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媒:感謝川普,中國徹底擺脫對美農產品依賴!

英媒:感謝川普,中國徹底擺脫對美農產品依賴!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雙方對彼此價值500億美元乃至更多的額度的商品加征關稅的威脅離落到實處也越來越近。其中農產品作為中國反制美國的重要領域,美國此前對來自中國的行動和後果發生了誤判。

英國路透社近日發表文章稱,中美貿易戰可能給美國大豆市場造成永久創傷,中國的反擊不是此前美國所估計的那樣力度不足。原文如下:

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美國很多農業市場參與人士是通過這樣一種觀點來尋求安慰,即認為中國如果不大量進口美國大豆就不能滿足自身的大豆需求。但這種情況只會持續較短時間。是的,世界最大買家中國需要美國的大豆,現在是這樣,幾個月後,甚至明年或許都會如此。但是較長期來講,中國最終從美國大豆抽身也並非不合理,而這可能給美國市場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特朗普宣布對5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北京方面採取了對等的關稅舉措予以回應,公布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對等採取加征關稅措施。特朗普又威脅將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中國立刻警告將進行報復。期貨市場急挫。

中國不對美國的舉動做出妥協,而是誓言反擊,表明只要美國針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現在就願意接受更高的大豆價格。理論上看,中美展開大豆貿易戰對誰都沒有好處。中國每年進口大約1億噸大豆,主要從巴西和美國進口。這兩個國家佔全球大豆供應的70%。

簡單的數學計算就能發現,在當前的這個結構之下,中國如果要滿足進口需求,根本繞不開美國大豆。而且,中國為什麼願意對自己明顯需要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為什麼美國會拿自己對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僅次于飛機)進行威脅?

但在這種情況下邏輯顯然不重要,因為兩國是在繼續針鋒相對地施加關稅的決定、以及可能全面爆發貿易戰的情況下最終做出的選擇。

不幸的是,美國農戶可能成為這場貿易戰中最大的輸家,近期看來雙方不會很快找到解決辦法,因為中國很可能會有更多選擇。

贏家和輸家

短期內誰也贏不了這場貿易戰,但從較長期來說,中國在大豆方面獲得的契機可能要大於美國農戶。而低估中國尋找和開發新的供應來源的能力,可能會掩蓋美國生產者面臨的風險。

中國本身的大豆產量最多能夠支撐七周的需求,這也是中國為何極其依賴進口的原因。首先,最明顯的可能性就是未來幾年中國實際增產,但氣候的變化與其他作物的競爭可能對此一做法構成阻力。

向其他海外市場求購可能是較佳的選項。舉例來說,主要出口國巴西2017/18年大豆種植面積創下紀錄高位,2018/19年可能再度改寫紀錄。巴西在市場銷售周期結束時,大豆幾乎是銷售一空,因此中國將無法在巴西不增產的情況下,單純增加來自巴西的進口量。

不過過去20年,巴西已經向全球供應更多大豆。20年來,巴西大豆產量增加了266%,而美國增幅為63%。這段期間,中國進口量則是增加了32倍。

巴西也有可能擴增農業用地,但不見得一定要自己來。如果中國有意減少對美國供應的依賴,那麼中國投資者有可能尋求在巴西、南美或非洲另一個國家,或其他負擔得起且適合種植大豆及其他作物的地方購買或開發土地。最近幾年,一直有分析師提出這樣的建議,如今這種可能性特別具有意義。

這可能是中國的最佳方案,因為單獨依賴巴西將推高進口成本。此外,巴西農業部長周二表示,美中貿易戰「只會傷害巴西」,強調對動物性蛋白製造商造成的成本壓力。

中國的海外土地投資設想可能至少要花費幾年,不過這對美國的大豆行業或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沒有了中國,美國的國內市場狀況將大相徑庭。

2016/17年,美國的大豆產量為1.169億噸,其中約44%都在國內壓榨制油,31%出口中國,另外20%則出口至其它國家。

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中國最終永久退出美國大豆市場,那麼美國就要為其超過3000萬噸的大豆在全球範圍另尋買家。但由於全球大豆需求並沒有快速增長,因而美國農戶或許會因大豆價格低廉和需求不振而被迫大規模減少種植面積。

玉米或許會因填補大量已減少的大豆種植面積而大幅增產,假以時日,玉米大量過剩則可能導致玉米市場也出現價格受抑的情況,因此,美中兩國若爆發貿易戰,受影響的可能遠不止大豆。

眼下幾個月,中國大豆商正經歷著不得不以高價採購美國大豆的痛苦。美國農戶也眼睜睜看著大豆期貨在周二跌至近10年低位。從經濟數據來看,中美都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但現實沒有更多的選項。

所以,就貿易而言美國非但沒有給中國一記教訓,反而帶來了一個長期後果,即中國或許會學到在不進口美國大豆的情況下如何自處,而這也取決於兩國的貿易衝突將持續多長時間。

與此同時,印度官方數據顯示,印度下一個作物年度出口至中國的棉花可能增長四倍,達到500萬包(85萬噸),因為中美貿易戰促使中國尋找其他供應來源。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包辦中國的多數進口量至少10年之久。但中國決定自7月6日開始對包括棉花在內的美國農產品徵收25%進口關稅,以報復特朗普政府頒布的關稅政策,這會讓印度棉花在中國市場搶佔更多份額。印度官方上周表示,已經同中國簽署了新作物季50萬包棉花的出口合同,以前很少有這樣的預訂。

印度棉花協會主席Atul Ganatra表示。,中國強勁的需求有助於將印度2018/19年整體出口最高推升至1000萬包,可望創下五年高位;值此之際,孟加拉、越南及巴基斯坦等傳統買家的需求仍穩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平天下 的精彩文章:

國產大飛機部件剝落中止試飛?兩架C919同時升空 美國啞火
印度將對美國30種商品加征關稅,保留進一步報復措施

TAG:易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