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那些長期肉眼可見的一顆一顆的星星,它們是否都在銀河系之內?

那些長期肉眼可見的一顆一顆的星星,它們是否都在銀河系之內?

沒錯,那些長期肉眼可見的一顆一顆的星星,它們都是在銀河系之內。其中絕大多數是距離地球不超過一萬光年的恆星。

例如,位於17光年之外的牛郎星,位於550光年之外的心大星,位於1600光年之外的弧矢一。另外極少數是太陽系中的行星、衛星,例如,水星、火星、木衛二。相比之下,銀河系的跨度至少有10萬光年,所以我們肉眼可見的銀河系範圍十分有限。

如果星星還包括那些雲霧狀的天體,那麼,人的肉眼其實是可以看到銀河系外的四個星系,分別是在北半球容易看到的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以及在南半球容易看到的大、小麥哲倫星雲。其中最遠的三角座星系距離地球300萬光年,最近的大麥哲倫星雲距離地球16萬光年。

大麥哲倫星系

除此之外,還有極少數的特殊恆星只能在短時間內看到,它們的距離可以十分遙遠,甚至遠在銀河系之外,這就是擁有比擬整個星系亮度的超新星——大質量恆星發生劇烈爆炸的現象。目前創下肉眼可見最遠天體紀錄的是GRB 080319B,這是一顆在75億年前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這顆超新星發出的光在宇宙中傳播了75億光年,並於2008年抵達地球,當時肉眼可見的時間只有30秒。

人類大部分能看到的星星都在這個圈內

通常所講人類肉眼在觀測條件良好的情況(晴朗暗夜、空氣穩定透過率高)下能看到的最暗天體的視星等是6等左右。注意這裡用的是「視星等」這個概念,而不是「絕對星等」。「視」的意思是「看起來的」亮度,並不是天體真實的亮度(絕對星等)。這告訴我們,一個天體並不是只要「亮」就能被我們用肉眼或望遠鏡看到,它還必須「近」才行。這也是恆星雖然亮度遠遠無法和星系相比,但我們看到都卻絕大多數是恆星的原因。儘管有些天體(比如星系)很亮,但由於實在距離地球太遠了,視星等太暗,我們就很難觀測到。對於同樣亮度的天體,當然能夠被更遠得看到。因此我們在評估望遠鏡觀測時,一般更科學的說法不是說它能看多遠,而是說它能看多暗。比如說一個巡天觀測計劃的深度是在i波段24.5等,也就意味著只要視星等亮於24.5等都會被有效觀測到(星等數值越大,星體越暗)。

通過現代天文學的觀測研究,我們都已經知道我們的太陽系只是包含上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內普通一員,而在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上千億個類似銀河系的(銀河系外)河外星系(有些比銀河系還要大,有些則比銀河系要小)。但由於這些星系和地球之間的天文距離,雖然它們包含千億顆恆星發出的光,但由於距離實在太遠了,使得絕大數星系不能被我們肉眼看到。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著名的大麥哲倫雲、小麥哲倫雲和仙女座星系。雖然大(小)麥哲倫雲叫「雲」,仙女座星系也叫仙女座大星雲,但它們都是確確實實的星系(名字主要出於歷史原因)。

大小麥哲倫雲是銀河系的兩個伴星系,在北緯20度以南的地區升出地平面,是南天銀河附近兩個肉眼清晰可見的雲霧狀天體。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五月 的精彩文章:

光存不存在引力?
地球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如今的樣子的?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