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專家披露殲-15曾4次墜機,如今已停產,原因讓人深思

俄專家披露殲-15曾4次墜機,如今已停產,原因讓人深思

航母誕生近百年,一直都是水面最大戰艦,至今仍是無可取代的重型裝備。由於技術和製造水平基礎較弱,中國在新世紀之前沒有能力製造航母,後來陸續從國外進口了幾艘退役航母,大部分被當作旅遊觀光用。瓦良格號航母剛購買時本來也打算用作其他用途,但是經過千辛萬苦拖運到中國後,專家發現它裡面的設備比較齊全,包括動力系統都已經安裝到位,有很大的軍事價值,於是就留了下來。

後來經過技術攻關,中國已經有能力續建瓦良格號航母,後來完工後它就成了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在續建瓦良格號航母的時候,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中國並沒有艦載機。這樣即便航母完工,沒有艦載機可用,也沒有什麼意義。艦載戰鬥機是航母的主要裝備,離開了艦載機航母就是一個巨大的靶子。當時中國想依靠自主研製,但是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戰機,研發過程十分艱難。

當時還有一種聲音就是從俄羅斯進口艦載機,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蘇-33戰鬥機和製造技術,該機是一種第三代艦載機,綜合性能相對比較先進,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由於俄羅斯要價太高,於是這條路也行不通,只能繼續自主研發。在這之前,中國已經從俄羅斯引進了蘇-27戰機和生產線,而蘇-33艦載機也是從蘇-27戰鬥機發展而來,二者有很大的相通之處,自主研製的艦載機只剩下幾個關鍵的地方存在技術障礙。

後來機緣巧合,烏克蘭想出售手中的一架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也就是蘇-27K戰機,編號是T-10-K-3號機。而中國正在為攻克艦載機的技術難題而努力,於是烏克蘭關鍵時候把這架原型機賣給了中國。通過對這架原型機的仔細研究,加快了中國研製艦載機的步伐。數年之後中國成功研製出了第一款艦載戰鬥機,也就是殲-15艦載機,成為遼寧艦航母的重要武器,如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航母起降經驗。

前兩年傳出要停產殲-15戰鬥機的消息,前段時間也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有可能正在研製新的艦載機,用來取代殲-15。從目前世界艦載機的發展來看,隨著美國F-35戰機的大批量生產,美國航母和英國航母都選擇了F-35戰鬥機作為新的艦載機,該機是一種隱形戰機,也是一種第五代戰機。中國的殲-15艦載機無疑已經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是選擇研製新型艦載機還是在殲-15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升級呢?

前幾年殲-15戰機曾發展出一種新型號,即殲-15B型戰鬥機,主要是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新的航電設備等,性能有不小的提升,但是總體上仍保持了殲-15的基本特徵。近日俄羅斯一名軍事專家表示,殲-15戰機曾發生過4次墜機,不過它並沒有技術上的缺陷,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目前來看殲-15艦載機仍能繼續使用20年左右,在這期間將有充分的時間研製出一款更先進的艦載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豆說軍武 的精彩文章:

滿載排水量1.1萬噸,號稱世界第一「盾艦」,卻被055大驅瞬間超越
印度核導彈號稱可覆蓋中國全境,專家一語道破其真實水平

TAG:老豆說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