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員上疏拍雍正馬屁 不料多寫了八個字 差點引來殺身之禍

官員上疏拍雍正馬屁 不料多寫了八個字 差點引來殺身之禍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政治倫理體制中,以宗法製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等級嚴密的社會治理體系,皇帝處於金字塔社會的最頂層,擁有至高無上,說一不二的權力,因此向權力中心靠攏就成了官員想要獲得晉陞的途徑,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代這麼多頌聖文章出現的原因。但拍馬屁也是一門學問,拍得好固然能平步青雲,如果拍在了馬蹄上,不僅不能獲得皇帝青睞甚至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雍正年間太常寺卿鄒汝魯的文字獄就是典型例子。

雍正五年,由於康熙朝以來的治河策略取得成效,於是黃河難得呈現出二千里水色澄清的景象。這時,河道治理相關的官員就上疏雍正說明這一祥瑞,「實亘古以來未有之嘉瑞」,雍正皇帝也是很高興,說這是「上天、皇考之嘉睨」,王公大臣們聯名奏請朝賀禮。就在這一片喜慶的氣氛中,一位官員的上疏卻讓喜事差點變成喪事。

鄒汝魯,康熙三十年進士,歷任都察院監察御史、左僉都御史,康熙六十一年外放為奉天府尹。雍正繼位以後,因為覺得鄒汝魯行事怠忽,建言荒唐,於是將他從奉天府尹的位置內調為太常寺卿,品級雖然沒有變動,實際權力卻下降不少。鄒汝魯也知道自己不得雍正喜歡,於是想趁著這次黃河水清一事拍拍馬屁,便興沖沖作了一篇《河清頌》交了上去。鄒汝魯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篇頌聖文卻成了招惹殺身之禍的檄文。

正月二十九日,雍正下發諭旨:「太常寺卿鄒汝魯進《河清頌》,內有舊染維新,風移俗易之語。朕御極以來,用用人行政之事,皆效法皇考。凡朕所行政務,皆皇考已行之舊章,所頌諭旨,皆皇考已頒之寶訓,初未嘗少有所增損更張也。朕已屢曉諭中外,大小臣工無不知之...今茲河清之瑞,朕並未令臣工進獻詩文,鄒汝魯若不善文辭,何必陳獻?乃於所進冊頁出此悖憀之語,顯系譏訕,甚屬可惡!」

鄒汝魯的文章原本也是普通的頌聖文章,所謂「舊染維新,風移俗易」化用自《大學》「章在新民」「去其舊染之污」,這樣一句放之天下而皆準的拍馬屁文章,為何就觸碰到了雍正的怒點呢?

要知道雍正的帝位是經過殘酷的鬥爭而得來的,繼位以後,政敵們雖然已經收斂,但雍正卻不得不防他們有攻的意識。古人講「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親死後,兒子繼承父親的志向行為才被認為是孝行,雍正也是一樣。

作為新君,雍正的權力合法性來源於康熙的遺詔。權力不穩的情況下,他必須要借康熙的餘威,讓別人覺得他是康熙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才能封住那些政敵的嘴。然而鄒汝魯一上來卻說」風移俗易「,這不是在說雍正毀棄康熙的舊章成法嗎?因此這在平常人看來普通的八個字,在雍正看來卻是充滿殺機,因此他下令六部九卿共同審理此案,鄒汝魯因此被投下監獄。

皇帝既然已經發話了,六部九卿們也就只好開審。這些審理的官員也是官場老油條了,那裡不知道雍正是想殺雞儆猴,於是便按照雍正的旨意審理鄒汝魯。鄒汝魯雖然拍馬屁把自己拍到監獄裡了,不過入獄後他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

審問的官員問他為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來譏諷康熙和雍正,是不是有什麼不滿。鄒汝魯打死不認,只是一味推說自己學識淺薄,不小心用錯了典故,別無二心。審到最後,鄒汝魯也硬氣了起來:「大人要刑訊,也是這話,我信手草率,文理不通,是我該死,有何辯處?」總之一句話,用錯典故是有的,但並沒有心存譏諷之意。

雖然鄒汝魯抵死不認,六部官員還是按照雍正的意見給出了最終處罰:「不思報效,乃敢故用悖謬之語,妄行譏訕,情殊可惡,就將鄒汝魯革職,照誹謗朝廷律擬絞立決。」按誹謗朝廷照,判鄒汝魯絞刑也不為過,可是等到雍正這裡,卻又將鄒汝魯輕判:「著革職,從寬免死,發往荊州府沿江提岸工程效力。倘工費一時措辦不及,先將庫帑動用,於鄒汝魯名下追補。」這也顯示了雍正的幽默感,你不是頌揚我治理黃河有功嗎,那我就把你打發去修河堤。

為什麼雍正皇帝措辭嚴厲,懲罰卻來了個虎頭蛇尾呢?

因為雍正心裡也明白,鄒汝魯只是想拍馬屁,但學識不精,誤用了「舊染維新,風移俗易」八個字。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萬一這八個字被人利用也是對他權力的威脅,因此雍正皇帝不得不立威,將鄒汝魯下獄,讓旁人在這件事上不能說長道短。等到判罰的時候,再來個「從寬免死」,既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又能彰現自己的仁慈,一舉兩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降臣給多爾袞上奏摺 看完一頭霧水 說明朝都是因你們而亡
滅掉兩個國家的超級功臣 皇帝賜他丹書鐵券十次免死 最終一家被殺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