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透八個字,讀盡所有佛經
文章來源: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
唐代太原孚上座,未悟道前在揚州光孝寺以講《大涅槃經》聞名。後因在講經時,被過路禪者所笑,受點撥而得悟。孚上座悟道後不曾出世傳法,而是被維揚陳尚書留在宅中供養。
臨終之時,孚上座對陳尚書道:明天講一遍《大涅槃經》,以報答尚書。
第二天,齋茶完畢,孚上座升座講經。默然良久後,他揮戒尺一下,開口道:「如是我聞。」然後召喚陳尚書,陳尚書答應。孚上座接著道:「一時佛在。」
說完,便端坐而寂。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是所有佛經的開篇。佛陀弟子中,阿難為「多聞第一」,記憶力超強,作為佛陀侍者他聽聞了佛陀的所有說法,並能一字不差地記住。故佛陀入滅後,佛經的結集皆由阿難口述,於是有這同樣的開篇。
「我如是聽聞,當時佛在……」這就是這八個字的原意,卻不是本意。原意是關於肉身佛,本意則是關於法身佛。這個所有佛經的開篇,說法不同的萬千卷佛經唯一的主線,其實已經道盡了一切佛法的真諦。肉身之中有法身,法身顯化不離肉身,性相體用一而不二,便是第一彈。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孚上座講經前默然良久,這是自凈其意,這是恭敬莊嚴,這是淵默雷聲。他講的是《大涅槃經》,無餘之涅槃,即成佛。成佛之道,孚上座揮戒尺一下,要你警覺。警覺什麼?「如是我聞」,這便是根本。佛法與佛境,不過「如是」二字。一切執迷不悟,說到底就是個不如是。所有不如是,都是因為我意干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是之觀,所觀唯無常,能觀唯無我,內外無住,一體如如。這便是涅槃,如是生滅,不生不滅。
孚上座又喚陳尚書一聲,得答應後再雲「一時佛在」。佛在哪裡?就在你我身上,能召喚你的,會答應我的,就是法王真身。看到它了嗎?看不到,這就是空。不是明明能顯用嗎?這就是靈。佛性,就是這真空之靈。人心如是,萬物天地亦如是。「一時」者,此時。「佛在」者,此地。此時此地者,當下。當下者,尋常日用。真佛道場,就在這裡。人卻都往天上找,這是想上天。
說完,孚上座便端坐而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的後面,是無量無邊的佛法。入寂的孚上座的身後,則是無量無盡的生滅輪迴。而孚上座走了,所以一切皆是空。
陰陽相生,極廣大在極精微中,萬法在真空中,永恆在當下中,大道在平凡中。那些求大求多求遠求道的人,算球。
孚上座當初被禪者笑的講經語,是「法身之理,猶如太虛。豎窮三際,橫亘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能立起,這是懂。都抹去,才能得。如是佛在,佛在如是。
所有佛經的真諦,所有佛法的真意,都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里了。得了嗎?若還是不得,就再告訴你八個字,這可是真正的諸佛心印: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莊子:不屬於自己的活法,不值得羨慕
※努力的人改變自己,堅持的人改變人生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