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世界都交給美國來管理,世界會變的怎麼樣?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用它看清未來。
除了美國本土,美國在歷史上管理過的國家或地區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種是阿拉斯加、夏威夷這樣的國家或地區,後來直接被吞併成美國領土,成為美國直接管理的一個州。
還有一種是管理的保護國(地區),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美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屬薩摩亞、帛琉等,其中有一些脫離了美國人的管理尋求了獨立,還有一些至今仍然是美國的海外領地(准州)。
最後一種是曾經代管的戰敗國家,如聯邦德國、日本、伊拉克等國,社會基本穩定後美國又把行政權還給了他們。
美國人管理的到底怎樣?
第一種:
阿拉斯加州現在是全美人均GDP第二高的州,2010年,超過了65000美元,它也是美國沒有州稅的三個州之一,阿拉斯加每一名當地永久居民能夠享受該州資源紅利,每年都有資源基金分紅,兩千年那一年,每人就分了2000美元。假如留在俄國,隔海相望的楚科奇自治區同期的人均GDP也達到了近3萬美元,是俄聯邦人均GDP最高的州(人口5萬人左右),俄羅斯首富阿布拉莫維奇就是在這裡當區長發跡,可見,大部分在資源寡頭的手裡。
2017年,夏威夷州人均GDP為61742美元,夏威夷的檀香山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十個城市之一,再結合起我們國內很多城市都願意把自己稱為「東方夏威夷」,連張學良將軍都樂於把餘生和墓地都選在此處,說明這裡很有吸引力。
第一種的管理比較成功,沒有獨立傾向。
第二種:
古巴:人均GDP達到了7千多美元,曾經充當抗美最前線的古巴現在與美國已經和解,未來前景看好。
波多黎各:作為古巴近鄰,人均GDP已超過三萬美元,是中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最富裕的地區,沒有之一,全民投票要求加入美國,美國至今並未放行,估計等人均GDP再翻一番,超過美國後,美國沒理由不給放行。
菲律賓: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菲律賓從美國手中獨立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日本戰後興起時,超過了菲律賓,但仍然穩居亞洲老二,當年的馬尼拉那就是亞洲的紐約。再看看現在的菲律賓,你只能說,一把好牌,被本國領導給打瞎了。
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美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屬薩摩亞、帛琉等太平洋島國(地區),有的是美國的准州,有的業已獨立但與美國仍然保持著親密關係,人口較少,人均GDP在1萬到3萬美元之間,沒有太多代表性。
第三種:
聯邦德國:德國現在的人均GDP為4.22萬美元(2016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美國人並未對發起戰爭的德日一棍子打死,像一戰結束後那樣冤冤相報,在蘇俄封鎖西柏林期間,為了挽救200多萬西柏林市民,美英通過空中走廊,創造了每63秒就降落一架運輸機的記錄,當天的空運量達12940噸,歷時11個月的封鎖中,每天平均運送物資8千噸,這些救助奠定了未來的德美關係。
日本:日本現在的人均GDP為4萬美元左右,麥克阿瑟將軍是日本人的集體回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他在日本戰後的饑饉年代中力排眾議,威脅美國國會批准他的救援建議,又從美軍糧庫中緊急調撥軍糧,數百萬噸的美國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往日本,成功收買了日本民心。非但如此,麥克阿瑟致力於戰後日本民主化建設,把半人半神的天皇推下了神台,主導通過了戰後憲法,改善了婦女、勞工權益,保證了新聞自由,使日本成為了一個正常國家。
伊拉克:伊戰結束十幾年來,雖然美式民主移植並未成功,但經濟卻基本呈現增長態勢,人均GDP從伊戰時的最低谷爬升到了5695美元(2016年),整體來說,在伊拉克,美國沒有交出合格的成績單。
從美國後院波多黎各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人均超過3萬美元了,美國都會各種阻撓嫌棄,可見現實階段的美國是缺乏開疆拓土野心的,但如果再從本文舉過的這些國家地區的例子來看,非讓美國人管理,也不見得多麼糟糕!


※哪些小國以前曾經也是超級大國
※巔峰時期的納粹德國有多可怕?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