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興趣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怎樣對待孩子的興趣

興趣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怎樣對待孩子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能替他們做主,強迫他們去堅持;有人說,如果孩子能把握好自己,自己能堅持下去,那還要父母幹什麼?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們將來受現實的苦,於是快樂學習成了救命稻草。快樂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培養出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我們發現往往很難,於是有了那個哭著彈鋼琴的孩子,聽說結果還是欣慰的,基本成功了,但童年練琴的陰影是否存在,留下的遺憾又有誰明白?孩子的興趣哪裡去了?你是否真的認真思考過該怎麼對待孩子的興趣?

1興趣到底是什麼?

興趣是一個心理學名詞,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感興趣時,就會很投入,給予優先注意並積極探索。所以,我們會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面對孩子,作為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興趣嗎?常常聽到家長說:「孩子開始對什麼都感興趣,一段時間的熱度後,就都沒有興趣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興趣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1)興趣有直接興趣,還有間接興趣。

直接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本身的外部特徵發生的興趣。是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或內容在感官上產生的一種新異的刺激。這種刺激反應表現強烈但比較短暫。要培養這種興趣,就要使過程本身活動豐富而有趣。這也是廣大教師的競爭力所在,讓學生首先對學習過程產生直接興趣,讓學習過程變輕鬆。

間接興趣是人對活動的結果及其重要意義有著明確認識之後所產生的興趣。這種興趣是由於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而引起了求學的狀態,具有理智性和持久性,不會因為偶遇挫折而輕易悔改。毫無疑問,我們的目標是發現並培養孩子的間接興趣。

2)興趣並不是一層不變的,遺傳因素、年齡的變化及時代的變化對興趣都會產生影響。例如少兒時期往往對圖畫、歌舞感興趣,青年時期往往對文學、藝術感興趣,成年時往往對某種職業、某種工作感興趣。它反映了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興趣的中心在轉移。就時代來講,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物質和文化條件,也會對人的興趣的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而知識是需求的前提,只有對某一事物了解越多,才有可能產生興趣。其實,發現自己興趣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2 如何對待孩子的興趣

1)注意培養間接興趣

我們的目的是要發現並培養孩子的間接興趣,或者是發現孩子的間接興趣,能夠持久而穩定的興趣,這種興趣不因挫折或困難而放棄,可以伴隨一生,甚至以此為職業。具有了這樣的興趣,也就具有了幸福的能力。但這樣的興趣是需要發現和培養的,有些培訓機構為了激發孩子的直接興趣,特別重視培訓過程的活動趣味性,比如有些孩子上繪畫課,就是想看老師給放的動畫片,一讓自己畫的時候就難以提筆,或者對自己毫無要求,完成任務而已,雖然說這個孩子也不抵觸去上繪畫課,但很難說他對繪畫感興趣;有些孩子,對鋼琴感興趣,但一旦正式學習,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厭倦,這時父母就要分辨是否因為直接興趣的降低而引起的,就要適當引導孩子理解學琴的過程特點,每彈會一首曲子都適當鼓勵,讓他體會到收穫的快樂。並創造一些條件參加一些演出或者參觀一些演出,以減少訓練過程的枯燥對間接興趣的影響。當然如果這些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毫無興趣,那估計他就是對鋼琴興趣不大,父母就不必強行孩子走鋼琴這條路了。

所以,興趣的發現和培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需要家長用心觀察,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既要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能強行填補所有知識或興趣班。又要為孩子把好堅持的關,分辨是否是因為過程的辛苦影響了間接興趣的形成,畢竟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

2)了解是興趣的前提,知識是興趣的基礎

好奇是人的天性,發現和培養興趣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多體驗,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另外,知識是形成興趣的基礎,比如對寫作感興趣,必須有大量的閱讀經驗,或者因為有了大量的閱讀基礎,所以會對寫作產生興趣。記得有一次聽一位數學家院士的講座,原本以為在數學方面能走到院士的高度,應該是天生就對數學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的吧,沒想到聽到老人說,他當時是被分配到數學研究所的,然後師從華羅庚,從此從事起關於數學的長期的研究,才發現自己原來對數學如此感興趣。所以,接觸和技術的精通,也是形成興趣的一大條件,否則興趣只是空中樓閣。

3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顧明遠先生倡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教育的出發點是愛,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孩子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我們不能創造天才,也無法改變一個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用我們的一意孤行和毫無用心的教育方法,抹滅任何一個天才;我們能做的就是為每一個孩子提供有利於他們成長的土壤,幫助他們發現自我,建立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註:部分資料摘自百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華空間 的精彩文章:

如何對待孩子的課外時間,才算是把童年還給孩子?

TAG:書華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