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精描細點的《鵲華秋色圖》,差點給乾隆焚燒!來看趙孟頫傳世的思鄉佳作!

精描細點的《鵲華秋色圖》,差點給乾隆焚燒!來看趙孟頫傳世的思鄉佳作!

趙孟頫(1254—1322)

宋太祖十一世孫,其人才氣橫溢,精通詩文書畫

《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於元貞元年(1295年)回到故鄉浙江時為好友周密所作的紙本水墨設色山水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趙孟頫

趙孟頫在元代歷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寵遇,仁宗尤其敬重他的才華,將其與李白和蘇軾相比。他博學多才, 工古文詩詞,通音韻,精鑒賞。在書畫方面造詣尤深,篆、隸、行、草,無一不精;山水、竹石、人馬、花鳥,無所不能。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上,像他這樣具有多方面成就、影響深遠的人物,實在是很罕見的。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縱28.4厘米,橫93.2厘米,紙本設色

《鵲華秋色圖》不愧是一幅名畫:

《鵲華秋色圖》描繪的是濟南東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秋景,畫境清曠恬淡,表現出恬靜而悠閑的田園風味。作品採用平遠構圖,再以多種色彩調合渲染,虛實相生,筆法瀟酒,富有節奏感。

左邊的山很平緩,像是一塊大麵包,名為鵲山;右邊的山雙峰並立,呈尖利的三角錐狀,名為華不注山,這就是畫名「鵲華」二字的來歷。

這幅圖在元、明兩朝一直收藏於民間,到了清朝,被收入皇宮,成了乾隆皇帝心愛的寶貝,乾隆親筆以大字「鵲華秋色」題於引首,題跋九則,鈐印眾多。

《鵲華秋色》乾隆書法

傳世傑作:

思鄉之畫《鵲華秋色圖》的誕生

有日清晨,周密直奔趙孟頫家,訴說思鄉之情。聽了周密的話,趙孟頫旋即起身,拿出筆墨,提筆揮毫,憑著記憶畫起濟南的山水來,他一邊畫,還一邊給周密介紹濟南的山水、民俗風情等。

就這樣,趙孟頫為周密所畫的傳世傑作、被後人譽為思鄉之畫的《鵲華秋色圖》誕生了!

《鵲華秋色圖》局部

趙孟頫為什麼對濟南的山水如此熟悉?

原來這「才氣英邁」的藝術家仕元不久即升為集賢直學士,後又被任命為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任職3年有餘。

趙孟府事清簡,處事有方,宦績卓著。他的官舍在濟南東倉,這裡與鵲、華兩山相望。

在《趵突泉》一詩中他寫道:「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由此,他能畫出傳世名畫《鵲華秋色圖》就在情理之中了。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圖一: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

圖二:圓厚平頂的是鵲山

《鵲華秋色圖》曾被打入冷宮兩次

相傳,《鵲華秋色圖》曾被乾隆皇帝二次打入冷宮。

第一次,是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巡狩濟南,他回想起這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色,開始時讚歎不絕,仔細對照卻又覺得有點不對勁兒!原來,趙孟所畫《鵲華秋色圖》的鵲、華二山方位有誤,本應鵲在黃河北,華在黃河南,可畫中兩座山卻在同一岸邊。對此乾隆十分生氣,他想:兩座山的基本方位都沒搞清楚,若打起仗來還不敗下陣來,這可不是小事。

隨即下旨:朕發現古人之畫有失實之處,本該將此畫焚毀,以免誤我大清之戰事,但念此畫流傳幾百年,得來不易,權且將此畫收入大內,任何人不得觀賞。就這樣,《鵲華秋色圖》被打入冷宮。

第二次,相傳他遊覽濟南大明湖,登上鵲華橋,觀賞眼前如畫景色「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又一次想起了宮中的《鵲華秋色圖》。

《鵲華秋色圖》局部

面對美景,他又想起了《鵲華秋色圖》,又想到了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感慨他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的傷感愛情。揮筆寫下了《題鵲華橋》詩一首:

長堤數里亘雙湖,夾鏡波光入畫圖。望見鵲華山色好,石橋名亦與凡殊。大明豈是銀河畔,何事居然架鵲橋?秋月春風初較量,白榆應讓柳千條。榆煙杏火接空濛,穩度芳堤飲練虹。李杜詩情天水畫,都教神會片帆中。

不巧的是,乾隆寫完此詩後僅五天,就得到了皇后去世的消息。他認為是自己在鵲華橋上寫的詩不吉利,應了牛郎、織女相愛卻分離的事,而勾起他詩興的就是《鵲華秋色圖》,此畫是罪魁禍首。

乾隆當即下令焚燒《鵲華秋色圖》!可就在火盆端上來的一霎時,他反悔了。

他明白,這幅傳世名畫失而不可再得!他恢復了理智,打消了燒畫的念頭,但他還是再次下旨將《鵲華秋色圖》打入倉庫,貼上封條,任何人不許再碰。

從此以後,乾隆皇帝也就再沒看過《鵲華秋色圖》,更不肯再登鵲華橋了。不論傳說是否真實,但可肯定的是,在清朝,《鵲華秋色圖》的確是深藏皇宮不為外人所見……

直到1949年初,《鵲花秋色圖》連同5500多箱珍貴文物被運往台灣,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鵲華秋色》全圖

如今,這幅「思鄉之畫」更多了幾許思鄉的意味。

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這幅名畫,1989年台灣以橫四聯的形式,印發了趙孟頫這件傳世之作的郵票,可在方寸之間,一睹其風采。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 源於傳是拍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宋朝的「足球」隊有多強?如果當時有世界盃,說不定就拿冠軍了!
陳永鏘畫譜欣賞·蜂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