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對話Arm中國吳雄昂:IP巨頭如何擁抱中國和新技術時代

對話Arm中國吳雄昂:IP巨頭如何擁抱中國和新技術時代

對話Arm中國吳雄昂:IP巨頭如何擁抱中國和新技術時代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 原創

過去幾年裡,半導體產業風雲變幻,除了大小企業之間的併購不斷之外,作為新挑戰者的中國企業也在全球市場上掀起了一陣「中國風」。回顧過往的歷程,其中以軟銀斥巨資收購英國晶元公司Arm和西門子買下Mentor Graphics在各自領域內極具代表性。尤其是軟銀收購Arm的交易,更是引起了全球業者的轟動。

作為Arm的緊密合作夥伴,晶元設計不可或缺的EDA供應商,Mentor,a Siemens Business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Danny彭啟煌日前與安謀科技(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進行了一場深入交談。話題涉及了Arm全球以及中國業務的方方面面:

對話Arm中國吳雄昂:IP巨頭如何擁抱中國和新技術時代

D:Mentor,a Siemens Business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 Danny 彭啟煌

A:安謀科技(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

對話Arm中國吳雄昂:IP巨頭如何擁抱中國和新技術時代

D: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未來三到五年,您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和期望?

A:過去幾年,中國從過去的長尾市場慢慢變成一個主流、領先的市場。除了傳統的消費電子、手機等產品在中國已經取得了重大進步以外,我們還看到今後三、五年中國必將興起的幾個新領域,例如,近年來,中國的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等領域快速發展,其對生產力提高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市場也隨之增大;同時,IoT、區塊鏈等新興的應用也在引領下一波的科技革新。這些將會是未來中國成長較快的市場,也會產生新的玩家和標準。但我們應該看到,中國過去在這些領域關注比較少,尤其是在相關的半導體領域,仍需迎頭趕上。我們產業鏈的所有合作夥伴也都必須要想辦法更好地服務這些市場。

作為一個生態跟標準的領導者,Arm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更好地將中國產業、市場融合到全球的技術平台上來。過去這麼多年,不管是早年的通信、PC革命,還是後來的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革命,整個產業都在往開放創新的方向發展。隨著創新速度的加快,只有在全球化的基礎上做到開放創新,才能真正讓整個產業得到飛速發展。這是我們的態度。

D:您之前提到PC革命,但如今智能手機市場趨向飽和,面對剛才您提到幾個新興市場:汽車電子、IoT、AI、區塊鏈,Cloud Server等,您認為未來,是會有一兩個領域會成為最主要的驅動力,還是說更可能會百花齊放?

A:從技術的維度上,IoT、AI、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出現的根本驅動點是整個環境在進一步數字化、智能化和互聯化。

如果要舉一個具體行業為例,我認為可能是交通運輸(Transportation),不僅僅是自動駕駛,而是整個的出行、物流、交通這個大的範疇。在我個人看來,如果說當年智能手機帶動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的消費行為帶來了巨大變革,那麼交通同樣會帶來非常大規模的變革。

一個技術或者行業能否形成變革,要看三個方面:第一,是否每個人都用得起;第二,是否能改變消費者的行為;第三,對生產效率是否有巨大的提升。只有滿足這三點,才能真正成為所謂的「技術革命」。

之所以提出交通運輸,主要因為:第一,汽車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了,中國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第二,現在不光是出現了自動駕駛、新能源這些新技術,同時還有共享單車、網約車新的應用出現,消費者的出行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三,因為電商的驅動,物流運輸的基礎設施方面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公司,以及物流機器人、自動檢索、無人機等新配送方式。

所以說交通的整體變化不光涉及到普通消費者,還牽涉到整個人類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所以我們認為這一塊會像移動互聯網一樣帶來巨大的變化。這對於Arm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從底層來說,自動駕駛、共享單車、物流機器人等硬體的出現,會引起對應的出行服務發生改變。從前不太注重軟體的汽車廠商,現在因為有大量複雜的、多系統的軟體集成在裡面,也開始關注這方面。這種混搭會帶來很多發展的可能,孕育出很多新公司。對Arm來講,這裡面有很多技術機會,可以推動更多的晶元出現。

從上層來講,很多企業也非常看好出行的整個商業模式的變化。我們的中國團隊也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更多作為,幫助產業更快的發展。

D:確實如您所說,中國市場從原本的追隨者變成現在很多領域裡面的領先者。

A:是的,例如物流方面,中國的物流問題大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個公司如果能解決中國的物流問題,就一定能解決別的國家的物流問題。

D:Arm在Social media,Cloud Server這一塊已經布局很久了,您覺得Arm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會因為技術的進步、市場的需求,而遇到什麼特別的機遇嗎?

A:我覺得Arm在伺服器或者雲端的機會還是挺多的,這裡的「雲端」是泛指,不光是傳統意義上的雲,還包括邊緣計算等。Arm這幾年在邊緣計算、網路計算、伺服器、通信、基站、網路處理這些方面已經佔到了超過20%的市場份額,但這個發展周期是比較久的。

我們第一款針對智能手機的CPU Cortex-A8是2004年發布的,到了2007、2008年,我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Arm的產品能不能上網,後來事實證明這不是個問題。到了2012、2013年,大家還在質疑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不是真的到來了。也就是說新的東西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和理解。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從2004年到大家接受Arm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全能終端,大概花了十來年的時間。以此類推,我們在2014年才推出第一款針對伺服器的CPU,可能大家也要用十年左右的眼光來看待Arm伺服器的發展,甚至更久,因為伺服器比終端更複雜。

現在的Arm伺服器還在早期階段,但是它對於中國產業來說可能是意義巨大的,因為這是唯一一種有多個中國合作夥伴一起做的處理器架構。在Arm伺服器晶元領域,我們現在有華為、華芯通和飛騰至少三家國內的合作夥伴。但其他架構的伺服器晶元,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看,國內企業的參與度還是比較低的。

所以相對來講,我們更看好Arm在雲端、核心網路領域的發展前景,當然,這也需要時間來證明。

Arm在伺服器另有兩個方面的優勢:

第一,將來的計算是多樣的、複雜的,Arm的經營模式是授權模式。在保證軟體兼容性的前提下,我們的可配置性能讓每個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出想要的東西。

第二,我們在功耗上也優勢明顯。

可配置性和功耗的優勢我們會繼續保持。當然我們也會把軟硬體上的問題都解決,讓整個產品通用性更強。

D:經濟因素的確很重要,光是把Server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每年可以省好幾百萬,更何況Arm架構的低功耗優勢也很大。最近有新聞說Nvidia推出一個新的AI晶元(Jetson Xavier),還有他的機器人平台(Isaac),都用到了Arm核,中國的寒武紀、地平線我想他們真正到了產品實現階段應該也是要用Arm的。所以您認為Arm如何能更好地和中國廠商配合,在中國市場取得更好的成績呢?

A: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看:

前段時間我們更新了AI相關IP的產品線。但是不管是AI晶元、手機晶元,還是遊戲機晶元,Arm的主要工作都是提供一個通用型的技術平台,打造生態系統,讓那些技術創新的公司能更快、更好地做出產品。

像剛才講到的AI晶元,要等到所有人都能用得起、用得到,能體會到它給生活帶來的便捷性,或者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這才是AI革命的真正目的。

所以我們像過去一樣,繼續做一個賦能者,讓大家能夠儘快的把他們的創意變成能夠在市場上取得更好成就的產品。

D:我想AI真正能夠廣泛應用,跟整個技術的發展都息息相關。TSMC也提出7nm明年應該可以量產,同時還在做5nm,甚至3nm,這些先進位程對於Arm來說,有什麼機會和挑戰?

A: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接著上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怎麼樣去推動AI這些新技術或者新應用的發展?他們和高端製程有什麼關係?

前面講到,Arm是做生態的公司。

去年,我們發起了Arm人工智慧聯盟,初期就有70多家公司加入,到今天為止,已經有123家正式成員單位,覆蓋了軟硬體等各個環節,其中14家更是人工智慧企業百強單位。

我們認為半導體生產工藝每一次的提升,都需要有一個大體量的應用來驅動。但現階段,無論是AI或其他的新興應用,都還在早期階段,驅動力還較弱。5nm裡面,GPU或者是AI相關晶元佔到的產量目前也還比較低,傳統的手機晶元依然是最大的驅動力所在。

長期來講,除了AI,剛才提到的核心網路、邊緣計算,還有Arm伺服器,都有需要高性能晶元的時候,這也是高端製程的一部分驅動力。在這個過程中,Arm和EDA廠商要通力協作,因為現在高端製程的設計成本還非常高,技術難度也越來越大。我們要怎麼合作,才能使晶元更容易設計,這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

D:現在新的應用方向,尤其像IoT,大家認為想要做到大體量、低成本,不只是晶元製造商,包括服務商都有責任。作為Arm這種賦能者,有沒有考慮過怎麼去構建這個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大家更容易賺錢,讓整個行業更容易做起來?我們知道,Arm做了安創加速器,也成立了厚安創新基金;那在content provider方面,有沒有什麼計劃或者想法?例如可穿戴的IoT設備如何盈利,大多數的商業模式還是在於提供健康諮詢這類的服務,Arm在安創加速器有沒有看到這方面的創業公司?

A:確實,現在一些硬體公司的盈利點是軟體或者應用,小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互聯網營運提供了大部分的利潤,而不是純粹靠硬體。摩拜也是類似的經營方式。

換句話說,未來,硬體的毛利也許並不是來自硬體本身,而是它相關的服務,這個或許是將來的一大趨勢。未來,如果自動駕駛和網約車的形式結合起來,那麼汽車很可能就會變為一種營運的資產,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出售給消費者了。

D:前面您提到未來的技術一定是朝著數字、連接和智能的方向發展,我想這跟我們西門子、Mentor的定位其實也是非常吻合的。Mentor是站在西門子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您覺得我們怎麼和Arm合作,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客戶成功呢?

A:我覺得有很多層次的合作機會:

第一是技術方面,技術和技術的標準化。

舉個例子,不管是互聯網或智能製造,核心關鍵點在於需要在戶外布置很多智能設備,然後將設備產生的數據傳輸到中央環境里做進一步的分析計算。這些設備大部分是在野外、無人看顧的環境里,他們的安全問題就非常重要了。

去年Arm推出了PSA(平台安全架構),聯合整個產業想解決如何在最小的互聯網晶元上實現軟硬體結合的安全架構,以低成本、低功耗的方式,實現聯網設備的安全、遠程認證、升級、授權等需求。

安全問題是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很有挑戰的一件事,一旦出現安全問題,不光是危及到數據,還會危及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基於以上種種,我想我們可以極大地保障整個智能工廠、智能城市的數據安全。

而Mentor本身在安全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想在這個方面,我們從晶元,到系統、軟體、服務方面,都有很多合作的方向。

第二,不管是在先進位程,或物理驗證、晶元驗證等各個方面,我們如何合作打造一個更好的平台,讓中國想做晶元的企業,能夠更快更好的把晶元做出來,實現對整個產業的雙贏。這個目標需要多家公司一起努力,才能實現。

D:是的,我想我們可以合作,降低晶元行業的進入門檻,因為無論是IoT,還是高端製程,大家都是希望既快又好,所以可能不止我們兩家公司,而是整個產業一起合作,去推動新的商業模式的發展。

A:對,最後我也希望整個產業不光是在技術上合作,在產業資本上也可以進行一些合作,培植新的公司,對整個產業發展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D:那針對我們這種平台公司怎麼和中國政府合作,加快產業發展的速度,您有什麼想法嗎?

A:中國過去有很多的產業政策,但多數側重在製造等方面,真正針對半導體設計方面的較少。我覺得,不管是從產業政策還是人才政策等方面,我們要做的主要是兩點:

第一,必須要符合半導體設計產業的商業規律,任何政策不符合這個規律,效果肯定會比較差;

第二,半導體是一個全球產業,必須要以與國際接軌的方式來推動,我們國家的半導體產業用了很多國外的技術,但同時我們的產品也出口到了很多不同的國家,怎麼樣讓中國的市場和整個半導體產業共生、共贏,這也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FPGA的新變化|半導體行業觀察
中國九類產品全球市佔最高:華為基站和海康威視攝像頭在列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