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8年已讀書單

18年已讀書單

1.《走到人生邊上》——楊絳

前半部分是先生的自問自答,關於大方面的論述,有關人的問題,人的靈魂和肉體的關係,人的靈性良心,人命和天命,神明和鬼等等。舉例了很多孔孟之言來說這些個問題和爭論,感覺在和自己辯論。後半部分,講述 了她生活里身邊的一些人的一些事情,有紀念,有有趣,有溫暖,有思考。讀前半部分的時候甚至感覺有點懵,覺得要慢一點看。

2.《皮囊》——蔡崇達

簡單又深刻的記錄了那個小鎮上的生活形態和狀態,沒有過多的修飾,自然樸實,卻讓人跟著這樣的筆觸不自覺的去好奇那個貧窮又落後的小鎮裡面的主人公王美麗,厚朴等人是如何被未知的所謂大城市的種種誘惑而吸引,然後他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寫關於"父親",關於一家人的片段,溫暖有力量卻也無能為力。聯想到自己的家人和生活的一些變化。

3.《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賽尼

講述阿富汗一個男孩阿米爾的童年往事和長大之後對兒時過錯的自我救贖。阿米爾和哈桑的情誼(為你,千千萬萬遍)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包含了阿富汗的政史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細膩溫暖同時又殘忍。風箏帶有象徵性,既可以指親情友情或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只有追到這部分,阿米爾才能如釋重負,成為他渴望成為的自己。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的,去追。」

4.《知更鳥女孩3神秘人》——查克·溫迪格

繼《知更鳥女孩》,《知更鳥女孩2沉默之歌》之後的第三本。額,很少看驚悚小說,「意外」的看了這個。驚悚血腥粗暴黑暗,關於命運、死亡和反抗。

她知道你如何死去。你相信命運嗎?故事還未結束——

5.《無聲告白》——伍綺詩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然後圍繞著這個中心一步步接近真相。種族不一樣而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性別之間的差異,家庭成員之間的缺乏交流等,使大家積攢了很多不一樣的壓力,在這之中,又滲透著溫暖和鼓勵的力量。最後,莉迪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想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故而像舉行一個莊重有意義的儀式一樣,走到那個湖中心,卻沒想到這個向著希望前進的像儀式一樣的舉動變成了一個悲劇,她死在了這場儀式中。

壓力應該被釋放,越積越深,結果越來越壞。需要溝通,理解,公平對待,支持。(看完之後才好像理解的書名的意思,無聲告白。)

6.《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

這本斷斷續續看完了,印象不是很深刻。只是因為總會看到那段關於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句子: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講述了關於家庭、中西方文化以及一些主人公人的愛情和婚姻,在這些中又反映了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況。雖然寫的是多是男女之愛,卻透露出很多其他方面的悲涼之感,似以小見大。文筆細膩柔和冷靜。但振保、瀠珠、家茵等人的愛情,終究都是悲劇。

一開始看的時候,感覺很累看不下去,後有點著急的只是想看完算了。

7.《傲慢與偏見》——簡·奧斯丁

堪稱一部貝內特太太的「嫁女記」。主要講述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英國上流社會生活中的四對年輕人(簡與賓利,伊麗莎白與達西,科斯林與夏洛特,威克漢與麗迪亞。)的不同的愛情。理智,現實,和浪漫。傲慢與偏見主要是達西和伊麗莎白的主線,從最初的傲慢和偏見,到最終的達西克服了他的傲慢,伊麗莎白也消除了對他的偏見,傲慢與偏見轉變為一份真誠的愛。

要像伊麗莎白那樣自信可愛,對於愛情,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

8.《無人生還》——阿加莎·克里斯蒂

正如簡介那樣:十個素不相識,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一座孤島上的豪宅,客人到齊後,主人卻沒有出現。當晚,一個神秘的聲音發出指控,分別說出每個人罪惡的秘密。接著,一位客人離奇死亡。暴風雨令小島與世隔絕,《十個小士兵》這首古老的童謠成了死亡咒語。如同歌謠中預言的,客人一個接著一個死去······殺人遊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

看過的殺人系列的書很少,所以這樣一本堪稱完美的孤島殺人案,關於人性探討的懸疑推理小說,著實令我的小心臟收到了驚嚇,大大的。在害怕與好奇的心理鬥爭中,看到最後一頁的真相。

9.《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高銘

這本書以訪談的形式去接觸並了解分析精神病人的獨特的思想,在這些對話中涉及了心理、生理、物理量子、宗教、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或許從某一角度說,精神病人不是瘋子,他們只是敢於把內心深處渴望的釋放出來,這種情緒超過了大眾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所以他們被稱之為「瘋子」,「精神病人」,但又不可否認,他們的思維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又顯得很有說服力,在瘋子的對面同樣存在著天才。難道我們就是所謂的正常人?

我的建議:看完這本書不要深入遐想,不是說不要思考,恰恰相反,看完這本書我會不自覺的思考很多甚至於一些超時空或者另一個多個其他的世界或時間,甚至感覺自己都有點精神病了...假亦真時真亦假,尊重未知吧。

10.《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朱生豪

是詩人也是翻譯家的朱生豪寫給妻子宋清如的書信集(情書精選集),字裡行間滿是愛意,一些信里也提到他所翻譯的很多名作,經典。在現在快餐愛情的時代里,讀著這樣的一封封平淡卻又真情的信件,不免感嘆他們倆人的愛情真好。

11.《了不起的蓋茨比》——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度娘的簡介:講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空氣里瀰漫著歡歌與縱飲的氣息。一個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對河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心愛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縹緲的夢,到頭來,蓋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當一切真相大白,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亦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滅才是永恆

12.《笑場》——李誕

看脫口秀知道了李誕,喜歡他講的段子。

《笑場》的第一部分扯經,主要將一對師徒在寺廟的幽默日常;第二部分奇趣,是一些短篇小說;第三部分緩一緩,一些詩。他寫的很多都感覺很荒誕,也有點黑色,但也在讓人感覺到這些的時候給你來個轉折,抖個報復,好像又覺得沒那麼糟糕了。

13.《自在 獨行》——賈平凹

講生命——家人和自己生命中成長過程的記憶及孤獨及讀書

講人世——世俗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行為舉止

講大地——不同地方的土地精神面貌

講萬物——「石頭記」及景物

講天地——天空風雨星月等自然事物及靜物

作者自己的評價看法和看待萬事萬物的態度,給人以自在,豁達的感覺。

14.《目送》——龍應台

正如作者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本書雖寫了父親的死,母親的失智,和子女共同的成長、相處、離別,朋友的牽掛以及自己的體會和思考,雖透著很多無奈無常,但字裡行間又給人溫暖可愛的感覺。

15.《浮生六記》——沈復

除以前課本上的文言文之外看的第一本文言文體的散文,有點吃力(沒有完全看完)。寫沈復和其妻陳芸為人羨慕的愛情;寫遊歷大自然的所見所聞所感,酣暢怡然;寫家道中落後的坎坷生活、親人死後的悲慟;寫朋友知己之間的見聞;寫養生之道。 苦中作樂,喜悲之間起起落落。

「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16.《知更鳥女孩4末日風暴》——查克·溫迪格

知更鳥系列的第4部了,但看到到了第4部,故事情節明顯感覺到在為結尾作鋪墊了,但結尾又沒什麼驚喜,好像只是那樣,只能那樣而已,但又給人故事還沒有結束的感覺,又一次的停頓。或許還會有後續,但不一定再繼續看了。

前3部都是有規則的,但4突然沒有了規則,一切又重新讓米莉安陷入恐慌之中,反覆出現的那句: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好像告訴她再怎麼抵抗也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改變不了死亡的現實,但她曾成功過,並且最後並沒有死。黑暗到頭就是光明?誰知道呢。

被火燒了一樣的夏天到了,天太熱了,這樣的理由好像可以成為所有情緒來源的導火線。

下次再更新書單的時候可能會很久之後吧。依舊碌碌無為。

可能一葉知秋的時候,可能十里白雪的時候,可能海棠花香的時候,可能快一點,可能很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琪安 的精彩文章:

TAG:安琪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