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客戶CMO曾送給我一幅漫畫,畫很簡單,從畫面的左下方出發,一道蜿蜒曲折的曲線,最後箭頭指向「Success」。

交付從來沒有綵排

走上交付之路,純屬偶然。

2006年,在烏克蘭常駐兩年的我,作為軟體產品服務主管參與當地二牌運營商U的CRBT彩鈴交付項目投標。這是華為首次大規模登陸當地主流移動運營商市場,商業意義重大。

客戶卻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首期3個月必須完成首都基輔的彩鈴業務商用。項目網路結構複雜,涉及多家友商合作對接,光交換機、短消息就涉及到6家友商聯調,我們認為工期太緊了。雙方僵持不下。

一次茶歇偶然聽說客戶死卡工期的原因是,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能做到。我心裡不服氣,評估了工期的可行性,找客戶經理討論,共同決策接受客戶的要求,並附加了假設條件,以確保公司利益。項目經理的職責就這樣承擔起來,未曾想就此踏上了交付項目管理之路。

項目管理於我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又是公司級重點交付項目,新手如我不免有些忐忑,只能將勤補拙,從投標、合同簽訂,到發貨都嚴格遵循公司流程,不敢有絲毫大意。一個半月後貨物按期到達站點,但工程督導卻反饋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客戶的機房在我們發貨後進行了一次整修,且沒有通知我方,新機房的地板比我們的UPS(不間斷電源系統)標準底座支架低了10cm。這10cm的空隙,意味著冷卻系統將無法確保UPS在正常的溫度下工作。

情況緊急,如果客戶更換地板支架,需要重新備貨發貨,至少耗費45天,等於交付將延期45天,會給公司造成巨額經濟賠償和無法估量的信譽損失。

火就要燒到眉毛了!接下來的24小時里,我和團隊如同跌入無邊的宇宙,上下求索卻找不到解決良策。就在大家想放棄時,我突然如夢初醒,還有一個辦法——修改UPS底座支架。這項改動工程三天左右能完成,後續24小時輪班就有希望按時交付。兄弟們眼睛都亮了,紛紛給我打氣:加班是個技術活兒,不用上刀山下火海就行!

那個冬天,基輔正飄灑著雪花,冬夜寒冷,伴著濃郁的咖啡香,我們守在機房3天3夜,設備終於按時上電啟動測試聯調。這意味著項目硬軟體的框架建構成功。後續工作依然時間緊迫,但都是我們最拿手的技術活,我們信心滿滿,最終在合同期內達到甚至高於客戶提出的「具備商用條件」標準,項目後來也幸運地被客戶評為當年「最佳新業務項目」。

西方有句諺語: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降臨。變故隨時可能降臨,而作為項目經理牛刀小試的我也深切體會到,交付是沒有機會綵排的,我們通常只有一次機會,必須全力以赴做到萬無一失。

危機也是轉機

2012年底,T國T客戶 MSTV(多屏TV) 項目陷入延期危機。和我們合作的本地第三方軟體分包商開發能力欠缺,機頂盒部分延期了3個月。離商用僅剩2個月,客戶多次向華為發函,如不能按期商用將取消合同並啟動罰款。

經部門引薦,我被緊急抽調到T國。6小時的飛行,我一分鐘都不敢停止思考,將事先收集的資料翻來覆去研究,做了一個大膽又最直接的決定:採用華為自研的機頂盒。我們的自研機頂盒開發周期短,可以滿足客戶按期商用需求,如果成功還能趁機將華為機頂盒投入這片新大陸。

到駐地後我立即組織團隊協調與客戶進行多輪機頂盒專題workshop,客戶質疑:華為的產品質量肯定不如西方老牌廠家。說再多不如實踐見真章,我厚著臉皮緊急呼喚T國研究所開發團隊為客戶高層做業務演示,研發兄弟全力支持,讓客戶了解了「華為造」機頂盒的實用性、先進性,打消客戶疑慮後的兩周,我們更上一層樓,快速優化了客戶提出的一些小需求,客戶最終決定採用我們的產品和方案。

在產品線強有力的支持下,我們緊急組織了約50人的自研加合作開發團隊,夜以繼日進行了近2個月的封閉開發,完成了一般需要6個月方能完成的開發工作。為了提高開發效率,我和研發提議敏捷迭代,每輪迭代都與客戶進行現場演示和驗證確認,避免走彎路。最終,作為IPTV(互動式網路電視)和OTT(基於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關鍵環節的機頂盒業務自研成功,如期商用。

產品成功驗收,還有意外驚喜:客戶一周內陸續簽下了20萬個華為機頂盒的訂單!我們的機頂盒業務在當地市場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轉折。

面對重重危機,擺脫思維慣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合理使用一切可用的資源,危機也能化為轉機。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T國項目團隊合影

變即不變,不變即變

《易經》雲,變即不變,不變即變。每一個項目尤其是重大項目實施前後隨時都會發生變化,有的甚至帶來巨大變更,不斷刷新項目管理難度,也考驗著我們。挪威A運營商的NHTV項目便是如此。

這是運營商戰略轉型項目之一,也是華為大視頻戰略高地項目,但項目一期一開始,客戶就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客戶本要求按照原始合同商用HLS協議,後突然提出新的訴求,希望後續的商用場景中PC端業務某個重要特性使用DASH協議。

DASH協議是一個新的技術規範,相比HLS能提供更好的終端用戶體驗,可是HLS無法轉化為DASH,而且從頭端、內容、機頂盒等整個視頻產業鏈也沒進行過完整的DASH集成測試。

如果按照原始合同,客戶將失去重要特性;如果變更為DASH協議,對於我們來說,由於底層協議變更,系統組網和硬體配置都需要調整,短期內開發工作量巨大,版本計劃有風險,也沒有規劃全量支持DASH協議的先例,會不會是給自己挖坑?

我組織一線和研發開了多場會議緊急分析變更影響,但每一次兩邊各執一詞沒法達成可行性決策。憑多年一線的經驗我深深明白,堅持原始合同從法律上無問題,但後續還需重複測試、驗收DASH方案,不僅增加時間和工作量,還不易得到客戶認可。更重要的是,在運營商轉型的關鍵時期,客戶希望一步到位,減少時間和投資成本,華為必須全力幫助客戶,才有可能雙贏。

客戶CPO坦言已經把自己的職業生涯交給了華為,客戶都願意和華為一起冒險了,華為有什麼理由不賭一把呢?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面對客戶超前的需求,我們聯繫了當時國內開發經驗豐富的C公司作為軟體開發合作方,展開緊密合作。研發從計划到實施每一步都與一線充分溝通,我們充分利用挪威與中國的6小時時差,在業務驗收測試的爬坡期,機關白天提前在鏡像環境驗證測試用例,並在一線上班前發出相關測試方案,一線每天將測試結果匯總發給機關定位分析……經過幾個月的魔鬼式封閉開發、聯合測試,項目組終於趕在客戶商用發布會前通過DASH方案的業務驗收。

面對客戶突如其來的訴求,看似變幻莫測,但只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最後總能化繁為簡,事成人爽。

攜手客戶發布歐洲首個4K商用

2016年8月底,NHTV項目一期交付漸入尾聲,一整年的心血馬上就要迎來客戶的終驗。可就在雙方緊張籌備詳細的驗收計劃時,客戶CPO突然提出:「今年聖誕節前無論如何都要試商用4K業務。」

為什麼這麼著急?「我們是新秀,在新興市場佔得先機,為終端用戶提供1000Mbps的網路服務,可以承載4K的直播和點播業務,這是遠優於競爭對手的利矛。」

經過反覆論證,在區域與機關各級主管、專家共同指導下,我們制定了詳細的4K業務試上線計劃。一個月時間,項目前後方高效協同,順利實現直播4K業務,客戶非常滿意。然而,更艱巨的任務是點播業務。

4K產業鏈並不完善,沒有統一規範,行業市場百家爭鳴,作為海外首個端到端採用華為解決方案交付4K的局點,點播測試時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地方給項目組各種酸爽。

最為驚險的一次是11月份的一個周四,我們在實驗室測試環境成功調通4K點播業務,計划下周一演示,恰巧客戶的測試Leader來找我,說已經準備好新買的4K電視了,要不周五下午提前測試一下?我信心十足,滿口答應。然而,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從下午1點到晚上8點,點播業務全部失敗,窮盡所有能想到的辦法,不是花屏就是黑屏,完全沒有在實驗室中看到的正常畫面。機關平台和機頂盒研發同事一起遠程定位卻仍然進展有限,客戶的臉色十分難看,我滿頭大汗,心急如焚,離演示的時間不多了,到時客戶高層全員蒞臨,如果還沒解決,作為項目經理的我真的要捲鋪蓋走人了。

我牽頭組織片源提供商、頭端提供商和打包轉碼服務商協同定位,終於在周六凌晨2點左右,定位出原因,解決了黑屏問題。

周一,陽光明媚,點播演示順利。一向克制的客戶CMO難掩興奮:「4K的演示效果太棒了,我幸福得要哭了。」

2016年12月14日,4K業務發布會,我們與客戶以及部分終端用戶一起,現場感受了4K超高清電視帶來的影院級別的觀感體驗。這是華為在歐洲首個4K超高清電視業務,客戶通過視頻業務獲得了用戶數和利潤雙增長,華為也依託挪威局點的成功,如今一舉中標C國C客戶視頻全網新建項目,進一步夯實華為大視頻精品網戰略。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商用發布會後和客戶合影

客戶CEO說,A公司與華為的合作總是有起有伏,就像攀登蜿蜒曲折的佈道石一樣,充滿挑戰與風險,但是只要我們向著目標,堅持下去,就一定會登頂成功。

在挪威的那些日子,閑暇時我曾和客戶一起爬過很多次佈道石。604米高的佈道石是一塊直插入峽灣的懸崖斷壁,是挪威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雖不高,但以險峻著稱。

從客戶不相信一家中國公司說起,我在華為的這18年

佈道石山頂

客戶的這番話讓我想起了在挪威,在華為18年的經歷,可不就像攀登佈道石一樣。這些年,我參與或主導交付了俄羅斯、烏克蘭、挪威、德國等15個國家30來個大大小小的項目,在項目中不停穿梭,在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要求的客戶間周旋,青春雖偷偷溜走,人生卻也日益豐盈:那些同事給我「打雞血」的美好時光,那些夙興夜寐在機房共克難題的日與夜,那些低谷期睿智領導的信任與引導,讓我真心感受到,在無法預知的困難與壓力面前,強大的公司是堅強的後盾,而良好的人際交往,家人的支持激勵則令我有勇氣一次次從困難中爬起來,抖擻精神,逆流而上。

熱門推薦(點擊標題閱讀):

1、驚魂88天,中興禁令正式解除,復盤發生的這一切

2、上海最大外資製造項目落地!特斯拉年產能增5倍

5、24歲"打工仔"的故事:不努力 就只能回家繼承4億財產了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深度報道電子產業供應鏈

分享最及時前沿商情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中美日企業全球市佔PK:華為海康索尼上榜
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業資本支出將達110億美元,超過日本歐洲總和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