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醫適用之胡蜂蟄傷的急救措施

村醫適用之胡蜂蟄傷的急救措施

因夏秋季節氣候乾燥、高溫少雨,胡蜂(馬蜂)活動頻繁,同時又是人們野外出行、旅遊的季節,導致蟄人傷亡事件頻發。

一 、蟄傷後的臨床表現

被蜂蟄傷後,輕者傷處中心有淤點的紅斑、丘疹或風疹塊,有燒灼感及刺痛,如蟄傷後20分鐘無癥狀者,可以放心;

重者傷處一片潮紅、腫脹、水皰形成,局部劇痛或搔癢,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痙攣、昏迷;

有特異體質者對蜂毒過敏,可迅速發生顏面、眼瞼腫脹,蕁麻疹,喉頭水腫,腹痛腹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神志不清等過敏性休克現象,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亡。

被蟄後不論情況是否嚴重,最好送醫。

二、蟄傷後的處理

1.當被蜜蜂蟄傷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和搔癢,還會伴有紅腫熱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應。如果蜜蜂的毒針刺到皮膚里,一定要取出來。如有刺應用黏性大的膠帶拔除,清水徹底沖洗。

2.用冰塊敷在蟄咬處,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如果疼痛劇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藥物。

3.如果有蔓延的趨勢,可能有過敏反應,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而敏等抗過敏藥物。過敏嚴重者,可用0.1%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

4.密切觀察半小時左右,如果發現有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音,要立即送最近的醫院去急救

三、預防胡蜂蟄傷

夏秋季是胡蜂活動較多的季節,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區域,到郊外遊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長袖衣褲。如與蜂群相遇應儘快躲避,不要主動拍打和驅趕。

一旦招惹蜂群,要馬上採取保護措施,如躲進建築內關好門窗、就地趴下減少暴露面積,用衣物或其他膜狀物覆蓋身體,尤其做好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護。

如被蜂蜇,檢查有無皮膚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沖洗傷口。馬上塗抹一些鹼水,使酸鹼中和,減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

來源:整理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杏e生 的精彩文章:

新時代幸福的十個條件!當村醫的你達標幾項?
一個村醫說,他們那裡端午這樣「辟邪」

TAG:紅杏e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