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朝廷極度失望,40歲的王維寫出這首唐詩,開始半官半隱的生活

對朝廷極度失望,40歲的王維寫出這首唐詩,開始半官半隱的生活

我們讀王維的唐詩,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詩中有畫」的精彩。諸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每一句古詩都是一幅流動的畫卷,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隱藏在字裡行間中的景色之美。

早年的王維也充滿了報國的志向,也曾經渴望建功立業,這是那個時代所有士大夫共同的願望。王維之所以後來隱居山林,潛心修佛,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對當時的朝政極為不滿。尤其是在他的好友曾擔任過宰相的張九齡被排擠不得不被貶很遠地方之後,王維決意要歸隱山林。

這一切,在他的這首酬和張九齡的精彩唐詩中得到明顯展現: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這首唐詩的題目就是《酬張少府》,張少府就是指的張九齡。在詩歌當中的前四句,作者看似達觀,其實表達出了對於朝政的不滿。尤其是「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看上去是寫自己能力不足,其實則是在因為不受朝廷重用而發牢騷。

開篇作者就寫自己的心態。「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當時的王維只有40歲,卻已經寫出「晚年」的心境,態度不可謂不消極。「唯好靜」其實包含了多層的意思,一方面寫王維確實「好靜」,這是性格使然,也為他隱居山林埋下了伏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朝政被李林甫等人把持,王維不得不「好靜」。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這兩句當然就是王維的牢騷了。看上去是坐著在說自己能力不夠,再加上曾經信賴的宰相張九齡被罷相,作者感受到理想的破滅,只能選擇去「返舊林」,過上隱居的生活。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這是作者所刻畫的山林生活的美好,離開這黑暗的社會現實,作者能夠在山林之中找到自我。對著山林清風可以釋放自己,在山間明月的照耀下,可以從容彈琴修身養性。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詩歌的最後兩句呼應了題目,回歸到酬和的主題當中來。王維說,你不必問我這世間的真理究竟在何處,我馬上就要隱居山林了,你不妨我和我一起來吧!

中國古代士大夫向來如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居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仕途順利的時候渴望能夠更進一步,建功立業忠君報國;仕途不順的時候就渴望能夠回歸山林,修身養性。王維也是如此。

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王維的詩歌內容除了抒發自我經歷的感慨,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描繪之外,極少有內容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這一點他和李白杜甫,有著不小的差距,同時這也體現出了佛教對王維思想的影響。

寫完這首唐詩以後,王維開始了半官半隱的生活。雖然此後他的職位依然得到提拔,但是詩人的內心,更多的在於山林之間而並非朝堂之上。雖然王維的詩歌在思想內容上稍顯單薄,但是他詩中有畫的詩歌創作藝術非常高超,而且其在詩歌中所表達出來的人生哲理,對於今日的我們依然有不小的啟發。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