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禮儀丨宴飲入席不隨便

禮儀丨宴飲入席不隨便

如今,在宴會上,入席前,主人要請賓客上坐,以示尊敬。這種禮節,正是二三千年前古人禮讓制度的遺風。

古時,在室內的地面上往往要鋪一層用竹篾編製的席,叫做筵。在筵上再鋪一層比筵小的用蒲草之類編製的席,才叫做席,用來防潮。人們進到屋內,就是坐在上層的席上,所以稱為席地而坐。筵只鋪一層,席可鋪多層。據古籍記載,天子的坐席要鋪五層。

坐席編成長方形,橫鋪在筵上。平時沒有固定鋪設,可以隨情況移動。待設宴時,視入席人數或賓客地位,加以變更,叫做「布席」。布席時,席前擺放長短不等的幾,以擺食品。飲者靠近幾坐。《詩經?大雅?行葦》寫宴會時有「肆筵設席」句,就是改變平時鋪法,重新調整。《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寫「賓之初筵,左右秩秩」,是指賓客坐到席上,左右兩邊的人,都是按順序(長幼)入席的。說明坐席有尊卑、長幼,即按上下、左右之分。《禮記?曲禮上》記「席南鄉(向)、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如果南北兩席相對,都要以坐席的西頭為上,東頭為末。東西兩席相對,都要以坐席的南頭為上,北頭為末。所謂「上」,即上席,指席端,「下」,即下席,指席末。席端是尊者長者的座位,席末是卑者少者的席位。所以《禮記?燕飲》又明確指出:「席而無上下,則亂於席上也。」座位一亂,就區分不出尊卑長幼了。

禮儀丨宴飲入席不隨便

畫像磚上的宴飲圖

到了漢代,宴會上尊卑長少席次的安排,有了一些變動,以所坐的四向分別上下:東向為上,南向為次,北向再次,最末是西向,通常作為陪坐。司馬遷在《史記》中,注意到這一點,在寫鴻門宴的一段,特地詳細記了項羽給劉邦在席上安排的座位:「項王、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按照常理,項羽設宴,劉邦是被邀請的賓客,應該待以上坐(東向)。可是,項羽(主人)恰恰給自己東向而坐,把項伯和范增也置於尊位,劉邦反而屈居次位,張良竟作了陪坐。這一安排,就把項羽的傲慢態度明顯地刻畫出來了。

禮儀丨宴飲入席不隨便

山東諸城漢畫像石宴飲圖

古人坐席,不但要分上下,而且還有不少規定。單在《禮記》中提到的,便有「父子不同席」、「男女不同席」、「有憂者側席而坐」、「有喪者專席而坐」等等。這些禮節,到了後來,也都漸漸廢止,不那麼講究了。

◎本文摘自《看得見的古人生活》(作者朱啟新),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自省修身,奠定人生大格局
中國傳統文化與幸福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