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菜根譚》有感

讀《菜根譚》有感

讀《菜根譚》有感

管理創新部

蔡旭東

《菜根譚》以「菜根」為名,出自宋儒汪信民「人常嚼得菜根,百事可矣。」一語,是一本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語錄集,作者洪應明,號還初道人,明朝萬曆年間在經歷了仕途的風波挫折之後,退隱江湖,著成此書。

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此書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清乾隆間編纂《四庫全書》,連「存目」都未收入,直到近幾十年來才流傳開來。偉人毛澤東也喜愛看此書,據說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也將此書帶在身邊,也曾說「安貧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嚼菜根」一說似乎都在印證著那句老少皆知的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作者自號還初道人,可奇怪的是《菜根譚》一書並沒有單單的講道家的無為思想,更是糅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出世思想,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形成了這樣一套出世偉人的方式。可見作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對於人性、人生和人際關係有著獨到的見解。

曾有讀者說《菜根譚》是不是古時候的心靈雞湯,其實不然。心靈雞湯味美但不管飽,你初看覺得很對,其實細細品味,並無多少深刻的道理,它只能讓你短暫的得到滿足。《菜根譚》不是,不同的時段讀此書,有不同的見解,每讀一回都有不同的感觸。它不單單是在和你講道理,它還明確的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如同與家中長者並坐,淡然品茶時,與你說上一二其一生以來的為人處世的生活經驗。

摘譯本書開卷第二則「抱朴守拙,涉世之道」,與各位剛入社會不久的小夥伴共勉。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弱疏狂。」

譯: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此句作者言簡意賅的講出了剛進社會的年輕人的涉世之道,「抱朴守拙」。記得剛踏入社會,進入公司那會兒,因為公司剛剛成立,基本都是剛畢業的年輕人,韓老闆每當遇上我們都會說一句「保持你們年輕人的個性」,兩年半過去了,初入社會的我們,似乎已將個性消磨殆盡,希望我們還能深藏一份「抱朴守拙」的情懷,提醒我們儘力去堅守性格中未被點染的那些純真和正直。

末尾,摘錄一些個人喜歡的語句,與君共勉。

風過疏竹,風去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過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心無物慾,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夷游於詩書圖畫之內,而俗氣漸消。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借境調心。

讀書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於丘阜之巔,使人興邁。

交友需帶三分俠氣,為人要存一絲素心。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故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鑄。

性糟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受病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貧家凈掃地,貧女凈梳頭,景色雖不艷麗,氣度自是風雅。士君子一當窮愁寥落,奈何輒自廢弛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斗資訊 的精彩文章:

100 份萬物人設,每個人都躲不開的標籤表演

TAG:米斗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