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想多了解我一點嗎?讀讀這8個成語典故吧

孫權:想多了解我一點嗎?讀讀這8個成語典故吧

原標題:孫權:想多了解我一點嗎?讀讀這8個成語典故吧



蘿蔔白菜,各有所好,聊起一個歷史人物有所非議很正常,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國。比如終年71歲的吳國大帝,孫權,字仲謀。

寫在前面,最近一系列關於成語典故的文章,都是順著《三國志》寫的,所以有的成語可能並不是出自《三國志》,且重複的成語前文寫過就不會再出現。為了防止誤人子弟,還請諸君知悉。

開門揖盜

建安五年(200年),長兄孫策過世,孫權痛哭不止,作為託孤大臣的張昭就在一邊勸「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周公定製的禮法伯禽也沒有順從,不是要違背父親的教導,而是因為形勢所迫。如今壞人當道,你要是只想著哀痛兄長,就像是打開門邀請賊寇,這可不算是仁德。」


群龍無首之際也確實容不得孫權任性,李術、孫輔先後反叛,宗親孫暠hào還惦記著奪權,年方19歲的孫權,能穩住軍心先平叛就挺不容易的了,更何況接下來他還招攬了眾多名士。「開門揖盜」是指招致禍患,引來壞人。

負薪救火


吳郡曾有個叫沈友的年輕人,年僅11歲時就被華歆看重,要邀請他上車聊天。沈友並不想跟他聊「如今仁義禮教崩壞,先生身負彌補教化的責任,要整治社會風氣,卻還這麼不重視威儀,這不是背著柴草去救火,想讓它愈演愈烈嗎?」


為此華歆給了沈友很高的評價,「自桓、靈二帝以來,沒有幼童能比得上他。」沈友被稱呼為「沈郎」不是沒有道理的,年輕有為的青年嘛,比如孫策「孫郎」、周瑜「周郎」、陸績「陸郎」。「負薪救火」是指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擴大了災害。

生子當如孫仲謀

以曹操當時的語境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在誇讚孫權。畢竟孫權剛剛在濡rú須口逼退了曹操,且這句話後邊還跟了一句「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那劉表不成器的兒子跟孫權比,顯然是孫權完勝。


因而,辛棄疾在寫《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要誇孫權的時候,也同樣用到了這句話,「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也給了孫策一句贊語「猘zhì兒難與爭鋒也」注意不是獅子。「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指晚輩有真才實學。

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的情節中有不少移花接木的地方,比如孫權的「草船借箭」就成全了諸葛亮。依然是濡須口之戰,孫權乘船出來觀察曹軍陣容,曹操是下令用弓弩逼退孫權。孫權也是機智,一邊船身接滿了箭就換另一邊,滿載而歸。

任賢使能

「任賢使能」是指任用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孫策在臨終前也說自己舉賢任能比不了孫權。而「任賢使能」是吳國使者趙咨說出來的,因為曹丕當著他面嘲諷孫權「吳王才學也不錯?」趙咨就開始誇孫權「吳王在江上有上萬艘戰艦,有百萬兵馬,還能博覽群書,能研讀經傳。」

尋章摘句


同樣是趙咨回應曹丕的內容「吳王閱讀各種經典書籍,能從中引用傑出人物的事迹,不像是尋常書生只能從書上摘取現成的文句。」趙咨也憑著他的口才獲得了敬重。

順便,趙咨、馮熙兩位使臣真的很喜歡用「帶甲百萬」這個詞,光是在《吳主傳》里就看到了3次。「尋章摘句」是指讀書只摘錄詞句,不做深入研究,引申為寫作缺乏創造性、

車載斗量

曹丕看趙咨口才這麼好,就想了解一下吳國到底有多少人才「吳國像大夫你這樣的有幾個人呢?」趙咨當然不能讓曹丕輕視吳國,就誇下海口「特別聰慧的有8、90人,像微臣這樣的,哪怕用車裝、用斗量,也數不過來的。」雖然沒人會信趙咨的話,但不妨礙別人欣賞他的才華。「車載斗量」是指數量很多。

應天順民

沒錯還是趙咨,講話真是有水平呀。孫權聽說趙咨在魏國出使期間表現出色,就升任他為騎都尉。趙咨也順勢提出了建議「我看北邊的魏國最後不會遵守盟約的,為了解決眼下的困難,正好秉承漢室400年的國運,更改年號,更換衣飾,來承順天命。」


說來也巧,吳國的是三國中擁有年號最多的國家,魏國存在46年共10個年號,季漢存在43年共5個年號,吳國存在59年共18個年號,孫權有6個,孫皓有8個,當然武則天的17個絕對前無古人...「應天順民」是指順應天命,合乎民心。


大皇帝這個謚號也是前無古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秉筆春秋呂書生 的精彩文章:

身為學者是怎樣一種體驗?這7個成語了解一下
讀完這6個成語,對諸葛亮最重要的3個繼任者你有多少了解?

TAG:秉筆春秋呂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