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舅貪污9萬白銀,皇帝大修2次,誕生清朝最大陵寢工程貪污案

此國舅貪污9萬白銀,皇帝大修2次,誕生清朝最大陵寢工程貪污案

原標題:此國舅貪污9萬白銀,皇帝大修2次,誕生清朝最大陵寢工程貪污案


一直以來,皇帝的陵寢都是由自己生前選好,或者是由自己的後輩為其挑選,但是嘉慶帝的陵寢卻是由他的父親乾隆帝挑選的。


據說,昌陵原是乾隆為自己選定的萬年吉地,後乾隆有旨諭:「後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意思是父子兩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區建陵。所以乾隆又在東陵另選了陵址,與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賜給了兒子嘉慶,讓其與祖父雍正為伴。也就是說,康熙帝和乾隆帝葬在東陵,而雍正帝與嘉慶帝葬在西陵。



而昌陵在建成後不久引發了一系列的風波。當時,嘉慶帝處理了起清朝以來最大的陵寢工程貪污案。在這件大案中有兩個官員被斬,眾多官員被革職、流放,而首犯嘉慶帝的大舅子盛住被發配到烏魯木齊。


據史載,盛住是個品行不端的人,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成,在承修皇陵期間屢生事端,惹怒了嘉慶帝,被發配烏魯木齊後,於嘉慶十年死去。但是,盛住命好,這樁陵寢貪污案直到嘉慶十三年六月,也就是盛住死後三年,才被人揭發出來。盛住共扣留了9萬多銀兩,這讓嘉慶帝大為震驚,但因盛住已死,無法追究其責,只得對其他有關人員進行了嚴懲本來,嘉慶帝發現有人貪污、剋扣修建陵寢的銀兩已經非常生氣了,但是接下來的一份奏摺更是讓他怒上加怒。



這封奏摺向嘉慶稟明了昌陵的現狀:宮門、明樓等處出現了雨水滲漏的情況,殿內有油漆和小碎木脫落等。嘉慶帝派人前去察看,發現陵寢多處處損壞,許多建築都需要修理。


昌陵竣工不久就發生了如此嚴重的滲漏,這在清朝陵寢史上是少見的。雖然嘉慶帝對此非常震驚,但不得不命人趕緊修理。這次大修分了兩次進行,共花費銀兩35000多兩。此外,這次昌陵重修,派出的勘估大臣職位之高、人數之多是極為罕見的。


與嘉慶帝同葬昌陵的是孝淑皇后,另一位孝和皇后則辟址另建陵墓。這兩位皇后雖然埋葬的地方不一樣,但是她們的人葬史卻同樣的曲折。


孝淑皇后於嘉慶二年去世。按照慣例,在皇帝健在的情況下,應該先把皇后安放在皇陵地宮,陵寢不能封門,直到皇帝去世入葬後才能封陵。就在皇陵建好,大家準備將皇后安葬的時候,寫奏摺的人糊塗無才,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皇后入葬前,會有專人按照固定的撰寫詞句寫一份奏事議折。這次負責的人由於粗心大意,竟然把「掩閉石門、大葬禮成」這八個字加進去了。嘉慶帝一看就怒了:「石門怎麼可以掩閉?閉上還能開嗎?這是先皇當年賜給朕的吉地,又不是賜給皇后的。你們把門關上了,將來打算讓朕再另找吉地嗎?說什麼「大葬禮成」,朕死了嗎?就大葬禮成」了?」


奏摺雖然被修改了過來,嘉慶帝也處罰了犯錯的官員,但還是不難看出嘉慶朝中無良才的弊端。


第二位入葬比較曲折的皇后是孝和皇后。孝和皇后是道光皇帝的母親,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太后。按照慣例,皇后陵應該在其成為皇太后不久後就修建,但是不知何故,在道光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時間裡,他都沒有營建皇后陵。直到孝和皇后死後一個月,道光皇帝才派人到西陵為她選陵址,定陵名為昌西陵。奇怪的是,就在道光為孝和皇后選好陵址的兩天後,道光皇帝也駕鶴西去了。



昌西陵原先定址於昌陵以西、昌陵妃園寢以南。但是,負責陵工的官員發現那裡的土皮下竟然有沙石和泉水。不得已的情況下,咸豐皇帝將陵址定在了昌陵妃園寢以西的望仙山上。昌陵在清朝皇帝陵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價值,是中國皇陵的最後絕唱。

知歷史工作室歡迎您來稿,來稿需是原創首發


謝謝參與支持,讚賞是動力,轉發是鼓勵,原創不容易,請多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天下奇才
此牛人是曹操的「千里駒」,孫權設一陷阱讓他鑽,他上當後太悲催

TAG:新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