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面試和工作里,領導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我可以學」

面試和工作里,領導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我可以學」

小夏前一陣的一次求職經歷讓她非常生氣,等候面試1個小時,面試只用5分鐘就被拒絕了。那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在面試的時候,本來之前都很正常,但在被問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小夏最後說「我還是要多學習,畢竟才出來......」面試官的表情就發生了微妙變化,最後面試官說,「我們還是希望有經驗的員工。」

面試結束,小夏很生氣,「需要有經驗的為什麼叫我來啊?我明明是應屆生。」

後來,小夏和我說,」自己這兩天想通了,面試官用的是拒絕的話術,應屆生應該也是考慮的,不過聽到學習二個字就不想給她機會了。「

學習兩個字在面試和職場可以說是相當有殺傷力了。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很多人在求職的時候還保持著所謂的「學生思維」。

1、你真誠地想學,企業優雅地拒絕

領導最討厭的就是「我可以學」,你以為的謙虛客套,其實領導並不喜歡。

無論是面試中還是工作中,很多新人都秉承「我是來學習」的想法。你心裡可以這樣想,事實上也要學,但嘴上千萬別這麼說。

學習二字說出口,大門敞開往外走。

原因很簡單,而所謂的從「學生思維」向職場思維轉變,也就在這裡。在學生的時候,你是交錢給學校,你的目的當然是是學習,但走入了職場,是單位憑著你的能力和貢獻給你發錢。如果你不能帶來效益,不論是作為領導還是作為HR,都會很明顯的問自己,那我為什麼需要招你呢?門外沒準還有一大堆非常有能力非常有經驗的人等著呢,所以巴不得聽到「我可以學」時候就直接拒絕你。

2、你是可以學,但要有學習能力

我一個做新媒體的同事阿晨就跟我說過這麼一個事:

阿晨他們公司新招了一個編輯,領導讓她跟著阿晨一起干,見面第一天這位小編輯就對阿晨說:「阿晨姐,我平時非常喜歡你的文章,希望今後阿晨姐你能多教教我」

阿晨心理一聽就不爽,心想,「我教你你又不給我學費,明明進入新公司就應該自己趕緊學習,哪還有讓我主動教你的說法?。」

結果雖然阿晨心地比較善良,把自己會的很多東西也都儘力的教了,但這位新來的編輯就是經常出問題,有時候文章的排版不對要阿晨利用自己的時間改,要不就是文章的配圖,風格不統一,阿晨忙了一個多月這位小編輯還是沒能掌握竅門。無奈之下阿晨之後建議領導把這位新編輯辭退了。

這位新編輯試用期沒過,被勸退的時候還很不甘心地說,「我可以學的。」

阿晨對她說,「沒有人有義務主動去教你,想要學習還需要能動性,你換個地方學吧」

每個人都是從新手做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反感培養新人,但是前提是,你得願意學,而且你要讓別人看到你有學習能力,不是什麼事都要別人教你才能會。這樣的人要麼太懶,要麼太笨,都不是企業喜歡的人。

那麼話到底應該怎麼說呢?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你要用「我的學習能力很強,比如說我曾經做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自學了xxx然後做到了一個xxx事」來代替「我可以學」。以下是範例:

我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我曾經自學.....

我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通常來說我兩個月就可以適應新環境

我對新領域可以快速熟悉......之前我接觸過 ......

3、學習是被動的,工作是主動的

有一些新人他們會:

觀摩老業務員如何溝通;先和同事搞好關係;遇到問題會主動提問;

也有一些新人他們會:

面無表情的坐在座位上;不與其他同事交流;不提問,異想天開胡亂處理;

後者離職的時候往往說,我不適應,這裡也沒人教我,我學不到什麼。

對於這種人,那就是分手不再見。

對於世界上99%的公司來說,都不具備完善的新人培訓和培養制度,很多小公司更是缺乏耐心等待員工成長,領導的心態永遠都是希望你拿80塊錢的工資干100塊錢的活,甚至還要干120塊錢的活。

所以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職場這個生存角斗場里,你得學會主動學習,主動的觀察其他前輩是怎樣工作的,上網或者自己找視頻去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熟悉領導的性格與辦事風格,主動的摸索公司的業務模式,這樣才能最快的成長起來,起碼大家不會反感的等待你的成長。

所以現在你懂了嗎?與其說自己是來學習的,不如換成我是來給企業創造價值的,pain or gain, 完全取決與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傅一聲 的精彩文章:

當眾講話不拿稿如何記住講的內容?這套方法美國白宮都在用
怎樣避免被人當職場軟柿子?三招教你既不得罪人還能得個好人緣!

TAG:傅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