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宋名臣第一人,「先憂後樂」范文正公

大宋名臣第一人,「先憂後樂」范文正公

文|淺水魚(讀史專欄作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皆出自宋朝詩人范仲淹之手,不管是民生疾苦,還是邊塞風貌,他都寫出了獨具一格的風采。

除了詩詞,范仲淹更擅長於散文,著名的《岳陽樓記》融記敘、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動靜相生,思想境界崇高。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此一段道出了他一生做人、為官的行為準則。,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讓范仲淹擁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


01 苦讀及第,為民生治堰修堤

范仲淹生於官宦世家,先祖做過唐朝宰相,五代時,其祖父和父親在吳越為官,後來吳越被宋朝所滅,他的父親追隨吳越王歸降大宋,成為宋朝的官員。

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因病去世,貧困無依的母親只好帶著他改嫁。他的繼父叫朱文翰,范仲淹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因家境貧寒,范仲淹常常只能喝粥度日,仍然堅持發奮讀書。

直到成年,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傷感不已,毅然辭別母親,前往應天府(河南商丘)求學。數年寒窗苦讀,他博覽群書,鑽研儒家經典,頗有建樹。帶著滿腔兼濟天下的抱負,他以「朱說」之名進京趕考,金榜題名,由「寒儒」成為進士,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有了朝廷俸祿,范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並恢復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因自己出生貧寒,遂深知百姓疾苦,做官之後便時時處處為百姓著想。有一年,他做泰州西溪鹽倉監,負責監督淮鹽貯運及轉銷。西溪靠近大海,舊海堤因年久失修,多處潰決,由於海潮倒灌,良田經常被淹沒,人民苦難深重。

范仲淹知道以後,上書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身邊的人跟他說:「你是鹽官,修堤不關你的事,還是不要多管閑事吧。」他說:「百姓遭殃,我身為官員,怎能不管?」後來,張綸奏明朝廷,宋仁宗便調范仲淹為興化縣令,全面負責修堰工程。

范仲淹馬上召集民工幹起來。他每天到工地查看,還跟民工一起推車運土、夯地基。中途因為暴雨,剛修好的海堤毀於一旦,范仲淹沒有氣餒,重新組織民工繼續修建。這時,他母親病逝,他便辭官回家守喪。雖然人回家了,心還在海邊,經常寫信詢問海堤修築情況。後來,海堤造好了,再遇到潮起潮落,堤內田地都安然無恙,百姓終於可以安心種莊稼了。因為這道海堤由范仲淹提議並主持修建,當地人稱其為「范公堤」。


02 秉公直言,為家國心憂天下

范仲淹在家為母親守孝期間,還一心惦記著國家的事。他給朝廷上書,對國事提了很多建議,還說:「忠和孝是立國的根本,我現在有孝在身,可不敢忘了忠,不敢因為自己哀傷就忘了國家的憂患。」不久,宋仁宗就召他進京任職。

到了京城,范仲淹才知道朝廷大權都在劉太后手中,很多事皇帝都做不了主。這個劉太后何許人也,就是傳說中那個狸貓換太子的劉娥。

這個劉太后獨攬大權。那年冬至,仁宗準備率領百官為太后祝壽。范仲淹認為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就上疏仁宗說:「皇帝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於內宮行家人禮儀即可,若與百官朝拜太后,有損皇上威嚴。」勸諫言仁宗放棄朝拜事宜。奏報內廷,沒有獲得答覆。

范仲淹又上書太后,請求還政仁宗。

劉太后一聽就翻了臉,把范仲淹趕出了京城。

劉太后沒多久就死了,宋仁宗親政後,又把范仲淹調回京城,授予官職。范仲淹回京之後脾氣一點都沒改,看見不平事就一定要批評。

有一年,淮南出了旱災,加上蝗災,糧食絕了產,百姓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范仲淹得知後,馬上請宋仁宗派人查看災情,救濟災民。可奏章遞上去好些天也沒有迴音。

他生氣地質問皇帝:「皇宮裡如果半天沒有飯吃,皇上就著急了吧?可那麼多百姓沒飯吃,您怎麼就不著急呢?」

宋仁宗被說得面紅耳赤,就派范仲淹去賑災。

范仲淹到了災區馬上開倉放糧,還多處開設醫站,救治病人。救完了災,他竟然還帶回一把草,對宋仁宗說:「這就是百姓吃的東西,您給皇親國戚們看看,叫他們別再鋪張浪費了。」這麼說了他還不放心,還起草了書面文件,把朝廷的腐敗爛事列了十條,請皇帝發給大臣們看。這麼一來,不但得罪了大量權貴,皇帝臉上也掛不住了,宰相呂夷簡就攛掇著宋仁宗把范仲淹調出京城。

他先被貶到睦州(福建),後又挪到蘇州。到了地方上,因為他辦事得力,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所以,他的名聲很快傳遍各地,皇帝也知道了。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宋仁宗渴望賢才,又把范仲淹調回京城,在禮部任職。

呂夷簡擔心范仲淹對自己不利,就說服宋仁宗讓范仲淹去做開封知府。開封是京城,皇親國戚都住在那兒,麻煩事可多著呢。呂夷簡想:范仲淹整天忙著應付那些破爛事兒,就顧不上別的了,萬一再有點兒什麼閃失,就有理由罷免他了。

果然,很快就遇到麻煩了。范仲淹查出好些貪官,上朝的時候,他把大臣和皇親違法的案子說給皇帝聽,還讓皇帝不要縱容他們。宋仁宗丟了面子,呂夷簡趁機說范仲淹誣告大臣、離間君臣,於是,范仲淹又被貶出京城。過了好幾年,才調回來當龍圖閣學士。

他就這樣一次次進京,出京,再進京,再出京,但不管是升職還是降職,不管身在何處,他都一心為民,兢兢業業,正應了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03 戍邊西北,任賢能禦敵衛國

范仲淹做龍圖閣學士沒多久,就被派到西北戰場去跟西夏打仗了。這就奇怪了,他一個文官,怎麼就輪到上前線了呢?

西夏本來是党項人在陝北和寧夏一帶建立的政權,唐朝時朝廷賜其頭領姓李,並給予官職籠絡著,到了宋朝,每年給大量財物進行安撫。就這麼著,保了中原若干年的安寧。可是,到了宋仁宗統治時期,西夏由李元昊當了政,他也想當皇帝,不願屈於宋朝統治之下。於是,他就帶兵四處開打,並宣布立國,叫大夏,歷史上稱為西夏。

李元昊挺會打仗,沒幾下就奪取了宋朝大片土地,宋朝派出的軍隊打一回敗一回,損失慘重。到這時,宋仁宗才意識到這個西夏沒那麼好對付,趕忙從各地調兵遣將,並派龍圖閣大學士范仲淹和龐籍到前線主持軍務。

范仲淹到了延州前線,四處察看地形,了解軍務,尋找一直打敗仗的原因。他對將領們說:「眼下李元昊勢頭正盛,地形又熟,硬碰他,咱們肯定吃虧。我看應該先守住城池,加固防守,找機會打他個措手不及,才能有轉機。」

有個叫種世衡的西北官員,對這邊的地形和百姓都很熟悉,范仲淹把他召來,商量對策。種世衡說:「延州東北那一大片地界,壁壘太少,敵人很容易打過來。要是能在廢墟上修建城堡,派兵把守,那就不怕了。」范仲淹聽了表示贊同,就命種世衡負責這件事。

種世衡還提到,李元昊經常讓當地的羌人幫助打仗,羌人身強力壯,打仗不要命,很難對付。他自己跟羌人首領認識,如果能代表朝廷去說服他們,李元昊就少了幫手。范仲淹更是極力支持他。

種世衡果然辦好了這兩件事,解決了前線的後顧之憂。范仲淹一邊整頓防務,一邊物色能官良將。這時,一個叫狄青的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狄青本來是個農夫,不善言辭,當兵後更是很少說話,可是,只要上陣殺敵,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戴著銅面具,披散著頭髮,揮動武器,無人敢抵擋。雖然宋軍屢戰屢敗,但是狄青打了二十幾次小仗,雖多次受傷,卻從未敗過。

范仲淹很喜歡狄青那股威風勁兒,特地送了《左氏春秋》給他,對他說:「當將軍不懂古今大事就統帥不了全軍,打勝仗只是匹夫之勇。你今後要讀些書,懂些戰略,保管前途無量。」狄青後來果然本事越來越強,成為宋朝的一員大將。

經過范仲淹的一番整頓,有了種世衡、狄青這樣的人才,宋軍對付西夏有了底氣。而此時的李元昊已經不可一世,不僅跟宋朝打,還跟遼國打,跟吐蕃打,四處樹敵,宋軍對付西夏軍開始轉敗為勝。因為連連征戰,西夏國內生產停滯,又沒了宋朝供給的衣食財物,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李元昊面對內外交困,只好派人到汴京跟宋朝議和。

范仲淹是不主張議和的,他想趁勝追擊,滅了西夏,徹底安定,但朝中很多大臣都主張講和,宋仁宗也不想再打仗,就這樣,雙方還是坐在了談判桌上。

最後,西夏向宋朝稱臣,宋朝封李元昊為西夏國主,每年送西夏銀子五萬兩,絹十三萬匹,還有茶葉、銀器什麼的,雙方的貿易也恢復正常。宋朝就這樣用大量財物換回了和平,西夏這個「國中國」就這麼被承認了。

西北的安定,范仲淹功不可沒,宋仁宗提升他做了宰相。雖然官至宰相,范仲淹心裡仍不是滋味,眼前的大宋已經越來越弱,他一心想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又開始動腦筋實施改革。這就是「慶曆新政」。後來,因為改革觸及太多皇親國戚的利益,宋仁宗選擇了放棄,范仲淹又一次被放了外任,新政也不了了之。

一代名相,一心為公,居廟堂之高無愧於民,處江湖之遠無愧於君,因著他的存在,大宋的歷史上多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為何選擇李鴻章
《易經》64卦中的64個驚人智慧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