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0天「超長待機」的伏天,悶熱天食欲不振該怎麼吃?

40天「超長待機」的伏天,悶熱天食欲不振該怎麼吃?

今日入伏,記者發現去各醫院貼「三伏貼」的市民多了起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對於冬季易患病的人來說,本身陽氣虛弱,發展到冬天則會出現陰寒內盛,從而產生疾病。如果在陰氣伏藏時就採取抑陰扶陽的方式,把冬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是中醫「治未病」、「 未病先防」的預防醫學觀點。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論,開展「伏九貼」敷貼項目,分為三伏貼和三九貼。即在三伏天和三九天,這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特定時節,於人體特定的穴位處貼敷特製的藥丸,使藥力直達病所,以調整陰陽,扶正祛邪,提高人體免疫力。

「今年夏季雨水多,尤其適合敷貼。」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陳敏博士告訴記者,寒濕困重,待到秋冬季節冬病更易犯人體。

中醫科採用的三伏貼選取辛溫且易透皮的數味純中草藥製成藥丸,於人體特定的穴位處貼敷,使藥力直達病所,刺激經絡,以調整陰陽,扶正祛邪,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達到治病強身的雙重作用。

中醫科的貼敷適用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風濕或類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四肢寒冷、畏冷、容易感冒等各種慢性疾病患者或體虛人群。

中醫科醫生提醒,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糖尿病患者等不適合貼三伏貼。

相關提醒:每一次貼敷時間為2-6小時,貼敷期間自覺局部有熱感、微癢感,或皮膚輕度發紅為正常現象,但要避免貼敷處沾水。貼敷期間禁食生冷、辛辣刺激、肥甘厚膩以及海鮮、牛羊肉等食物。

溫馨小貼士:

今年的三伏加起來長達40天,而暑熱難耐常會導致食欲不振。悶熱天怎麼吃?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余婉婷對記者表示,高溫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此時,可以選擇性地定量補充一些維生素,最好是食物補充。如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冬瓜、蘿蔔、絲瓜、苦瓜、黃瓜、番茄、瓢兒白、空心菜、茄子、豇豆;蘋果、李子、葡萄柚、獼猴桃、藍莓等。同時,夏天出汗多,體內丟失的鹽分會比較多。所以可適當增加鹽分的攝入,以補充體內所失鹽分,達到身體所需平衡。此外,出汗多也會導致體內的鉀離子喪失過多,使人體倦怠無力、食欲不振。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因此可以適量食用草莓、杏子、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很豐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鉀,夏天的時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最佳飲品:白開水

一般而言,人體每天需要補充2000ml左右的水分。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水分,建議每日人體的水分攝入不能低於1200ml或超過3000ml,但痛風、腎結石等疾病患者應當區別對待。建議現燒開再晾涼的白開水,不適宜飲用反覆燒開的「千沸水」。運動過後的,可以適量攝入一些運動飲料。

綠豆百合粥:百合掰成瓣,洗凈;綠豆、薏苡仁先加水煮至半熟,再加入百合,改用文火煮,至所有食材熟爛,加白糖或冰糖適量調味即可。

薏仁冬瓜湯: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小塊;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薏苡仁,文火燉1小時;加入冬瓜片、生薑片、鹽,再燉半小時即可。

文/本報記者楊淑夢

通訊員李詩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進入夏季後,家長給孩子穿衣服要注意「三暖二涼」
家是什麼?家就是和衷共濟、勠力同心!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