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豆瓣9.2 卡梅隆新片請來科幻眾神

豆瓣9.2 卡梅隆新片請來科幻眾神

9年不見,卡梅隆最近攜一部堪稱「科幻眾神」歸位的紀錄片重回公眾視野。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日前登陸AMC電視台上映,說「科幻眾神」絕不為過,他們分別是: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吉爾莫·德爾·托羅克里斯托弗·諾蘭保羅·范霍文呂克·貝松……

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卡梅隆試圖通過六個主題,探討科幻電影如何在諸多類型片中,逐漸攀爬上電影王座。

六大主題分別是:外星人、空間、怪獸、黑暗未來、智能機器、時空穿越

你會發現,在這六大主題的框架內,科幻電影幾乎是無所不包的。

比如外星人。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它們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朋友?

這一點上,諾蘭認為:有,難度只是,如何接觸的問題。

而人類對於外星人的形象投射,往往反映了人本身的慾望和恐懼。

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外星人題材就是:入侵地球

與其說外星人在摧毀我們的地球,不如說是地球人的自我毀滅。

延展開來,人口爆炸、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無節制的能源消耗,這顆藍色星球也許等不到外星人的「魔掌」,已經在原住民的肆意下,陷入崩潰。

科幻電影《第九區》就構思了一種極端情況:外星人來到地球,卻作為弱勢群體,被放逐。

故事的背景被安排在了南非約翰內斯堡。眾所周知,那裡有著長期種族隔離的歷史,這一取景,再精妙不過。

如何對待這些外星難民?他們需要救濟,生產力低下,主動或被動地製造混亂,主流社會對如何安置他們,論戰不休。

這部2009年誕生的科幻作品,放在當下的世界,也不過時。我們在電視上每每看到的歐洲難民問題,似乎都能在這部片中,找到影子。

有的時候,科幻世界更像是一種預言和諷喻。

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發生,4年後斯皮爾伯格《世界大戰》出爐。

正像導演提到的,美國並不是一個習慣於被攻擊的國家,9·11對美國人國防、觀念、隱私、人權等方方面面的影響是深入和顯著的。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形成的和平局面正在隨著恐怖主義的興起而出現裂縫,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到來?哪些因素積聚會推動戰爭的形成?

一部電影承載的內容,可以很深刻。

全世界已經習慣在銀幕上看到白宮被炸,但殊不知,白宮首次「爆炸」,在當時也是一次驚世駭俗之舉。

1996年上映的《獨立日》,當時擔任編劇的德國人羅蘭·艾默里奇設計了白宮爆炸,儘管同劇組的美國同事全部捂臉驚詫,但最終卻呈現了極佳的戲劇效果。艾默里奇後來執導的《後天》《2012》兩部災難片,則更深層次地探討災難面前,人類的世間百態。

如今進入影院的觀眾,往往將電影視作娛樂的形式,追求感官的快感。

但不同時期的科幻電影,承載的內容往往比普通娛樂片更深厚。

《天外魔花》講述了外星人複製小鎮居民,逐漸控制全城的故事。這部1956年上映的電影,已經對喪失了人性和個性的人類,發出警告。

時至今日,有多少人,仍在盲從,不敢做自己?

《星河戰隊》改編自科幻大師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代表作,人類對於銀河系的殖民,其原型顯然也來自地球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說,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所「幻想」的人類生活,正在一步一步實現。比如,登上月球、火星探測、無人駕駛,甚至部分穿戴設備。

而這套紀錄片,並不是對影史上著名科幻電影的單純梳理,以及與主創的訪談錄。在以六個主題為主線的復盤、歸納中,我們會發現,當初看電影的時候,也許有些潦草。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神奇而美麗的潘多拉星球上,任何植物,哪怕出現只有半秒鐘,也有英文/拉丁/納威,一套名字,甚至一兩頁生態背景介紹。

所有偉大的作品,都有鞋底繡花的硬功夫。潘多拉星球的居民使用納威語。於是,《阿凡達》就創造了一套納威語。

編出一套新語言的,不僅《阿凡達》。

《第五元素》就有先例。導演呂克·貝松創造了一套「神語」。

有語法、有詞典,可以使用、交流。

小時候看《第五元素》,只是覺得爽。

看了卡神的紀錄片,只覺得當年看的片,全是鯨吸牛飲。

科幻的世界,包羅萬象,無邊無際。

真的很有必要順著卡神片單,再細嚼慢咽地刷一遍片。

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周潮流yizhou 的精彩文章:

熬夜看世界盃咋了,我覺得我的髮際線還有救啊……
今日熱點:鄭爽瘦了 朱一龍粉絲怒了 小剛震雲回應了

TAG:伊周潮流yi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