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黎元洪 行書「凝池灑雪」


參考價: 1.5萬-3萬元

成交價:8.28萬元

作者: 黎元洪

年代: 1919年寫本

形式: 紙本

尺寸: 23.9×15.4 cm

鈐印:黎元洪印、宋卿

題識:中華民國八年八月,黎元洪。

提要:此件為時任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為久大精鹽公司出產的「海王星」牌精鹽題詞。1914年中國第一家精鹽廠久大精鹽公司在天津塘沽成立,結束了中國人數千年食用粗鹽的歷史。1919年8月,黎元洪使用久大造精鹽及牙粉後,十分滿意,隨即展紙揮毫。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

還記得中學學化學嗎?

學的是什麼呢?

酸、鹼、鹽……

那些試管還歷歷在目。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酸、鹼、鹽……

這後面是有歷史原因的。

2018年,中國嘉德春拍拍出一件黎元洪行書「凝池灑雪」,這四個字就是寫給鹽的——「海王星」牌精鹽,而且是以時任大總統身份寫的。

一位大總統,給鹽題字,這成何體統——還真不能這麼說,當時的鹽和今天你吃的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守著大海,還有內地鹽水湖泊,再加上井鹽、鹽鹼地採的鹽,中國用鹽歷史悠久,且獲取並不困難。中國很早就把稅收和鹽捆綁在一起,所以,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國朝代興亡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控制的官鹽興亡史。

但是,直到民國,中國人絕大多數人還一直吃的是粗鹽——「土鹽」。

這是因為,大自然雖有豐富的鹽資源,但無論哪種自然方式獲得的鹽,其中都含有大量各種雜質——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解決不了去除這些雜質的問題。資料顯示,在清末民國那個時期,土鹽中的含鹽量不到50%,其中含土等雜質過多,所以,有人曾將中國蔑視地稱為「食土民族」。

當時高純度的精鹽只有歐美和日本能夠生產,西方發達國家甚至規定,氯化鈉含量不足85%的鹽不許用來做飼料。由於精鹽價格昂貴,國內只有極少數達官貴人食用。中國民國時民眾之疾苦,由此可見一斑。

1911年底,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應用化學畢業後擔任專科助教的范旭東回到中國。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范旭東(1883—1945)

范旭東是誰?

歷史對他有一個評價:中國近代化工工業之父。

他的不平凡的中國化工工業生涯,就此開始了。其時,他得到了赴歐洲諸國考察的機會。他以考察鹽務為主,兼及制鹼工業。但是,范旭東在英、法、比等國考察制鹼工廠時,多次碰壁,不準進入現場,僅在英國卜內門鹼廠參觀了鍋爐房。這給了范旭東莫大的刺激。

1914年冬天,31歲的湖南青年范旭東獨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這裡的海灘鹽坨遍地,如冰雪一般。此刻,他已經決心首先發展精鹽生產。

1915年,范旭東在天津創辦久大精鹽公司。范旭東還親筆設計了一個五角形的商標,起名"海王星"。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海王星"久大精鹽

1914年12月7日,久大精鹽廠生產的海王星牌精鹽問世,品質純凈、色澤潔白,含氯化鈉90%以上,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改良食用鹽,掀開了中國製鹽技術史上新的一頁。

久大精鹽很快遭到國內外鹽商的圍剿,無論是傳統既得利益的中國舊鹽商,還是作為競爭對手的洋商,范旭東都是眼中釘、肉中刺。不過,范旭東背後則有中央政府的支持。

1915年8月,天津一家報紙傳出「久大精鹽毒死人」的消息,老百姓談之色變。英國駐津艦隊則奉命封鎖了天津港,禁止久大精鹽外運。國內外鹽商群起攻之。

這時,這種據說有「毒」的鹽被端到了袁世凱的餐桌上。袁世凱仔細品嘗,連聲說「好」。《大總統袁世凱親自品嘗並稱讚久大精鹽》的新聞隨即刊登在各大報紙上。那些散布久大精鹽有毒的謠言不攻自破。

藉助於大總統袁世凱的力量,久大精鹽銷售地拓展到長江流域湘、鄂、皖、贛的五個口岸。這也是中國鹽政史上的破天荒之事。

到1925年,久大精鹽已經發展成中國最大的精鹽企業,年產量由1800噸增加到3萬噸。到1931年,久大精鹽廠在沿海有鹽田40萬畝,年產精鹽24萬噸。按全國4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吃一斤多久大精鹽。

就在范旭東籌辦久大精鹽廠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產歐洲的洋鹼無法運到中國,洋鹼在華主要供應商英商卜內門公司的存貨立即漲價,引起中國民食業和工業的恐慌,因為「純鹼是工業之母」,生產肥皂、紙張、玻璃、印染、食品和藥品等都離不開洋鹼。

在歷盡波折後,1926年6月29日,范旭東按下永利制鹼公司電機按鈕,潔白、乾燥、無雜質的「紅三角」牌純鹼下線,日產量30噸以上生產線順利運轉。

世界最大的制鹼商英國卜內門公司決心用降價擠垮永利。范旭東立即以「便宜三角」回擊,並果斷進軍日本市場,和三井財閥合作,卜內門在日本的市場被永利紅三角衝破。卜內門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和永利簽訂配銷協定。永利大獲全勝。

1926年8月,費城萬國博覽會上,紅三角純鹼榮獲金質獎。博覽會給紅三角的評價是:「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徵。」1930年,紅三角純鹼再獲比利時工業博覽會金獎。1933年,范旭東寫道:「現在每年進口的洋鹼由一百萬擔減至四十八萬多擔了。」此時,永利已經能夠生產純鹼、潔鹼、燒鹼,廣泛用於民用食品和醫藥、造紙、印染、玻璃、肥皂、人造纖維等工業,中國第一座純鹼廠屹立於世界化學工業之林。

此外,永利制鹼公司總工程師侯德榜用英文寫成的《純鹼製造》在美國正式出版,首次系統將制鹼技術公布,打破了封鎖七十多年的制鹼秘密。美國一位著名化學家稱讚道:「《純鹼製造》是中國化學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而此時范旭東思考的是:中國化學工業還缺少「酸」這一翼。只有加上這一翼,才能為中國奠定鹽、鹼、酸三位一體的基礎化學工業。

1929年,范旭東致函國民政府,要求創辦酸鹼廠。當時,在中國推銷硫酸銨最多的也是卜內門公司。卜內門僅肥田粉硫酸銨一項,就在中國賺取兩千萬銀元。

1937年2月5日,永利硫酸銨廠生產出第一批硫酸銨,從此揭開了中國化肥工業嶄新的一頁。永利硫酸銨廠利用高壓合成原理進行生產,工藝複雜,設備精良,投資龐大,號稱「亞洲第一大硫酸銨廠」,主要生產硫酸、硝酸、硫酸銨、液體阿摩尼亞等化工基本產品。對此,范旭東說:「中國基本化工的另一隻翅膀又生長出來,從此海闊天空,聽憑中國化工翱翔,不再受基本原料恐慌的限制了。」

在籌備永利鹼廠的1920年,范旭東就明確提出,中國化學工業沒有學術研究基礎是不行的。1922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正式在天津塘沽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民營化工研究機構,它耗資十萬餘銀元,是一座能供一百位化學工程師研究的新型化工研究室。

黃海社成為永利和久大兩個公司的科學智囊,還在發酵與菌學、化學肥料、有色金屬冶煉和製鹽化學與醫藥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開創性成果。1937年初,永利硫酸銨廠建成,永利、久大、黃海工業團體的「永久黃」事業達到一個最高峰。

不過,此後七七事變爆發,「永久黃」被遷往大後方。隨著抗戰勝利在望,范旭東又一次雄心勃勃,制定出十大工廠復興計劃。然而,造化弄人,因在抗戰中過度操勞,范旭東於1945年10月4日抗戰勝利之際與世長辭。

在追悼會上,蔣介石送來了挽幛:「力行至用。」毛澤東也送來了挽幛:「工業先導,功在中華。」周恩來、王若飛等人,也分別送輓聯痛悼。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范旭東追悼會挽幛

回首這段歷史,先賢力圖振興中華民族的往事仍恍如昨日,其果決、睿智、堅韌動人心魄,而中學課本中那些酸、鹼、鹽的章節,也就此變得彷彿有了溫度一般。

一幅行書,寫出一段勵志的民國時期民族工業史

創刊於1993年

一冊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雜誌

微信ID:sczz0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樹皮畫|澳大利亞的國寶藝術
《陳麗華的城門夢》新書首發∣讓老北京的城門「活起來」

TAG:《收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