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古河,黑龍江源頭第一村
這世上有許多地方我們完全不知道,當然也從來沒有人會提過它的名字,只是有人加註神秘的描述,我便有了嚮往,然後這段行程結束後,往往這個沒有計划過的地方,居然是最值得記憶的一個。
洛古河村正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大興安嶺的七月風和日麗,氣候宜人。那天午後我們抵達漠河北極村,這個中國最北小村的旅遊商業化程度出乎我的意料。見我頗為失望,房東小妹極力遊說我們乘船去洛古河村――黑龍江源頭第一村,一個有近百年歷史古老的小村。
雖然路途遙遠,來回頗為折騰,但未知的地方對我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同伴們也習慣附和,於是沒多久,我們的身影就出現在黑龍江的江面上。
【女房東以及她們家的梅花鹿】
我們乘坐的快艇剛好四個座位,下午3點的太陽還是高高掛在頭頂上的天空,直射下來暖洋洋的愜意。江邊的風本來就不小,船主老趙一轟油門,更是在耳邊呼呼作響,連彼此間的對話也得撕開喉嚨。而每個人的頭髮被風吹得橫七豎八,面目猙獰,誇張可愛。
沿江兩岸的風光寧靜秀麗,江面寬敞,水流的速度看似平緩。青山和樹林層層疊疊蜿蜒著,如同一幅幅秀美的畫卷在眼前逐漸打開。老趙介紹說,黑龍江由南源中國境內額爾古納河與北源蒙古的石勒喀河匯合而成,而在我們行駛的黑龍江的源頭洛古河江段長有200多公里,別看江面平緩,真正水面下的水流湍急,而這個江段最深的有十幾米,最淺的也有一米。
行駛一個多小時,按老趙的說法才剛剛走了半程。遠遠地看到一處布滿鵝卵石的淺灘,上面點綴著數不清黃色的小花。我們集體要求中場休息,放鬆一下趨於僵硬的屁股。為了避免濕腳,老趙一個個把我們背了過去。但這時,一塊碩大的烏雲忽然佔據了原本湛藍的天空,沒兩分鐘,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而下,我們根本找不到擋雨的地方,只好一邊眼巴巴望著遙遠天邊深邃的藍色,一邊接受疾風驟雨的洗禮。還好,這雨才持續約莫一分鐘的光景,風兒就把烏雲驅散,陽光又透射出雲層,形成萬道絢麗的光芒。
【中途休息的鵝卵石淺灘】
又過一個小時,我們終於看到左岸的村莊,老趙說那就是洛古河村。岸邊還有座高聳的白色水泥結構的瞭望塔,可以清楚看到上面值班的士兵。而對岸是俄羅斯的領土,也有一座木製結構的瞭望塔豎立在林間,相比之下顯得簡陋卻浪漫。
【中俄風格迥異的哨所】
我們沒有靠岸,而是繼續向前行駛了大約二十分鐘。然後在一處特別寬闊的江面停下,老趙手指著前方說那就是黑龍江的源頭,兩河的交匯處,這時的陽光特別耀眼,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雖然看不透徹遠方兩河交匯的輪廓,卻也感到很是壯觀。我們興奮叫喊者在船頭留影,任風吹皺原本美麗光彩的臉。
回去順流,速度快了許多,才用十分鐘就到了洛古河村。
【黑龍江源頭】
洛古河村的房屋建築和北極村有點類似,清一色用大木頭打了槽扣起來的木刻楞建築,但都是原色,沒有額外的裝飾。
村子就著唯一的大路分散在兩邊,一邊臨江,一邊靠山。靠大路旁還有一些小店鋪,分別掛著「旅社」、「藥店」、「賣魚」等等的字樣,不過大多關著門,除了我們,沒有看到其他遊人進來。老趙說,一般遊人都是上午來的,除了周末,平時很少遊人會在這裡過夜。
老趙的小姨子住在這個村子,我們也跟隨著去她家。屋裡的擺設極為簡單,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台看似年代久遠的黑白電視機。後來我們又進入一家造訪,基本相同。男主人說,洛古河村一共有40戶人家,人口190餘人,村子每家每戶的經濟條件相當,以前經濟來源主要是捕魚,這些年江裡面的魚少了,一些年輕人漸漸走出去打工,經濟條件才有所好轉。其實,占著這麼一個特殊的位置,也許再過不久洛古河村變成第二個北極村也並不可知。
路旁的木柵欄一排排整齊排列著,陽光透過落下一排排整齊的光影,甚是好看。整個村子很少人走動,偶爾有幾隻小狗們在我們跟前跟後,怯生生和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一隻膽大的小白狗走到我們面前好奇打量著,立即成為我們的模特。
往右走進一條岔道,聽到有鋸木頭的聲音,尋聲走近是一家鋸木廠,幾個工人正埋頭工作著。我恍惚感覺這是中學課本中都德《最後一課》的場景,陽光暖暖,小弗朗士背著書包走過鋸木廠邊的草地……
【老趙和他的小姨子】
一匹灰白色的馬兒在不遠的草地上悠閑地吃草,面對鏡頭還會秀一秀漂亮的尾巴。跟著走回原先的大路,發現路邊已經聚集一些老人在聊天,我湊上去搭訕,他們會很熱情告訴我關於村子的歷史和現狀,然後問我許多問題,他們在這裡土生土長,對於外界,他們也一樣好奇。偶爾,也有年幼的孩子從身邊跑過,留下一串串歡樂的笑聲。
「村旅飯店」的女老闆熱情站在門口向我打招呼,走進去看條件甚是簡陋,兩個木桌,幾個木凳而已。女老闆端出一盤煎好的小魚給我嘗鮮,說是黑龍江里的小魚,味道果然鮮美。只是我們已經預訂了在北極村的晚餐,臨走時女老闆執意不肯收錢。
大路的盡頭左側是一所學校,白牆灰瓦平房,一共只有四間房間,其中三間是教室,一間是教師辦公室。這時候是暑期,整個學校空蕩蕩的,加上坎坷不平的土操場和簡易破舊的體育設施,顯得異常冷清。學校的生源想必都來自洛古河村,四年級後,這裡的學生要到幾十公里外的漠河鄉上學。
【洛古河小學】
學校旁的小路直接通向江邊,這時,村民已經陸續把牛羊趕回家。我們沿著江邊走走停停,用相機不斷記錄一個個美麗的瞬間。晚上7點多了,南方應該是早已暮色四合,而這兒,陽光依然強烈。
老趙早在江邊等候我們,見我們晃悠悠都沒有要走的意思,便說再不走天就黑了。
【傍晚的黑龍江上萬千柔和】
我知道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只是沒了陽光在江面上一定會哆嗦。因此儘管心中對這個村子有許多眷戀,也只能揮揮手漸行漸遠。
事實上直到晚上8點過夕陽才漸漸褪去絢爛的色彩,在江面雖然感到夜幕的嗖嗖冷意,但夕陽下所有景物都更加鮮活富有靈性,能夠讓我們暫時忽略了寒冷。
下一次造訪,我希望洛古河村還能給我一樣美好的記憶。
2008-07-20
【霞光映紅了江面】
老趙說,冬天的洛古河村如同童話中的潔白世界,江面上都結了冰,對岸老毛子(當地人對俄羅斯的稱呼)的木頭就可以通過冰面運過來。
黑龍江中的大鯉魚,因為珍稀,當然也因為好吃,現在價格越來越昂貴,1斤要賣上百元,而且越大越值錢,想吃還得提前一天預訂。
資訊補給:
交通:洛古河村離漠河縣城97公里,不通公共汽車,可以從縣城租一個小麵包,一天300元。路線可以先到北極村,第二天從北極村再順路去洛古河村。當然,也可以和我們一樣,選擇租船從北極村到洛古河村,不過費用要高些,我們租船共花了1000元。
住宿:漠河縣城有不少賓館及招待所,住宿比較方便,最好的賓館是漠河賓館;北極村的住宿也很方便,當年一般每人20-30元一天。洛古河村只有家庭旅館,條件簡陋,每個床位20元左右。
飲食:除了黑龍江中的魚,還有一種叫毛尖蘑的蘑菇,這種菇是在金礦的砂堆里長出來的,特別稀少。過去是給皇上進貢的,普通百姓很難吃到。還有農家的小笨雞,以及純綠色蔬菜都值得推薦。


TAG:三石頭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