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心存憐憫,是最大的慷慨

心存憐憫,是最大的慷慨

—回復『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夜空的寂靜

 夜色鋼琴曲

趙海洋 

00:00/02:36

他今年96歲,創造了中國醫學界乃至世界醫學肝膽外科領域的無數個第一。

從醫75年來,他救活了超過1.6萬名患者的性命。

他就是吳孟超,中國肝臟外科之父。

在《朗讀者》現場,董卿說:

肝膽方寸之間,他彷彿一匹老馬,馱著一個個病人過河。

吳孟超是被人攙扶著入場的,顫顫巍巍的步伐,慈祥而爽朗的微笑。

由於長久持手術刀,吳孟超手指的關節是變形的。

2004年,患者甜甜長了一個籃球大的瘤。很多人勸她換肝,但費用很昂貴。

後來,甜甜找到吳孟超,吳孟超說,不用換肝,可以切掉。

那一年,吳孟超82歲。

董卿問:您已經82歲了,遇到複雜的手術,不會猶豫嗎?

吳孟超說,確實有人告誡他,手術失敗了他的名譽就沒了,當時他是這麼回答的:

我名譽算什麼,我不過是個吳孟超嘛,那算啥。

病人最大,是這位鮐背之年老人唯一的信仰。

但是,這一生,他還是負了一位病人。

他父親生的病,不是他所攻克的門類,他醫治不了。

他在自白中說到:

孩子們,讓別人去享受「人上人」的榮耀,我只祈求你們善盡「人中人」的天職。

曾國藩說:

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

這世界好似一個萬花筒,有好有壞,有甜有苦,有痛有樂,有貧有富,有欣喜也有悲哀。

心存憐憫,敬畏生命,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境界。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到: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鋪蓋冷如鐵,床頭雨如傾瀉,長夜漫漫,前路未卜,卻願以己命,換房屋庇佑天下書生。

正如《人間失格》中所提到的:

因為他懷有對人的憐憫關愛之心,才會在無意識中做出關懷的舉動,他眺望遠方的樣子,就像一幅畫一樣寧靜安詳。

在這充滿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害的世界裡,屈原說: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飲一杯茶酒水,看幾段春花月;聽一曲離別殤,笑幾聲痴狂顛;走一趟紅塵路,解幾層浮屠塔。

世間之人,若懂得善待,心存善念,便會超脫俗世功與名的苦海,收穫難以言喻的快樂。

《奧汀的祝福》中曾寫到:

生命中的缺口,如同我們背上的一把刀,喉頭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要謙卑,要懂得憐憫。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將百姓的生活寫入《橡媼嘆》中:

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於春,橡實誑飢腸。

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懷一顆憐憫之心,方能遇見美好,才有能力溫暖另一顆心。

生活是吝嗇的,因為它總讓我們失望。但若沒有滄桑,我們也不會真正懂得憐憫。

人生苦短,懷一顆憐憫之心看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苦難,都有所解。

李紳在《憫農》中寫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春種秋收,四海沒有空閑的土地,但是農夫們到最後還是被餓死。

就像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終年在山裡砍柴、燒炭,滿臉都是灰塵,到最後卻分文不落。

曹文軒說:

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

白居易在《晚桃花》中寫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憐憫的模樣光潔如初,滿山遍野都被關在牢籠,有一座斷橋對岸是迷霧,風吹船動流入未知之途。

有個故事,講的是風雪天,一隻小狗凍得全身發抖中,兩個人穿著厚厚的棉衣結伴路過,對小狗心生憐憫。

兩人決定安慰小狗,便走到它身邊說,振作點吧,振作點吧。

說完後,二人便走掉了,留下小狗在路邊繼續發抖。

路人看到,一針見血地指出: 憐憫,不是只在言語和舌頭上。

慢慢懂得,人不再只為自己而活,肩上是責任,心中是格局。

我知你冷暖,也懂你悲喜,我能做到最大的慷慨,便是心生憐憫。

心中常存憐憫之心,縱是世間世事紛擾,總有春暖花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天地 的精彩文章:

賞讀丨用一笑而過,詮釋人生
一個人生活的夠不夠豁達,就看這幾首詩!

TAG:詩詞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