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象虐殺犀牛的原因,原來竟是欠管教

大象虐殺犀牛的原因,原來竟是欠管教

大象與犀牛是陸地上體型排名第一與第二的動物。憑藉著龐大的體型,成年的大象與犀牛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

然而在南非的一個國家公園裡,卻連續發生了十餘起犀牛離奇死亡的案件。與以往發生的偷獵行為不同,這些犀牛的身上既沒有彈孔,犀牛角也沒有被割掉。這樣奇怪的現象引發了國家公園管理者的注意。

經過跟蹤調查,終於發現了犀牛死亡的真相,殺死犀牛的竟然是大象。

2005年7月,為了保護珍貴的犀牛,匹斯林保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射殺了三頭曾殺死犀牛的年輕雄性大象,這三頭大象曾累計殺死了多達63頭犀牛。

然而事件並沒有隨著大象被射殺而終止,犀牛的死亡事件仍然在發生。由於大象與犀牛均屬於數量稀少的重點保護動物,為了更好的保護這兩種動物,並找出大象這種奇異行為的原因。

然而經過科學家的深入研究與調查,得出的結論卻令人驚訝。

根據現在的研究,大象是所有動物中最為聰明的動物之一,並且擁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作為群居動物,大象有著社會性與溝通能力。

在出事的南非國家公園中,犯事的大象都是年輕的公象。引發大象殺死犀牛的直接原因是雄性大象睾酮水平較高造成的。公象在發情交配中將犀牛選擇為交配的對象,而犀牛如果反抗便會被大象殺死。而如果被大象控制,那麼犀牛又無法承受大象的體重壓制在身上,最終也會脊柱斷裂而死。

然而事情並非表面上顯示的那麼簡單,為何此地的大象會做出如此奇怪的行為,原因並非表面上的那麼簡單。

在很多年前,因為偷獵現象,這個國家公園裡邊的成年公象被全數偷獵,為了補充公園裡的的大象數目。而以當時的實際條件,長距離轉移成年公象無法實現。於是公園就選擇了一批在人類衝突中失去象群的幼年公象。

於是這批幼年公象被送到了公園,並且在公園裡得以長大。本來一切都很正常,然而當幼年公象漸漸長成,進入了發情期之後,睾酮水平提高。但從成長發育上來講,它們也僅僅處於大象的少年時期,這使得它們無法得到公園裡母象的青睞。於是這些在睾酮激素刺激的大象,便將目標轉向了公園裡體型僅次於大象的動物犀牛,而不論犀牛是否反抗,結果都是難逃一死的命運。

經過研究,作為群體性動物,在正常的象群中,這樣的幼年公象群體,在初步表現出發情傾向的時候,會被成年的公象打壓,由於成年公象的壓制,從而降低睾酮的分泌,然而顯然這個公園裡邊並沒有這樣成年的公象,還未正式成年的公象,在缺乏管教的情況下,便做出了虐殺犀牛的事件。

而後由於目前的技術水平已經完善,公園從其他地方引入了幾頭成年的公象,而隨著成年公象的到來,這些還沒真正成年的公象有了管教,成年公象成功壓制了未成年公象過早產生的交配慾望。犀牛的死亡事件,得到了控制。

這件事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偷獵對於大象族群的傷害,遠比我們想像的大,作為智慧很高的群體性動物,大象之間有著互動與知識的傳承。成年公象的消失,造成了幼年公象群體行為的失控。

而成年的母象首領被獵殺,往往會帶來的是一些比如在大旱時節能找到水源等的記憶的丟失,從而可能會使得整個象群陷入風險。

最後提醒大家,為了保護大象,請抵制象牙製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何 的精彩文章:

看過侏羅紀世界的你,清楚鱷魚與恐龍的區別嗎

TAG:若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