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雨辰事件: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朱雨辰事件: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1

最近,有檔叫《我家那小子》的綜藝節目開播後頗受好評,節目內容是記錄四個單身明星嘉賓的獨居生活,然後嘉賓們的媽媽和主持人在觀察室里一邊看一邊發表感想,其中一組家庭是朱雨辰和他的媽媽。

在首期節目中,相比其他三個「空巢青年」,39歲的朱雨辰勤快、獨立,能做得一手好菜,並且把家裡也打掃的是井井有條。人們紛紛不解這樣一個四肢通勤的居家好男人,為什麼人到中年依然單身。

可看完第二期節目,只能讓人忍不住感慨,他真的是憑藉自己媽媽的本事單身的。有這樣一個控制欲超強,到現在還在照顧兒子吃喝拉撒的媽,誰敢嫁呢?即使真有女人趕嫁,可攤上這麼一個「超級恐怖」的婆婆,婚姻也只怕是凶多吉少!

在第二期節目中,當主持人問:「如果兒子以後娶媳婦了,媽媽們覺得應該怎麼分配家務活呢?」

朱媽媽斬釘截鐵的說:「女人就該做賢妻良母!既然把你娶進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擔起你的責任!」

接著朱媽媽還拿自己做表率,說自己生了孩子這麼多年,完全沒有自我,她認為自己就是賢妻良母的典型,一個人可以頂兩個菲佣。

說實話,像朱媽媽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放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多少有點違和。畢竟,如今的女性越來越獨立,自我意識更為強烈,並且很多職業女性承擔的社會重擔並不少於男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代女性對婚姻的理解,對母親、妻子等角色的感悟,跟上輩都不可同日而語。

2

除了對「賢妻良母」型兒媳的執著,朱媽媽還一再強調自己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兒子經常在外面拍戲,因為擔心兒子在劇組會吃不好,朱媽媽會跟到劇組去做飯,甚至自帶電磁爐和鍋。

朱媽媽那雙「看得見的手」幾乎侵佔了朱雨辰生活的各個角落,連家裡的冰箱都不放過。朱雨辰家裡的冰箱被媽媽塞得滿滿當當的,請注意,朱媽媽可不是簡單的把菜買回來,隨手扔進冰箱哦,而是仔細分配好,連肉絲都會切成一次的量!這份細心有沒有讓你自愧不如?

朱雨辰曾經描述過的一段童年經歷也能說明朱媽媽的強勢。他說:「琴要是沒練好,我媽就掐我,掐得我胳膊都紫了。我甚至還試過自殘,淋雨啊,吃生豆角什麼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生病,這樣就不用練琴。」

朱雨辰還有個姐姐,也一直沒有結婚。姐姐說,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媽媽這種無私奉獻的養育方式,讓她產生了恐婚心理,自認為自己負不了這個責任。

客觀來講,朱媽媽其實是很多中國家庭母親群體的縮影。尤其是「60前」的媽媽們,她們大多是「付出型」母親,對家庭無私的付出也著實讓人欽佩。但是這樣的愛很沉重,甚至會壓得子女喘不過氣來。

這群媽媽對這個家有著強烈的控制欲,要把家裡的每個人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可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永遠無法切斷自己與原生家庭之間的聯繫。要知道,切斷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病態關係」,是自我救贖的必由之路。

3

嫁給一個媽寶男、甚至還要和這樣的婆婆在一起生活,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有網友回答:

太痛苦了!像照顧寶寶這種事,老公從來都覺得和自己無關,在他眼裡,女人就該把家裡照顧的妥妥貼貼,你要不想做他會補上一刀,「怕什麼,不是還有我媽幫你?」我最恨的就是這句話,正是因為有媽在,老公才更不像個男人,30好幾了,居然可以接受親媽還在幫忙洗內褲!

有時候在他面前發發牢騷,或者抗議婆婆,他就會擺出一副「這有什麼啊,你怎麼就不理解老人這份心」的架勢。而如果我和婆婆有衝突,他一定是站在婆婆那邊,一句「媽歲數大了」就能把你噎死。

有時候真心覺得,相比他和他媽,我才是那個第三者!

前陣子,一位媽媽寫的「未來我是要當婆婆的人,必須把兒子培養成暖男」文章刷屏朋友圈。

這位媽媽說:作為一個為未來要做婆婆的人,我一直覺得,把兒子培養成能體察別人、能換位思考,還要獨立有擔當的「暖男」真的很有必要。

這樣的男生,不僅能開拓自己的人生,也能帶給他喜歡的女生幸福。

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兒子必須學會做家務,讓孩子學會做家務並不是出於「方便討老婆」,而是為了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增強他的責任感和自信心,這樣才會離「暖男」更近。

如今,年輕人對婚姻的期望值越來越低,願意結婚的人越來越少,而結婚後讓老婆總覽家務的概率也越來越低。男人與其做一個「靠老婆伺候」的美夢,不如現實點學會伺候自己。

並且,不管男孩女孩未來都是獨立的人,都應該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3

最近,有一則新聞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山西省呂梁市一名叫高浩珍的男子要取媳婦,11個姐姐自發的為當新郎的弟弟湊了23萬,用來置辦婚禮、彩禮和在縣城買房。

據了解,高家一直是村裡的貧困戶,可就為了要個男孩,家裡一連生了11個女兒,最後終於「得償所願」。如今新郎的父親已經72歲,母親70歲,最大的姐姐也已經49歲,比弟弟整整大了27歲。

新郎高浩珍出生後,因為父母體弱多病,基本上是由姐姐們帶大。這些姐姐們自7、8歲就開始下地幹活,而他幾乎沒有吃過什麼苦。這11個姐姐中,只有一個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卻因為家境貧窮而放棄了。還有兩個姐姐是初中學歷,剩下的大多都是小學學歷,其中,五姐、三姐和大姐連學校都沒進過。

而高浩珍在父母的呵護下卻得以上完高中,現在在九姐的理髮店工作。這一次,因為談了四年的女朋友懷孕了,不得已而結婚。

新聞一出,網友們一邊倒的予以指責:

如果這都不算重男輕女的話,請問什麼才叫重男輕女?

又是一個重男輕女,「伏弟魔」的家庭。沒有誰天生就該被犧牲,家庭互助不是犧牲女性成全男性。

連生11個女兒,不生兒子誓不罷休,這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嗎?

也許是看到網上的指責,姐姐們還出面表示大家都是自願湊錢的,家裡並不存在「重男輕女」的問題,父母也並沒有偏愛弟弟。

這真是應了那句名言:「我們真的是自願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可就算姐姐們是自願的,但11個姐夫是自願的嗎?如今結婚要靠姐姐們幫忙,那以後呢?看的出來,這孩子應該是沒有啥正經工作,在自己還沒有完全自立的時候就結婚生孩子,以後的房貸誰還?孩子誰養?難道姐姐們以後除了要贍養爸媽,還要養他全家一輩子?

跪著的姐姐,養不出站著的弟弟;不懂得退出的父母,養不出獨立的孩子。一個人被呵護得這麼嚴實,怎麼能夠獨立?你照顧的了一時,照顧不了一世,他終究要自己走完這段人生。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其散文集《目送》中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很多中國父母做不到「不必追」,他們常常無法釐清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之間的界限。

當婚姻中的兩個人組建了自己的小家,他們會慢慢的從依託於親子關係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彼此便有了一個新身份:某某的先生/太太,這個新身份是建立在親密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之上的。

如果父母過多的介入子女的親密關係,一方面會造成親密關係的緊張,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親子關係的正常運行。

做到彼此的相對獨立,或許才是父母和子女間最可靠的關係。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a姐姐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楊康:我想做個好人,可是我沒得選!論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TAG:Lina姐姐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