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首個API BANK推出:塑造全新業務模式,簡化用戶消費場景

國內首個API BANK推出:塑造全新業務模式,簡化用戶消費場景

浦發銀行在北京召開盛大的發布會,將數字化銀行建設的浪潮推到了一個高潮。當天的活動上,浦發宣布推出業內首個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

據介紹,浦發銀行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將通過API架構驅動,將場景金融融入互聯網生態,圍繞客戶需求和體驗,形成即想即用的跨界服務,塑造全新銀行業務模式。 無界銀行API Bank的面世,意味著銀行業依據互聯網技術實施開放進程的步伐,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通過當天的媒體報道來看,API BANK的推出,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在筆者看來API BANK的推出,意味著像浦發這種領先的金融服務平台,正在大力的應用互聯網+帶來的歷史機遇,積極的跨界融合,聯動產業鏈上的諸多服務商和合作夥伴,為我們的用戶提供深入多維生活場景的產品和服務。這種聯動行業多方參與者的新型合作模式,也將隨著合作進程的推進,積累出來海量數據,也為後續的人工智慧精準服務推送以及風控模型的完善,帶來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API BANK開啟無界生態 創新產業發展價值

API這個辭彙對於金融行業來說或許陌生,但對於互聯網從業者來說卻極為熟悉,這幾年包括BAT、京東、蘇寧、滴滴、美團在內的一線科技巨頭,紛紛開放API介面,和廣大的第三方產品、服務對接,為我們的用戶提供更多維的價值。

對於浦發銀行來說,API BANK無界銀行雖然剛剛推出,但背後早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且秉承開放的心態和理念,應用API技術將生活服務、出行需求、財富管理、消費信貸、開戶、支付等服務快速對外輸出,賦能第三方合作夥伴降本增效,高效的連接用戶,提高運營效率。

用白話通俗的來講,API BANK可以理解為「把銀行從大街上的店面,開到了企業和機構的ERP系統中來」,當然既然是「無界銀行」它也可以植入企業的門戶系統,可以在合作夥伴的APP下載,甚至微信小程序都可以調用API BANK。簡單來說,任何需要金融服務的平台和產品,都可以接入API BANK,為用戶快捷的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相比互聯網行業的API,浦發銀行的API BANK打破了行業和終端乃至場景的限制,應用範圍和領域更廣。正如浦發銀行副行長潘衛東所言,通過API平台,銀行將突破傳統物理網點、手機APP的局限,開放產品和服務,嵌入到各個合作夥伴的平台上。銀行與生態圈夥伴,結合雙方的優勢資源,進行產品和服務快速創新,形成金融+教育、金融+醫療、金融+製造業、金融+社交……各種跨界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和個人各類金融需求。

同樣對於連接另一端的服務提供商來說,通過API BANK的鏈接作用,得以讓服務方、平台方、用戶三者形成有機的閉環,各方實現共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PI BANK正在構建的是一個開放的閉環,它一方面在完善其固有體系,一方面又不斷延伸「觸角」,深入我們工作、生活更多的領域和維度。

所以到了今天,浦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而是正在向一家數字生態銀行邁進,未來將打造一個各方合作共贏的數字生態平台。

用案例解讀:API BANK在場景下的應用

API BANK的推出,意味著浦發銀行不再滿足於自身發展帶來的價值升級,而是開放心態進行跨界融合,讓行業一道參與進來,共享浦發銀行無界生態構建進程中的產業發展新紅利。

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API BANK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接入了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那API BANK+給合作夥伴賦能價值的同時,又能夠給浦髮帶來什麼?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豐富了浦發銀行的「應用場景」。此前浦發銀行是金融服務行業的創新代表,現在某種程度正在跳出傳統金融的範疇,深入我們消費生活更多的領域。

那麼浦發銀行API BANK在哪些領域能夠和合作夥伴探索創新價值呢,雖然剛剛發布我們得到的信息不多,但假以時日我們可以暢想這樣一個場景:創業者王女士早晨醒來,對著連接浦發API BANK服務的智能音箱說「給我叫份早餐外賣」,在等待早餐的時候,王女士打開了手機上的視頻網站,因為此前辦理過視頻網站和浦發銀行聯名的信用卡,所以王女士免費的看到了會員獨享的精彩內容。吃早晨的同時,王女士想起來下周去北京出差,通過嵌入API BANK的應用預定了一張機票。步入公司開始辦公,王女士打開ERP管理軟體,API BANK協作她找到了各種所需的合作資源,下午時候一筆生意需要額外的資金支持,通過API BANK在線提交融資,很快的就辦理了下來。

API BANK如何保障安全?

有不少人擔心,開放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因為各種維度的數據洶湧而來,是否會存在安全隱患。

在浦發看來,打造數字生態銀行,安全是基礎、是底線,沒有安全就沒有生態。基於此浦發從三個層面構建安全體系。

第一個層面,構建了一個感知系統,對生態和環境安全進行感知,同時對應用系統數據等進行感知,把安全風險從源頭設立預警。

第二個層面,建立可信場景安全,也就是在基礎環節,浦發建立了一套安全的技術架構體系和安全技術體系。

第三個層面,建立可一個多層次的下線上融合的用戶認證體系(包括聲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等技術),既方便使用,同時又區別對待,確保生態當中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使用許可權。

就這樣,從感知層到平台層,再到業務層,浦發的API Bank無界開放完成了安全體系構建,不管在浦發自己平台還是第三方平台調用浦發產品,都給予用戶和消費者最大的安全保障。

很顯然,API BANK理論上來說可以連接我們生活到工作的每個場景,完成數字化生存構建。而支撐這些場景落地背後除了浦發開放的心態和理念之外,就是浦髮長期進行的以「浦發大腦」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服務應用,有了模式+技術的雙向創新,API BANK才能真正從理念到服務落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stSDK 的精彩文章:

阿里雲聯合西門子推出價值200億歐元系統MindSphere,橫掃物聯界!
HTC Vive發布空間音頻SDK,進一步提升沉浸式體驗

TAG:BestS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