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庭筠《菩薩蠻》

溫庭筠《菩薩蠻》

朋友,你好,今天這一講,我們終於等來了文人詞的第一位大家,他就是晚唐詩人溫庭筠,雖然我們之前已經講到過唐朝的幾位著名詞人,像張志和、白居易、劉禹錫他們的生活年代,都早於溫庭筠,但這幾位詞人的主要文學成就畢竟不在詞,而在於詩,詞作的數量也不多,可是溫庭筠確是唐朝第一位大量填詞的文人,而且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人詞集《花間集》將他列在首位,他的創作風格既反映了花間詞人的主流風格,甚至還奠定了整個文人詞創作歷史的主流,也就是以香艷軟媚為詞體本色,所以溫庭筠被譽為是花間鼻祖,這就相當於文人詞的祖師爺了。我用四句話來簡單概括溫庭筠這位詞人的特點。

1.相貌丑,

2.性格傲,

3.才情高

4.是填詞艷

在具體分析這四大特點之前,我們還是先隆重推出溫庭筠詞最經典的代表作《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據說溫庭筠一共寫了20首《菩薩蠻》,流傳到現在比較可靠的還有十四首,而這首小山重疊金明滅,被置於花間集的第一首,可以說是花間集的開卷之作。一向被視為是最能夠代表溫庭筠詞作特色,而且影響力也最大的一首。

我們不妨就通過這首詞的解讀,先來說明溫庭筠的第四個特點:填詞艷。詞的起句「小山重疊金明滅,」看上去明白易懂,沒有生僻字,也沒有深奧晦澀的典故,但就是這淺顯易懂的七個字,偏偏在學術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釋。比如說「小山「這個詞就至少有四種解釋。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枕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山枕。第二種說法是形容女性頭上隆起的髮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指美人發間重重疊疊的金色的那種小梳子,在日光照射下閃爍不定。第三種說法是指女子的眉毛,因為唐五代的時候眉飾繁多,小山眉,就是眉飾之一。重疊就是皺眉的樣子,金明指的是眉間裝飾的鵝黃。因為唐代婦女愛在額頭中間塗以黃色作為點綴,因為黃顏色厚積而堅,壯如小山,所以叫額山。「小山重疊金明滅,」就是說女子醒來的時候,雙眉微蹙,鵝黃已經褪色變淡了。第四種說法指的是屏風,或者說屏風曲折綿延,就像小山的形狀,或者說屏風的上面,會有小山的形狀。詞學家李冰若就解釋說:」小山,當即屏山,猶言屏山之金碧晃靈也。」在這裡我比較贊同的是,小山應該是指屏風。因為從整首詞的脈絡來講,如果小山指的是眉毛的話,那就跟後面的畫蛾眉一句有重複之嫌了。如果小山指的是髮髻,那又與後面這一句,「鬢雲欲度香腮雪」的「鬢雲」也重複了。詞,尤其是小令,特別忌諱語義的重複。所以我覺得將小山解釋為屏風這種室內的裝飾物似乎更符合情理。而且古代的屏風不僅僅是可以放在地上的,也有小屏風,可以放在床榻上,作為私密空間的隔離。

「小山重疊金明滅」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就應該是。早上太陽已經高高升起了,透過窗戶,閃閃爍爍地映在屏風上,和屏風的金碧輝煌交相輝映,這是我們在這首小詞當中看到的第一個畫面,而這幅畫面已經渲染出一幅鮮艷明麗的室內場景,緊接著鏡頭繞過屏風,移到了屏風後的床上,床上的人居然還在睡覺,太陽都曬進屋了,她居然賴在床上沒起來,於是鏡頭就停留在這位女主人公身上,並且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特寫「鬢雲欲度香腮雪」。她的鬢髮像烏雲一樣散落下來,堆積在枕頭上,襯托出她的臉頰,像雪一樣白皙柔嫩,這一句的色彩同樣很鮮明,烏黑的頭髮,白雪一般的臉龐,色彩的對比暗示了這位女子驚人的美貌和逼人的青春。

這句詞里還有一個關鍵詞「香」。金碧輝煌的室內環境,黑色頭髮,白色肌膚都是訴諸視覺的,是給人以畫面的感受。但一個「香」字卻是訴諸嗅覺的一種感受。這就是文字能夠帶給我們的聯想了。原來畫面中這位女子不但有驚人的美貌,而且還透出一股淡淡的香味,這就帶著點兒性感的味道了。慵懶的女子在賴了半天床之後,終於還是起來了。

古代女子起床之後最重要的功課是什麼呢?當然是梳洗化妝。「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峨眉,是形容細長彎曲的眉毛,宛如蠶蛾的觸鬚一般,像詩經衛風碩人裡面說的:「螓qin首蛾眉」。這就是形容女子的美貌了,有寬闊的額頭和細長彎彎的眉形,可是因為有一個「懶」字,一個「遲」字就能讓我們想像得到女子這一系列的動作是很慵懶,很緩慢的進行的。所以,這兩句詞雖然描寫的是美女化妝的動作,但還是呈現出了一種靜態美。

當然了,儘管美女化妝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菩薩蠻》這個詞調總共只允許寫八句44個字,所有溫庭筠不可能將美女化妝的全部細節一一描述一番。所以,他只用了畫娥眉這一個動作,就代表了化妝的全過程,然後就直接跳到了化妝以後的最後一道程序了。那最後一道程序是什麼呢?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原來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化好妝以後的檢查,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美女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頭髮盤的怎麼樣?戴的頭飾是不是很得體?後腦勺或者是兩鬢上帶的花看不到怎麼辦?不要緊,我們都有這個物理常識,前面放一面鏡子在拿一面鏡子側面照著後腦勺,就能夠通過光的折射,看到自己的側面和後腦勺了。女孩子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男孩子如果沒有經驗的話,那也可以回去試試看。這位美女呀,也是用前後兩面鏡子來檢查自己頭上戴的花和釵飾。這一檢查,女子對自己的容貌裝扮是不是很滿意呢?很滿意,從哪裡看出來很滿意「花面交相映」這一句就說明她很滿意。李清照也寫過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詞是這樣寫的:

「賣花擔上,

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

買了一支新鮮的花,把鮮花能斜斜的插在雲鬢上,還故意在丈夫面前晃來晃去,一定要丈夫說,到底是妻子漂亮還是紅兒更漂亮呢?

這首《菩薩蠻》當中的「花面交相映「顯然也是在說女子的容貌和青春,就像花兒一樣新鮮和美麗,這就是所謂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啊。檢查完頭上的裝飾就該檢查身上的衣飾了。

「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帖「就是」盤袖「的意思,」襦「是膝蓋以上的短祅。」金鷓鴣「應該是指金線綉成的鷓鴣鳥。所以這兩句應該是說女子穿上了新做好的衣裳,金鷓鴣就是指羅襦上繡的圖案了。

唐五代詞往往會用成雙成對的「鷓鴣「意向來表達和鴛鴦同類的意思,所以這裡的雙雙金鷓鴣,還隱隱的包含了這位美女對於愛情的嚮往,她嘴裡當然不說了,但從她的動作呀,服飾啊,以及花面交相映,暗含了對自己美貌的自信,都可以隱約猜到,她這個時候的心理狀態是什麼。

現代詞學家俞平伯先生就一針見血的說到「雙雙金鷓鴣此乃暗點艷情」。我們再看看這件衣服上用金線刺繡的圖案,可以想像,這當然不是像林黛玉、薛寶釵她們喜歡穿的那種素淡的衣服,而是鮮艷華麗的衣裙。

這首《菩薩蠻》從第一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到最後一句「雙雙金鷓鴣」。一闋短短的小令,居然出現了兩個金字,並且還首尾呼應,從金碧輝煌的室內裝飾,一直寫到了金光閃閃的衣飾打扮,所以,這首詞所反映出來的畫面,如果用視覺感受來表達的話,那麼我想用這麼一句話來概括。從女主人公所住的地方來看,那是富麗華艷,金碧輝煌,而女子本人的容貌和服飾則是濃妝艷抹,國色天香。所以16個字來概括整首詞的畫面感:「富麗華艷,金碧輝煌,濃妝艷抹,國色天香。」

蘇軾曾經評價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不過王維的繪畫和詩歌不是嚮往熱烈華麗的生活,而是追求幽深清遠的山林生活的態度。所以王維的畫最大特點是氣韻高清,舍色用墨。他的山水田園詩也好比是一幅一幅清幽淡遠的水墨山水畫,以山水為中心,以寫意為基本手法,帶給人一種寧靜、清空、沖淡閑遠的感覺。而在唐宋詞壇上,溫庭筠的詞也堪稱詞中有畫,只不過呢,他的詞給人的感覺就彷彿是一幅一幅濃墨重彩的工筆仕女圖,色彩鮮艷,細節精巧,人物神態栩栩如生,這首《菩薩蠻》就是這一類工筆仕女圖的典範了。

清代詞學家周記,在對比了溫庭筠、韋莊和李煜這三位晚唐五代詞的時候,曾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像西施這樣的絕代佳人,化濃妝很美,化淡妝也好看,淡妝濃抹總相宜嘛,就算是粗布衣服,蓬頭散發,也掩蓋不了她那種天生麗質的漂亮。那韋莊的詞是淡掃蛾眉的美女。李煜的詞是粗布衣服,蓬頭散發的美女。溫庭筠的詞就是濃妝艷抹的大美女。

那既然溫庭筠筆下的美女有這樣的特點,那我姑且把它們通稱為「筠女郎」吧,那像周記這樣的評價可不是個別現象,這幾乎是詞學界對問題一名公認的評價。再比如說清末明初的李冰若就認為溫庭筠的詞是但覺縷金錯彩,眩人眼目。另外一位詞學家陳訓說,溫庭筠是嚴庄為其國色,所以唯美。本來就天生麗質,國色再加上精緻的濃妝,那簡直就是絕色了。當代的學者鄧喬彬先生更是指出,溫庭筠這種以仕女圖的韻味來寫詞是淵源有自。因為從盛唐以來肖像人物畫越來越多,有很多畫家專門以濃妝艷抹,穿金戴玉的貴族婦女為主題,繪製仕女圖。溫庭筠是晚唐人,能見到的仕女畫必然很多,從仕女畫當中得到啟發,然後將這種畫的特點用於女性專門題材的曲子詞創作,就創造出了新的特點。所以溫庭筠筆下的「筠女郎」就呈現出這種「花面交相映,雙雙金鷓鴣」的濃艷之美了。

講完了溫庭筠填詞艷的特點,現在該來說說他的相貌丑了。溫庭筠筆下的「筠女郞」越是濃妝艷抹,國色天香,可是越發反襯出溫庭筠這位詞人的丑了。溫庭筠到底有多醜呢?當然了,我沒有溫庭筠那樣的才華可以像畫工筆仕女一樣,將他的容貌細細的描繪出來,那我只好引用前人對他的稱呼,來證明它的丑了。溫庭筠有個外號叫溫鍾馗,鍾馗是傳說當中能捉鬼的神,自己長的也和鬼一樣丑。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在講賀鑄的時候也說過賀鑄很醜,有賀鬼頭的外號。唐代的溫鍾馗,宋代的賀鬼頭,這兩大丑男,卻偏偏是兩大才華橫溢的填詞高手。

那麼接下來我再談談溫庭筠的才情有多高吧,溫庭筠從青年時代開始,就以才思敏捷,才情綺麗著稱,詞章律賦名噪一時,他和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並稱溫李。駢文和李商隱、段成士齊名,因為這三位文人都是排行第16,所以一時稱為三16。詩風都很華艷,體現了晚唐詩的基本特色,溫庭筠也是一個特別奇葩的人,他多次考進士,都被淘汰了,可偏偏他還就願意在考場上幫各地的考生當槍手,一天可以幫好幾個人,那為啥別人憋一天還憋不出個文章來,溫庭筠卻可以一天幫好幾個人寫呢?因為他才情高啊,他還有一個外號叫溫八叉,每次考試押官韻作賦,叉八次手一篇律賦就洋洋洒洒的寫成了。所以別人就叫他溫八叉。其實啊。唐代考試當中的律賦要求是很嚴格的,每篇限八韻而成,要在音律諧諧,對偶精準為工。可是這對溫庭筠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那麼你可能要問了,既然溫庭筠才情這麼高,他幫忙當槍手的考生都考上了,他自己為啥就考不上呢?我想這就要怪他的第四個特點,性格傲了。

溫庭筠,性格放蕩不羈,非常的驕傲,還特別喜歡諷刺權貴,所以執政者就比較討厭他,你看他考試的時候給別人當槍手,這簡直就是擾亂考場秩序嗎?所以主考官也不喜歡他,沒當場取消他的考試資格,已經算是對他客氣的了,我在說一個和他有關的小故事。溫庭筠不是寫了20首菩薩蠻嗎?那他為什麼要一口氣寫這麼多呢?據說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唐宣宗特別愛唱《菩薩蠻》,因為溫庭筠詞名卓著,所以宰相令狐陶的就找到溫庭筠,偷偷的告訴他,讓他寫了一組《菩薩蠻》詞進獻給唐玄宗,那令狐陶還再三的囑咐問題,千萬千萬不要把這事兒給泄露出去,當然了才高八斗,又不拘小節的溫庭筠,還是把這事兒給炫耀出去了,令狐陶很不高興從此就很討厭溫庭筠。令狐陶在當時的權勢很大,拍馬屁的人也很多,因為靈狐這個姓比較少見,甚至有一些本來姓胡的人,為了攀上令狐陶這個當朝顯貴,不惜將自己的姓改成令狐。偏偏這個溫庭筠不買他的帳,還公然寫詩嘲笑那些奉承拍馬的人。「 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悉帶令」。可這樣一來,你說那些位高權重的人還會喜歡他嗎?也難怪呀,溫庭筠一生沉淪,考場失意,就只能去詞壇收穫它的巨大成功了。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我們下一期不見不散。

歡迎關注聽讀寫誦詩書音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讀寫誦詩書音畫 的精彩文章: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TAG:聽讀寫誦詩書音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