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杏林傳說到如今

杏林傳說到如今

東漢末年,孫權治下,侯官縣的長吏是一位年輕官員。董奉已過不惑之年,與其相識。後來這位長吏離官遠去,五十多年後又因擔任其他官職,而路經此地。故人相會,都已年老,唯有董奉容顏未改,還像當年一樣,使他十分驚訝,幾乎不敢相信。他問董奉:連我都已白髮蒼蒼,而你卻更加年輕,是何緣故?董奉只是含糊回答說:偶然而已。

董奉曾往交州,適逢刺史杜燮暴病而死,停屍三天。董奉將三粒藥丸放在其口中,再灌少許水,讓人把死者的頭部捧起,略微晃動,使藥丸溶化。須臾,杜燮的手腳微微活動,臉上也有了活人的氣色,半天就可坐起,四天後便能與人說話。

後來董奉回到豫章廬山住下。有一人患癘疾而發熱瀕死,用車拉來。董奉讓病人坐進一間屋內,用五層布單蒙住,讓其勿動。病人起初感覺不知是何動物來舔他身子,好像舌頭有一尺多長,喘息如牛,使他疼痛難忍。過了很久,病人覺得這個動物終於離去。董奉才把病人身上的布單揭下來,給他洗澡,然後讓他回家,叮囑不要受風,不久便可痊癒。十幾天後,病人一身之皮全部脫掉,渾身通紅,十分疼痛,只有洗澡,才能止痛。二十幾天後,病人身上長出新皮,皮膚光滑,病痛徹除。

董奉住在山裡,天天給人治病,不取分文。凡患重病而被治癒者,董奉請他去栽五棵杏樹;僅患輕病而被治癒者,亦栽一棵杏樹。如此數年,竟栽下了十萬多株杏樹,成了大片林子。董奉讓山中的鳥獸都來林中嬉戲,樹下便不生雜草,就像專門有人鋤草一樣。杏子熟後,他在林中用茅草蓋了一間倉房,並告訴人們,欲來買杏,不必通報,只要將一罐糧食倒進倉房,便可裝一罐杏子帶走。也曾有人只拿了很少的糧食,卻裝了很多的杏子。這時林中的一群老虎吼叫著追了出來,嚇得捧著滿罐杏子的人倉皇逃命,把杏子散落一路。到家一看,剩下的杏子正好和送去的糧食一樣多。還有人悄悄摸進林子偷杏,老虎更是不會放過,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人知道緣由,便趕快把杏子拿出,還給董奉,磕頭認罪。董奉再把死者救活。董奉把賣杏得來的糧食,全部救濟了貧困之人和在外趕路而缺少盤纏的行人。一年到頭,竟能捐出兩萬斛糧食。

縣令之女被鬼糾纏,精神失常,眾醫無治,求奔董奉,並承諾如能治好,便將女兒許配與他。董奉召來一條數丈長的白鱷魚,讓它爬到縣令家門口,再令隨從把鱷魚殺死,縣令之女病癒。董奉娶了縣令之女,但一直沒有兒女,便收養了一個女兒。

董奉共在人間三百餘年,當女兒長到十幾歲後的一天,董奉騰空駕雲而去。他的妻子和養女仍然住在家裡,靠賣杏維持生活。還有那能辨善惡的老虎在她們周圍巡守。

以上乃是東晉葛洪《神仙傳》里所描述的董奉治病救人、種樹濟困的故事。尤其是那關於杏林的美好傳說,風靡天下。從此「杏林」一詞便成了醫界的代名詞。杏林美德也成了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文化因子。

董奉(220—280)雖被葛洪所神話,但在歷史上卻是真有其人,他是建安時期的三大神醫之一,與華佗和張仲景齊名。唐朝幾位大詩人均有關於董奉與杏林的詩作,如李白的《送二季之江東》云:「初發強中作,題詩與惠連。多慚一日長,不及二龍賢。西塞當中路,南風欲進船。雲峰出遠海,帆影掛清川。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此行俱有適,遲爾早歸旋。」杜甫的《大覺高僧蘭若》雲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一老猶鳴日暮鍾,諸僧尚乞齋時飯。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王維在《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中也有「香爐遠峰出,石鏡澄湖瀉。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的詩句。雖然三位詩人在每首詩作當中,僅有一句提及董奉或杏林,但他們所給予的評價均很高。特別是這三位詩人在中國的知名度極高,故而他們對杏林文化的傳揚作用很大。而明朝唐寅的《燒葯圖》則是專寫董奉的作品,其詩云:「人來種杏不虛尋,彷彿廬山小徑深。常向靜中參大道,不因忙裡廢清吟。願隨化雨之春澤,未許雲間一片心。老我近來多肺疾,如另紫雪把煩襟。」李時勉更是直接以《杏林》為題,作七言詩:「山邊種樹繞林垌,幾處曾看此獨名。花近葯欄春雨霽,陰浮苔徑午風清。岩前虎卧雲長滿,樹底人來鳥不驚。遺迹尚存仙路杏,只應懷古獨含情。」清代徵士放也作《杏林詩》,是五言體:「吾亦知醫術,平生慕董君。葯非同市價,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邊龍出雲。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這三位明清詩人對董奉和杏林的描寫與歌頌,更為專註、具體和深入。但限於他們在中國的名望遠遠不及李白、杜甫和王維,其對杏林傳播的影響力並不如前輩。可以看出,這些詩人騷客們寫杏林、頌董奉,讚揚的並不是他的醫術,人們真正推崇的是他的品德、他的境界、他的文化。

正是這種品德、境界和文化的魅力,為廬山美景平添了意趣。廬山也是「神仙之山」,傳說當年匡俗入山化仙而去,唯廬尚在,得名廬山。廬山雄奇險秀,鸞翔鳳翥,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是歷代道教徒們修鍊和生活的聖地,被道家奉為「天下最勝福地」,是道家的第八洞天、第三十六福地。董奉信奉道教,他曾周遊各地,獨鍾愛廬山,喜歡這裡的自然氣息和人文環境。廬山藥材豐富,品種繁多,便於製藥,開展診務,造福百姓。於是他在山南的般若峰下隱居下來。董奉在這裡居住的遺迹,被稱作「董奉館」,又稱「董真人壇」。後來又在此處建杏壇庵,清代名為香泉寺,山北亦有杏林。在傳說中董奉的升仙之處,建有太乙宮,紀念他成為天上的太乙使者。廬山的相關遺迹,表達了人們對董奉的崇敬之情。廬山是杏林文化的發源地,杏林文化也是當今廬山文化的一樹奇葩。誠然,那大片的杏林已經無從尋找,但杏林所留下來的香意卻沒有耗盡,它還在廬山繚繞,能讓專程前來沉思冥想的人們擁有一絲沁人心脾的感覺。

董奉在廬山的所作所為,也不僅僅是懸壺濟世而已,他在廬山堅守和實踐了道家的基本信念。

1.注重養生。他追求健康,追求長壽,年過半百依然十分健碩,在壽數普遍較低的漢末建安時代實屬難得,是道家獨到養生方法的成功踐行者。

2.與世無爭。董奉身懷絕技而遠離鬧市,隱居廬山,胸懷坦蕩,心神淡然,安於世事,信守自己的理念,超群脫俗,實為得道高人,完全符合老子「無為而成,不爭而得」的思想。他「無為」的是富貴繁榮,要「成」的是濟世安民;他「不爭」的是名譽利祿,要「得」的是心境安然。所以他能夠專研醫術,精益求精,救死扶傷,助人為樂,從不謀取錢財,從不坑害百姓,一切為了病人的健康和利益,成為醫德高尚的楷模。

3.崇尚自然。他在自己的居所附近,依傍山水之間,植樹造林,美化環境。招來飛禽走獸,嬉戲其間。人與山水、草木、動物乃至猛獸之間息息相通,惺惺相惜,一團和氣,其樂融融。這正是《道德經》強調的「天地人和」的道理。董奉深深明白人類只有尊重客觀自然、尊重其他生物,維持生態平衡,才能換取大自然對人類的尊重和善待。董奉在他的杏林里傾心打造的正是自己的理想世界。

4.和諧社會。董奉與病人為善,與鄰居為善,與眾人為善,和睦相處,彼此信任,誠實交往。取杏不必通報,自行辦理即可,買賣公平,老少無欺。他在杏林塑造的是仁愛友善的誠信關係與和諧世界。這也正是老子所嚮往的「小國寡民」般的天堂生活。

5.理想法度。為了達到和諧社會的目標,也需要懲惡揚善;同時也在引導人們遵守道德,好自為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正如老子所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6.慈悲心懷。董奉用自己的高超醫術治病救人,換來杏林;又用杏子換來糧食;再把這些糧食全部捐獻給了貧苦百姓,體現了他救濟蒼生的大仁大慈之心。同時,這也是商品交易所得,正所謂「取之於民,還之於民」。它不是通過政府財政稅收的調節來實現,而是通過民間義舉來實現。鄰里之間,人民之間,互相幫助,以富濟窮,也是和諧社會所必需。如同孔子所言,「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這就是董奉努力耕耘的世界。

杏林故事所體現的是醫界的高尚情操、道德理念和價值標準。雖然時空遙遠,但歷久彌新、足資鏡鑒。杏林文化就像一座燈塔,照耀了一千多年間數代中醫人士勤奮向上、懸壺濟世的人生歷程。「杏林精神」在物慾橫流的當今世界尤為可貴,它是鼓舞醫生抱誠守真、造福蒼生的強大動力。只有做到醫術與醫德兼備、醫生與病人相通、人文與科技薈萃、個人與社會交融,才是真正的「杏林中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芬國學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黃帝問醫於岐伯

TAG:涵芬國學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