貸平台公布的融資案例,《稜鏡》不完全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平台中,有剛宣布融資就爆雷的平台,如投之家;此外,也有因為項目逾期而導致融資受阻的情況,7月15日,付融寶公告稱,因付融寶平台近期將有項目逾期,在主動告知投資方後,投資方擔心對品牌產生一定影響,故而暫緩了本次合作。

有知情人士告訴《稜鏡》,上述融資有的是在這輪爆雷潮前就已經敲定,所以估值並沒有太多變化。

據《稜鏡》了解,通常網貸行業會按照平台待收餘額的20%-30%來估值,例如,某網貸平台的待收餘額為10億元,則平台估值在2-3億元。不少平台費盡心思將待收規模做大,以期獲得一個比較好的估值。

但該人士認為,在這輪爆雷潮之後,估值肯定會往下走,「到待收餘額的20%就已經到頂了。」在他看來,對於想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說,現在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

「現在滿地便宜貨,遇到合規的平台真的可以買。」一家中型網貸平台負責人也對《稜鏡》表示,他預計,接下來平台的估值較之前會打個對摺。

在上市平台和信貸CEO周歆明看來,現階段進入的投資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想做供應鏈金融的大企業,他們看中的是平台未來有可能拿到的備案資質。

他預計,2018年底到2019年初,行業將發生新一輪的併購潮。因為按照過往的經驗來看,預期會備案的前6個月是行業併購最密集的時候,比如此前預期2018年6月將完成整改備案,因此2017年末有一輪併購潮。

專項整治未完待續

在行業遭受信任危機,亟需監管層出來表態的節點。7月9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對於這一表態,行業的解讀不一。

在姚方看來,這個賽跑時間太長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魚龍混雜。「有一種長跑之後剛看到希望,結果行業一動蕩,就把你擠倒了的感覺。而且是被別人給絆倒了。「

在P2P行業創業這麼多年,姚方最大的感悟是:草根真的不能做金融,他開始有點心灰意冷。

「繼續熬吧。」李奇用這4個字對《稜鏡》表達自己的感受。雖然他認為自己所在的平台「萬事俱備,只欠備案」了,但央行的再度延期,加上近期行業的恐慌蔓延,讓他仍舊惴惴不安。

也有觀點認為,央行此舉是給了行業一顆定心丸,至少說明「我不是不管你們」。而且,央行稱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平顯著下降,監管制度機制逐步完善,行業無序發展、生態惡化的局面有所改善,在業內人士看來,「沒有對互金提出批評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表揚。」

《稜鏡》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獲悉,下一步將由央行出統一的備案細則。事實上,這份涉及180多條的細則條款已定,但是監管層擔心刺破泡沫,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緩釋。「合規的會抓緊備案,專項整治需要時間。」該人士稱。

當問及未來還會不會繼續投資P2P時,於聰表示,「還會投,但是會更謹慎,投資比例也會下調。」在他看來,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會是金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傳21世紀福克斯下周決定是否接受康卡斯特650億美元收購要約
因桃色新聞被迫下台的科再奇仍有權獲巨額離職金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