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韻 荷香·蟬鳴

夏韻 荷香·蟬鳴

微信號:JinbuHUNG

『鴻鵠之志,不墜青雲』

編輯:進步文化| 轉載聯繫後台

出水蓮

 高山流水

純音樂 

00:00/03:38

《六月三日夜聞蟬》

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看過春日的繁花似錦,便期待蔥蘢綠意的夏。一晃神兒,微風中有了熱烈的氣息,樹枝慢條斯理地輕輕搖曳,濃陰如華蓋般成了行人的保護傘。日曆上的夏至、小暑依次撕下,新荷綻,蟬鳴起,一曲仲夏夜之歌悄然奏響了。

荷風送香氣

荷花總開在江南的景緻里,圓圓田田的荷葉鋪滿了河池湖泊,零星點綴的荷花,有的傲世屹立著,有的羞澀打著朵兒,為園林增添了一抹清幽,為湖泊渲染了幾分浪漫,為青石小路平添了一絲寧靜。

荷塘清澈明凈,荷香沁人心脾,荷花像亭亭少女,姿容雅緻,裊娜娉婷。行走在水鄉氤氳的中國畫里,斜風細雨不須歸。

中國人以荷花為「花中君子」,欣賞它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喜歡它如出浴美人般的綽約風姿。從五千年前的仰韶遺址里走到今天,中國人賞荷、詠荷、畫荷,尋得六根清凈,撩動情思。

荷花也開在文人的心裡,點墨成文,充滿詩情畫意,都成了膾炙人口的朗誦佳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們總在夏日的夜晚,想起少年時背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年少不識愁滋味,淺淺地喜歡他的辭采華美和詩意優雅,如今方懂得字裡行間隱含的悵惘與苦悶。

荷花頻頻出現在唐詩宋詞里,我們在西湖邊吟誦「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們在雨後的荷塘沉吟「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我們泛舟湖上去體會「行到鬧花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的場面。賞荷品評,與漫漫時空里的人們有了心靈的共鳴、思想對話,千古知音此心同。

清風半夜鳴

夏風吹皺一池漣漪,碧荷搖擺,暗香浮動,間有流螢飛舞,一陣蟬鳴悠悠蕩入,似遠似近,似有似無,盛夏晚景圖描繪在心裡,頓時清凈了許多。

有人說,蟬與禪諧音,與荷似乎有著分不開的聯繫。蓮心禪意,體悟一下,不覺間心境豁然開朗起來,了悟許多凡塵瑣事,不用輕搖蒲扇,心底自有乘涼處。

蟬音響起的日子,總會想起故鄉。少時盛夏的夜晚蟬鳴要高調許多,在朗朗月光下,在高大的楊樹林里,蟬不知疲憊地喊著「知了、知了」,逃脫不掉被小夥伴們捉住的命運。似乎知道這就是宿命,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成為故鄉孩子們記憶里的美食,點綴著快樂的童年時光。

清風半夜鳴蟬,兩千年前詞人的夏夜大約也是這般爽朗,不疾不徐,不焦不躁,看似平淡卻蘊含著醇厚的感情,令人悠然神往。

中國文人對於蟬也寄予了自己的情思,初唐詩人虞世南用「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表達自己「立身高潔」的志向,駱賓王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寫自己在獄中聽到蟬鳴而勾起深沉的客地鄉思。晚唐詩人李商隱借《蟬》抒發自己的一腔怨憤,懷才不遇,無人賞識。

蟬鳴荷香曲,一首酷夏的絕句,交織在生命中最熱烈的季節,寂寞高歌,暗香浮動,皆是他們生如夏花般壯美絢爛的姿態與明朗洒脫的風格,對盛夏的熱愛,對生命的讚頌,生生不息。

看完就完事兒啦?

原創不易,還請點個贊分享再走唄~

-END-

圖源網路侵刪致歉

編輯:進步文化 | 轉載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HUNG 的精彩文章:

晴日疏影入窗欞,夜雨寄詞畫屏香

TAG:鴻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