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入伏啦!為啥今年三伏「超長待機」?還是先學一學度三伏的「正確姿勢」吧

入伏啦!為啥今年三伏「超長待機」?還是先學一學度三伏的「正確姿勢」吧

今天我們「入伏」啦!窗外的知了好像都叫起來格外歡暢了呢!不過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知道,今年的三伏,有40天哦!

2018初伏:7.17-7.26,10天;

2018中伏:7.27-8.15,20天;

2018末伏:8.16-8.25,10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丑……每年的《農村年書》中登載著這樣的日期。

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於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想想去年也是「超長待機」的高溫天,周到君還是不由得一陣「方」,不知道今年連三伏天都「加長」了,魔都的結界能不能給力一點!

不過話說回來,具體的天氣、氣溫怎麼樣咱們也控制不了,還是趁著入伏首日,聽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主任方泓給大家複習一下養生重點吧~


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心靜自然涼。


避暑是總的原則,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並注意加強防護。午飯後,需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恢復疲勞。酷熱盛夏,每天洗一次溫水澡是一項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為主,以清暑、益氣、滋陰生津為主。特別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差,如果過食肥甘厚膩之物,易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均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給大家推薦兩款不同的防暑飲品,可以在家裡調配飲用:

三鮮飲

用鮮竹葉、鮮荷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用,可起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香薷飲

潔凈的香薷10克、厚朴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一小時,代茶頻飲,每日二次,對於夏季感冒,以發熱、頭沉、倦怠、吐瀉為主症者,效果較好。


夏天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有條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 地區去療養。


疰夏主要表現為胸悶、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使稀薄、微熱嗜睡、出汗多、日漸消瘦。

預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服補肺健脾益氣之品,並少吃油膩厚味, 減輕脾胃負擔。進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霍香葉、佩蘭葉、滑石、炒麥芽、甘草等,水煎代茶飲。

喝常溫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好一大半。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濕漉漉的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一定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

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盡量過肘過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

三伏天應該注意補一個午覺,二三十分鐘都可以。但如果過了1個小時,就會影響晚上睡眠了。


有些人不愛動,但是,久坐會導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適當排汗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有助於人體「排廢祛濕」。建議大家每隔半小時,就起身活動活動。


天氣炎熱並不適合進食滋補之品,這一時期稍稍不注意,進食不適當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但可以適當進補西洋參,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三伏天烈日高照,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引起皮膚脫皮、紅斑,嚴重的甚至會起水皰。

過度暴晒,紫外線會破壞膠原、彈力纖維,讓皮膚提前衰老,甚至引發皮膚癌。此外,強烈的陽光還會損傷眼睛。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紫外線最強,這個時段要特別注意防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冬病夏治,扒一扒三伏貼
今日是三伏天的初伏,暑天正是開始,帶你全面了解三伏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