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鴻門宴上,劉邦和其他4人都借故逃跑了,為何張良沒有逃跑

鴻門宴上,劉邦和其他4人都借故逃跑了,為何張良沒有逃跑

原標題:鴻門宴上,劉邦和其他4人都借故逃跑了,為何張良沒有逃跑


說到鴻門宴,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教科書上也講過。在看了鴻門宴的細節後,很多人都對劉邦產生了敬佩之心,因為他有勇氣只帶了5個人就去項羽那邊赴宴,而且憑藉著團隊的機智和聰明,贏得了項羽的信任,從而藉機逃脫。


但是鴻門宴上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邦去的時候,是帶了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和張良,一行共是6人,但是在逃走的時候,只有四個人跟在他身邊,唯獨把張良留了下來。為什麼張良不跟著跑,難道張良就不怕項羽一氣之下把他殺掉?這樣劉邦也失去了一大助力呀。小編認為這三個原因至關重要:


第一、劉邦以自己醉酒為借口先行離開,在古代這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情,所以必須有一個人留下來進行賠罪。而劉邦身邊除了張良,其他人又全是武將,武將的缺點就是不會能言善辯,況且張良是一個謀士,此時留下來是最合適的。



第二、張良曾是項伯的救命恩人,為了報答其救命之恩,在生死關頭,項伯肯定要站出來,放張良一名。

第三、就是張良的身份問題,張良是韓國宰相的後裔,曾經截殺過秦始皇,群雄起義時張良被封為韓相,也算是一方諸侯。且當時只是歸附於劉邦,但並不是劉邦漢營裡面的官員。換句話說,項羽可以指責劉邦,但是遷怒於張良是說不通的。所以並不是因為張良不怕死,而是他知道自己不會死。



從鴻門宴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每一步都是步步驚心,但是每一步安排得非常妥當,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思維是非常縝密的。不知道各位認為小編這樣分析,是否有道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讀 的精彩文章:

項羽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到底對不對?其實我們都忽視了背後的因素
古代女囚被發配邊疆充軍,必須要做這四件事,最後一件羞紅臉

TAG:歷史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