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跌宕八年奮鬥史 尋找價值遠比執著估值更重要

小米跌宕八年奮鬥史 尋找價值遠比執著估值更重要

小米上市整整一周了,估值的話題終於過去,是時候討論一下小米估值以外的其他話題了。

「五年內不上市」、「不再強調出貨量,開心就好」……曾經雷軍的這些口號,現在聽起來可能有點臉疼。但是,這並不影響小米在爭議中前行。

跌宕八年奮鬥史,是雷布斯「互聯網夢」的堅持。

雷布斯的互聯網夢早在小米之前就有了。1998年,雷軍擔任金山軟體CEO時,就曾要求金山經理層每天花兩三個小時研究互聯網。

從金山的上市持久戰再到如今帶領小米八年奮鬥,雷軍始終執著於自己的「互聯網夢」。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雷軍在公開信中再次強調對小米的定位。

歷經重重質疑,在上市前的路演中,雷布斯改口稱,「我真的不在意小米是不是互聯網公司,我更在意的是小米是一家獨一無二的公司。有人問我應該給騰訊的估值還是蘋果的估值,我說應該是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為小米是全能型的。」

然而,「硬體、新零售、互聯網」的三大商業模式中,小米的著重點依然在互聯網上。小米6X發布會上,雷軍承諾未來硬體凈利潤不超過5%,從側面證明了,小米不是靠硬體賺錢的,是靠互聯網服務賺錢的。

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小米希望構建的是一種互聯網服務類的用戶運營機制,只有像互聯網一樣擁有很高的用戶粘性,才能帶來持續的用戶價值。帶領小米跌宕前行的八年,誰說不是雷布斯「互聯網夢」的堅持呢?

漫漫上市之路不容易,小米迎來新的起點。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了三十年來的最重大改革——允許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的《上市規則》正式開始執行,港交所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

2018年5月3日,小米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

6月19日,在接受了小米提交的CDR招股書後僅三天,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小米集團共發行存托憑證申請文件反饋意見》,足足對小米提出了84條疑問,並要求小米在30日之內對這84條疑問做出書面回應,一度讓人以為小米的上市之路就此打住。

此間,小米的估值一直在大幅度下調,從最初媒體報道的千億美金,到傳聞中的800億-750億美元,之後一度下調為700億-550億美元。

7月9日,小米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17港幣,成為港股新規「同股不同權」政策下的第一支股票。

近日在港上市的新股普遍都是一上市就破發,小米也不例外。7月9日,小米上市首日開盤低開2.35%,截止收盤迴到16.8港元的位置,低於發行價。慶幸的是,次日開始小米股價開始不斷走高,小米市值持續上漲。

其實早在2017年下半年,隨著業績的回升,關於小米即將於2018年啟動IPO的消息便已人盡皆知。漫漫上市之路不容易,作為香港資本市場的科技第一股,尋找自己真正的價值遠比確保市值更重要。

逆襲不是意外,但能否形成真三國還是未知數。

2010年4月,小米創立。4個月後,小米發布了初代MIUI,一年多後發布了小米手機一代,以讓業界所有人驚訝的「性價比」為主特色,殺出了一片天地。

2014年,小米以450億美元估值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科技初創企業。

2015年下半年開始,小米手機銷量不斷下滑,同期,OV增長迅猛。

2016年,小米銷量更是出現大幅萎縮,跌幅接近30%,只完成其1億部年銷售目標的二分之一。彼時的雷軍給公司全體員工發表公開信,稱「不再強調出貨量,開心就好」。

但在2017年小米5X的發布會上,雷軍大肆炫耀了一波小米的出貨量,並且很驕傲的宣布,「我們是唯一一家銷量下滑又重新崛起的手機廠商」。

雷軍在微博一直很活躍,但在逆襲之前,雷軍很少轉發第三方的數據。直到去年八月開始,雷軍開始接連轉發SA、Counterpoint、IDC等機構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彷彿是在瘋狂的像外界強調小米的出貨量「活」過來了,很難不讓人感受到小米上下瀰漫的「劫後重生」的快感。

小米逆襲後,有人說國產手機市場將形成華為、OV和小米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業內對小米的評價卻始終是見仁見智,小米的生態模式給過小米輝煌,也給過小米不小的打擊。上市不是最終的成功,小米究竟將成為「攪局者」還是「競爭者」,恐怕還是未知數。

上市是節點,但是不是結點。小米的新篇章已經開啟,未來的挑戰還有很多,一遍遍的去探究小米值多少錢,其實意義並不大,走過的路,反而更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對標三星摺疊手機,LG摺疊屏手機專利曝光
誤會一場 三星Note 9並不會加入新的按鍵

TAG:天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