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噸軍艦撞不過貨輪,那麼為何軍艦不採用貨輪的設計?

萬噸軍艦撞不過貨輪,那麼為何軍艦不採用貨輪的設計?

2017年,美國伯克級驅逐艦兩次和貨輪相撞,美軍傷亡幾十人,2艘主力艦基本報廢,到現在還沒修好,而「肇事」的兩艘貨輪,都沒有太大的損失,更沒有人員傷亡的報道,為何堂堂戰艦,在貨輪面前就像紙糊的?既然貨輪這麼厲害,為何軍艦不採用貨輪的結構和外殼呢?

首先說說軍艦為何撞不過貨輪:

1,萬噸戰艦被貨輪撞毀,首先在於戰艦的噸位還是明顯小於貨輪,撞擊美軍伯克的貨輪一艘3萬多噸,另一艘更有十幾萬噸,比萬噸戰艦大了3倍到十幾倍,根據動量公式,不管相撞雙方是什麼物體,撞擊的動量仍然和噸位成正比。因此一旦撞上,美國軍艦還是要因為噸位更小而吃了大虧。

2,美國軍艦在撞擊的角度上也「吃了虧」。2艘美軍軍艦基本都是被攔腰撞上,這種撞擊角度,在任何交通事故中,被撞的一方顯然受損更大!

3,貨輪的外層鋼板厚度一般大于軍艦,一旦相撞,「皮薄」的自然更容易「破相」!

萬噸以上貨輪的外殼鋼板,一般厚度在3到5厘米;而軍艦的外殼鋼板,一般只有在1到2厘米厚。雖然艦用鋼材有更高的屈服強度,但僅僅體現在正常水壓下的變形程度和延展性比民用船板更強,並不是抗直接撞擊的硬度更高,因此一旦「皮糙肉厚」的貨輪撞上軍艦,後者一定更吃虧。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貨輪這麼強,為何萬噸軍艦,甚至更大的軍艦,不學貨輪的結構和設計呢?答案是:

1,軍艦的內部構造,和貨輪完全不同。現代軍艦一般不再有專門的底倉龍骨,只靠像蜂窩一樣密集的,幾百個到上千個小水密隔艙,來提高全船的抗沉性。而貨輪內部,往往僅被設計成十幾個橫向水密隔艙,這是貨輪裝載貨物的需要。由於內部空間更空曠,為了提高全船強度,貨輪一般還有貫穿全船縱軸的底倉龍骨設計。但由於貨輪隔艙很少,一旦中彈或者被水雷打擊,就很容易進水,導致整體沉沒。

2,現代軍艦內部都有裝甲。美國宙斯盾艦,安裝了凱夫拉複合裝甲層。但是裝甲層並不是主要用來抗撞擊,而是防備炮彈、反艦導彈貫穿和魚雷的爆炸破壞。軍艦的複合裝甲層,也不在軍艦的表面鋼板之下,而是與外殼之間有個相當寬的隔艙設計。

也就是說,凱夫拉裝甲層,是在其內部第二層船殼之內。因此複合裝甲層對抗大噸位直接外來撞擊的破壞,防護作用並不明顯。但是對水雷和導彈的爆炸衝擊有比較好的防護效果。

雖然現代海戰已經很少直接撞擊,不過在日常的摩擦中,仍可以考慮使用撞擊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狼山 的精彩文章:

去年的2起宙斯盾撞船事故,美國海軍終於搞明白原因了!
這國厲害!買來AIM120導彈,裝箱貼牌出口多國,還成功返銷美軍!

TAG:瀚海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