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ipedia,EOS上的維基百科,現實世界又一強有力的顛覆者
最近基於EOS的維基百科進行了空投,Bitfinex和Chaince都上線了交易對,市場表現還不錯,同前期空投EON的幣價有得一拼,算是EOS主網上線後比較有"價值"的空投了。
IQ是Everipedia的Token簡稱,其核心是為了顛覆現有的維基百科,想把目前由無盈利性組織運營的知識經濟效能放大,使得無論是知識貢獻者(編輯人),或者平台開發者都能跟隨著平台長大所帶來的知識經濟效應而獲得收益。
說到維基百科,天朝小夥伴可能不太熟悉,因為天朝有百度百科這樣類似的產品,但百度百科和維基不同的是背後運營的母公司,維基背後是非盈利性組織,靠捐贈來維持,百科是百度的產品,屬於百度盈利環節裡面的一環,兩者都和現有的顛覆者不一樣。
維基的知識大家共同編輯,共同享受,無利益瓜分,關鍵詞是開放和貢獻;百科的知識,雖然也是大家共同編輯,但最終解釋權在百度,利益也最終也是流入百度口袋。而Everipedia最大的顛覆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激勵機制,使此共享經濟模型發生改變,利益傾向於知識創造者,維護者。相當於給維基模式帶來了商業模式,同時把百科的中心化利益瓜分出來給了所有貢獻者。
這和steemit的模式很像,核心都是創造激勵,激勵貢獻者,貢獻者反哺生態發展,良性循環。不難判斷,Everipedia是得了BM真傳的,也借鑒了很多Steemit的設計。作為第一個EOSVC資助的項目,Everipedai很好的在EOS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規則,並給後續建立在EOS上的鏈也好,Dapp也好,帶來了很多思考。
我們看Everipedia的設計。
Everipedia由3個模塊組成,治理、Token和知識提交。Everipedia的治理模塊很有意思,像BTC和ETH,很多人可以無門檻的運行全節點,這些礦工會投票決定當前運行的軟體需不需要升級,怎麼升級。但Everipedia運行在EOS上,相當於EOS的一系列智能合約,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底層鏈,所以Everipedia網路上的用戶不需要運行全節點,它的鏈上也就沒有投票升級客戶端的這一套邏輯了。
Everipedia設計了一套自己的治理升級模型,當需要升級時,社區人拋出方案,但討論和最後的共識是集中在鏈下的,利用當前社交媒體或者交流群,在決定後將此升級任務交給社區中足夠被信任的人或者團隊來部署升級。這種鏈下行程共識的處理方式會傾向於中心化,部署人作惡怎麼辦諸如此類問題會很多,但目前為止算是一個可行性升級方案了。
因為是運行在EOS上的智能合約,伴隨著網路的擴大,自然涉及到存儲和帶寬等系統能力的獲取,也就意味著Everipedia也需要像其他建立在EOS上的Dapp一樣,需要擁有足夠多的EOS抵押來獲取系統能力,那麼問題來了,Everipedia哪來持續的EOS?
Everipedia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像維基一樣收募捐,一種就是增發IQ來買EOS,募捐是一種不穩定因素,雖然維基每年收到的募捐越來越多,但是這對於初創的Everipedia來說還是太難,且棘手。增發IQ倒可以跟隨EOS的增發率,用增發價值購買增發價值,如果項目都在發展,應該是可以跟得上的,IQ目前的確是這麼做的。
所以我們說到Everipedia的第二模塊Token和第三個模塊的知識提交,結合治理,卡咩發現它們之間的交互設計邏輯也是挺有意思的。
知識提交的編輯一旦被確定就可以獲得IQ,獲得的IQ從一個天級別更新的獎金池而來,獲得的多少則按照編輯貢獻的價值比例來確定,這個價值確定有一套演算法,簡單來說就是按照編輯層級和通過數來決定的,所以最終獲得多少,還得看當天編輯的人數和質量情況。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提交編輯,無門檻的提交對於資料庫來說就是災難,所以Everipedia設置了抵押機制,編輯提交前都需要抵押IQ(鎖定21天),就像上Steemit上需要抵押(power up)來獲得發布文章的權利。
IQ被抵押後,會獲得一種新的消耗性token,叫BP(brain power),按1:1的比例發放,當編輯或者投票時,BP會被消耗,如果消耗完了之後,除非有新的IQ抵押,要不然鎖定期內就無法發起新的編輯提交了。如果是在沒有新的IQ了,那就只能等21天後,IQ被解鎖,屆時你又可以抵押獲得新的BP來進行編輯提交了。
當然,針對惡意的提交除了提高門檻之外,Everipedia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驗證機制(這裡卡咩沒有明白的是,鏈上資料庫的修改如果能生效,那不是違背了區塊鏈數據不能被篡改的基本原則了嗎?),所有知識庫的更新修改由這套演算法來保證,同時Everipedia還給用戶建立一套賬號-聲譽體系,可查看編輯歷史,作為參考元素之一了。
總的來說,Everipedia算是在共享知識領域一次很好的嘗試了,又是建立在EOS上的,相信其設計方案會成為眾多Dapp的指路明燈。就像Everipedia自己的宣傳語一樣:一個更好的維基百科,誕生了。
卡咩在想,除了百科全書,一些公告服務事業,諸如人類基因測序,人類物種記錄等,是不是都可以用區塊鏈激勵再做,這要求的不僅僅是社區共識了,是人類共識了,人類共識會不會使得單一區域和單一領域的隔閡被打破,我挺期待的。


TAG:區塊鏈卡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