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Gap Year太奢侈?不如去美國「間隔月」

Gap Year太奢侈?不如去美國「間隔月」

原標題:Gap Year太奢侈?不如去美國「間隔月」


Gap Year(間隔年)的概念,現在是越來越火了。找不到未來方向,不想早早踏入職場的大學生,選擇一年的時間來看看世界,了解自己;工作多年,不願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迷失的職場人,選擇一年的時間來找回初心。


羨慕那些勇敢的Gaper的同時,我們也煩惱著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牽絆,讓自己無法拋開一切追尋心之所向,畢竟從自己的生活圈裡「消失」一年,也著實是一件奢侈的事兒。



但有那麼一群機智的人,沒有盲目地放棄學業或工作,而是選擇每年用一個月的時間,不是走馬觀花地「路過」世界,而是選擇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換一個身份,做一次當地人。一個月的時間不長,對於學生而言是一個寒假或暑假,對於白領而言不過幾周年假;一個月的時間也不短,足夠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認識三五個當地好友,習得一口標準的當地口音。



最近,我找了一些在美國有過「間隔月」經驗的人,讓他們告訴你,為什麼這輩子至少要有一次「間隔月」的體驗。



等我老後,也想這樣生活


講述人:Alice


城市:美國紐約



工作的第一年工作,我利用年假加上法定假期,拼拼湊湊出一個月的時間,去了我心儀已久的紐約。在那裡,我遇到了一位特別的同學 Alex,他今年70歲。說他「特別」,他肯定會不樂意。但我絕無他心,只是想由衷地感謝他,因為他,我看到了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Alex來自德國,我來紐約的時候,他已經在這兒呆了兩個月了。兩個月時間,他在語言學校學習英文,Level升了一個級別,對他這個歲數來說,的確不太容易。

開始的時候我非常不解,這麼大年紀了,這麼費勁跑到別的國家來學語言到底圖什麼呢?後來我才從老人的口中知道:他學英語是為了到世界上的貧困地區,幫助那裡的人做一些基礎教育。


他隻身去過緬甸、寮國……許多亞洲國家,他說他愛那裡的人民,也愛那裡的風光。我邀請他以後來中國,他說好。



我們互相加了Facebook,回國後仍然聯繫。後來土耳其發生軍變的時候他正在那兒,我很擔心,就私信他:這麼危險,你還呆在那兒?快點回家吧!


他回復我,說:小姑娘,我已經活到這個年紀了,不會有什麼損失的,我真正想的就是在我還能做一些什麼的時候,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


我無意去評價任何人的生活,但比起國內許多老年人,為孩子而活,為孫子孫女而活,我更想我能多為自己而活。


在70歲的時候,還有體力、膽識、自信,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學一門陌生的語言,永遠保持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對生活的熱情。



從小體育不及格,也能玩轉衝浪


講述人:Cindy

目的地:美國聖地亞哥



高考後的那個暑假,我聽從父母的安排到海外遊學一個月,初衷是為了提高一下英語。可能是天意,一向是乖乖女的我,室友卻居然是一個喜歡刺激的登山愛好者。而這個挪威女生 Lynatte,也徹底讓我放飛了自己。


Lynatte 跟我一樣大,18歲,但比起我是第一次出國,她已經去過5個國家,16歲的時候還去北京學過一個月中文!在聖地亞哥校區,她比我早到一個星期,但儼然一副「老司機」的樣子。


有一天,她邀請我去衝浪,一開始我是拒絕的,雖然衝浪看起來很酷,但對於我這種小腦發育不健全的人,真的太難了。她看著我,說了一句話,讓我終生難忘:Cindy,你永遠只知道羨慕別人。你喜歡的東西是羨慕不來的,只有你去做它才會變成你的。



這句話瞬間擊中了我。後來,在一次次摔跤、喝海水之後,我帶著一腿的淤青,終於體會到了雙手雙腳在浪尖飛翔的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這件事不只是衝浪這麼簡單,更是讓我明白:不要害怕嘗試,自己喜歡的要學會自己爭取。這對我進入大學之後的生活、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只有足夠寧靜,才能發現生活的美

講述人:Michelle


目的地:美國波士頓


我在職場奮鬥了十年,曾經有人問我,如果讓你回到十年前,你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決定? 我想了想說:我會讓自己的生活里充滿更多的美,而這些想法在我從波士頓回來之後變得如此清晰。


波士頓是個有書卷氣的地方。在波士頓的地鐵里,你會看到疾馳的列車上,安靜的讀書取代了焦急的推搡。在一個沉得下心來看書的城市,時間也彷彿凝固。



波士頓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它也許沒有歐洲的古城那般絢爛,但俯仰之間依舊能感受到美的溢出。可能是一扇窗,一個房檐,一個教堂的圓頂,或者街角幾個喝著咖啡,隨意聊天的男女。他們的神情那麼自然,彷彿對行人都不在意,只是享受自己眼中的這種美。



我在想:為什麼這座城市可以讓人覺得那麼美? 生活久了,我的答案是:這裡讓人從內心感受到寧靜,從寧靜中發現和諧,在和諧中打開心智,從而領悟到這就是美,而美的終極是讓我們更好的生活。


???


「間隔月」,一個普通人也可以嘗試的「出走」方式,正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利用「間隔月」環球旅行的人很多,但我更推薦三位故事主人公所選擇的「遊學」方式,是因為這種方式給每一個普通人,都提供了與世界自由對話的機會。


一個人,不用擔心在國外沒人說話,不用害怕孤獨,各種各樣的機會,會找到你,帶你以他人的視角也好,以顯微的方式也罷,去了解生活的另一面。這個過程,是細緻的、深入的,直到你回國,你還會帶著記憶、朋友、生活方式回來,而不是只有一些照片、視頻。


福利時間


EF海外遊學推出「間隔月」體驗官招募活動。


就有機會贏取


免費1周海外遊學體驗


遊學目的地包括:美國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芝加哥、舊金山、聖地亞哥等10座城市,及英國、歐洲等19個國家可選


【閱讀原文】也能進入抽獎頁面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美國 的精彩文章:

時髦不撞款 | N款夏季包包大放送!
在美國輕輕鬆鬆就能養家糊口的10個地方!

TAG:這才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