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故事,是一種「出櫃」

說故事,是一種「出櫃」

每個人都有秘密。

保守秘密是件辛苦的事,卻很有必要。因為我們不想被批評,我們不想再受到傷害。

秘密之所以成為「秘密」。通常是因為它不符合主流價值,或與社會道德相違背,所以見不得光。我們都期待被大家認同,當一個「正常人」,因此秘密得被緊緊關在黑盒子里,不能曝光。

去年年底,我應邀到一個公司團體帶敘事工作坊。

那天早上的課程引言之後,我接著播放了基瑪曼達·阿迪琪的TED演講《單一故事的危險性》讓大家看,演講內容很精彩,她提醒我們: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最大問題就是:它們並非不正確,而是不完整。它們讓我們對人產生偏見的理解,而不是多元的認知與尊重。

你要去認識一個地方或是一個人,如果不去了解全部的故事,那就不可能獲得完整的認知。敘說單一故事的後果:人們的尊嚴被剝奪,讓我們看不到人類的平等性,只強調我們有多麼不同,卻看不見我們的相同之處。

故事是重要的,多元的故事更重要。故事可以用來醜化現實,但它也可以用來激勵人心、強化人道精神。有些故事能奪去人們的尊嚴,但有些故事卻能讓人重拾尊嚴。」

基瑪曼達·阿迪琪

看完影片後,我提醒大家:「其實我們都活在一個充滿偏見、刻板印象的社會裡。單一故事,其實無所不在。」

接著我舉例:「你看早期我們漢人是怎麼說原住民的:『番仔、愛喝酒、好吃懶做、不工作、賣女兒做娼妓……』這些標籤與評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真的是這樣嗎?所有的原住民是如此嗎?這就是典型的單一故事。」

剛好那天有原住民朋友在場,上面的話說進了她的心坎里。她忍不住當場分享了從小自己原住民身份的遭遇,她在小學經常被同學排擠、欺負,被譏笑是「番仔」、沒知識、不衛生等,不但同學們看不起她,連老師都看不起她。說故事時,她眼裡泛著淚光,雖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那個曾被壓迫的傷口,依然會痛。

最後,她跟大家說:「如果可以,我好想隱藏自己原住民的身份,但因自己從小皮膚就黑,輪廓又明顯,人家一看就猜得出她是原住民,根本藏不住。」

以故事引故事,以真引真。

突然,一個男學員舉手,他也想分享故事。他說自己不是原住民,但他也有被主流價值觀壓迫的強烈經驗。

接著,那位有著模特兒身材,長的高高瘦瘦,留著漂亮鬢角,又帥又酷的大男生,站起來停留了好一會兒,深深吸口氣,看著大家鄭重宣告:「我想跟大家說,我喜歡的是男生。」

唉吆喂!當場丟出了一個炸彈,大家會怎麼接呢?還好,有了之前的影片心理教育,大家的反應還算鎮定。

這個社會對同性戀確實存在許多偏見,對同志我們也有很多「單一的故事」,不是嗎?我很佩服他的勇敢,紅著眼眶對他說:「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你可以告訴我,你的勇氣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此時此刻,你想要跟大家come out呢?」

只見他不卑不亢地說:「因為我想當一個完整的人。我很喜歡這裡,跟大家一起工作我很開心。這幾年,感謝大家對我的照顧,但我始終覺得跟大家格格不入,我害怕跟你們太親近,害怕你們問我有沒有女朋友?為什麼不交女朋友?我不想說謊,但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刻意跟大家疏遠。所以今天借這個機會,乾脆跟大家挑明。」

此話一出,一位女同事立刻站起來響應他:「Tony,謝謝你的坦誠,雖然我早就在猜你,卻始終不敢確定。今天你敢說出來,讓我覺得很榮幸能被你信任,謝謝你。」

接著,其他同事也紛紛表達對他的勇氣感到敬佩。看得出來,他在這家公司有著極佳的好人緣,大家都很喜歡他。

更好笑的是,一下課,另一位女同事M跑過去跟他說:「好可惜喔!我沒機會了。可以抱我一下嗎?」然後兩個人輕輕擁抱著。接著M又說:「你不早說,我可以幫你介紹男朋友喔!」哈!這是多麼大的接納呀,那個畫面溫馨感人,我一輩子難忘。

這個意外,突然讓整個團體變得熱絡、流動起來,大家的心緊緊相連。

於是,每個人開始敘說起自己生命中曾經被壓迫的「單一故事」。有從小父母離異,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常被笑「沒有爸爸」的孤單故事;有從小父親愛喝酒,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獨自撫養弟弟長大的辛酸故事;更有從小在爸爸的家暴下長大,初中就開始賺錢養活自己,刻苦求學的熱淚故事。

突然間,在故事裡,讓我們深深看見彼此,也撫慰了彼此的傷口。在每個人的「出櫃」里,我們不只真實地面對彼此,我們更看見彼此生命里強大的力量與韌性。生命的美麗,在故事中呼之欲出,這就是「敘事之美」!

說故事,本身就是一種「出櫃」。它創造了一種聯結,一種人我之間的親密關係,叫我們更靠近。

說故事,幫助我們如實地接納自己。一旦被理解、被接納,我們就可以從「單一故事」的撕裂與壓迫中,得到解放與療愈,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完整。

演講到最後,阿迪琪做了如下結語:「當我們抗拒單一故事,當我們了解到:這世上沒有任何地方只有單一故事時,我們就會重拾心中的樂園。」

沒錯,用單一故事去理解人,這就是簡化生命,它是一種偏見,更是粗暴對待生命的方式。唯有當我們可以從「單一故事」中解脫時,人與人之間那道牆就不見了,當所有的偏見、排擠、論斷、批判可以消失在人際,取而代之的是尊重與欣賞,那時候,你能說我們活的不是天堂嗎?

本文摘錄於《故事的療愈力量》

敘事王子 周志建 著

圖/來自網路

- END -

心靈閱讀,影響生命

TO READ INTO SOUL,LIVE A TRUE LIFE.

策划出品

每日微光(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旗下「每日微光」自媒體

主理人:刀哥

更多心靈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微光 的精彩文章:

TAG:每日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