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入伏後,喝三豆湯,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入伏後,喝三豆湯,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一入伏天,氣溫升高,「以涼制熱」,成了很多人樂此不疲的事。

但是,你知道嗎?

順應自然、踐行「熱養生」,才是伏天「消暑」的法寶。

老話說:「冬養三九,夏養三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因此,三伏天養生也很特別很重要。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生命最為旺盛的夏天,反而容易留下病根!

一旦過不好三伏,那麼,非常容易留下病根!

但是,如果養好三伏,可以冬病夏治,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所以,入伏後,喝三豆湯,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入伏後,喝三豆湯

入伏後,喝三豆湯,是最好的時節,最晚可以喝到處暑,一周可以喝兩次。

三豆湯的方子,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

全是食物組成,很安全,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藥茶。

三豆一同食用,實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的消暑佳品。

三豆湯中,綠豆、赤小豆起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

在伏天里,沒食慾、渾身乏力的人,喝一碗三豆湯,大有裨益。

自己動手做,三豆湯

材料: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豆子洗凈,清水浸泡1個小時;

2.將三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後放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

入伏後,吃三伏瓜

三伏瓜,指的是:絲瓜、冬瓜、苦瓜。

春吃芽,夏吃瓜,夏季最適合吃瓜,並且,在伏天,最適合吃這三伏瓜!

絲瓜

伏天吃絲瓜賽人蔘。

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葯。

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里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中醫認為,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

如果,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

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稜子絲瓜,去皮,切條。

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

入口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絲瓜清炒則清淡可口,清熱利濕;

西紅柿絲瓜湯可以清解熱毒、消除煩熱,尤適於暑熱煩悶、口渴咽干時食用;

取生絲瓜適量洗凈榨汁,按10∶1的比例調入蜂蜜攪勻而成的生絲瓜汁,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冬瓜

葯食兼用的冬瓜,在伏天可多吃點,不僅能補水,還能防止中暑癥狀的發生,核能預防多種疾病,堪稱夏季第一瓜。

夏天食用,能潤肺生津、清胃熱、除煩止渴,還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腫,幫助減肥。

冬瓜含水量最為豐富,高達96%;鉀元素含量也相當高,每100g含鉀量為130mg,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

鉀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類營養素,補充鉀元素可以將體內多餘的鈉排出,保護心臟功能、補充水分、消腫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並且,冬瓜皮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多種揮發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利濕的功效。

冬瓜皮比較厚、比較硬,建議做冬瓜湯時最好帶皮煮。

苦瓜

夏季的瓜類裡面,苦瓜是比較特殊的一種。

喜歡它的人,認為這種苦味吃完,會產生讓人愉悅的口感。

而討厭的人,寧可去喝難喝的葯,也不願意多吃一口苦瓜。

苦瓜,除了當蔬菜吃之外,也經常被用來入葯。

三伏天,吃苦味的食物,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可以清熱解暑,提神,健脾,明目,而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

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所以,三伏天,吃點苦瓜,是不做的選擇哦!

入伏後,做好三件事,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第一件:養好陽氣

春夏養陽,春秋養陰。

陰為陽之基,陽為陰之動力。

春夏養陽,才能推動秋冬陰的生長,利於身體健康。

三伏天,天氣炎熱,暑濕會損傷陽氣,加上人們吹空調、食冷飲、喝涼茶,以及晚睡晚起等習慣影響,身體的陽氣很容易受損。

所以,三伏天養生,要多保護人體陽氣,不受寒氣侵襲,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經常按揉三大固陽要穴——補氣要穴、振奮陽氣、生命之根!

補氣:氣海穴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線,肚臍往下1.5寸,即兩橫指的位置。

【方法】平時可以按揉氣海穴或者用筷子、筆等按壓住穴位來迴旋轉刺激穴位,每次3—5分鐘。

振奮陽氣:湧泉穴

【位置】前腳底板左右兩塊肌肉交匯點,明顯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湧泉穴,每次3—5分鐘。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第一個穴,腎為生命之本,是陽氣的升發之處,所以湧泉是振奮陽氣的一個要穴。

生命之根:神闕穴

【位置】肚臍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此外,曬後背,有助於養陽

曬太陽也是補陽氣的方法,但是,夏季曬太陽是有學問的。

在炎熱的夏季,不能使勁睡覺,夏天陽氣旺盛,要順應它的規律。

盛夏作息時間,最好晚睡早起,中午午睡一會兒,下午四點出去遛彎一小會兒即可。

從補陽和養陽的角度說,曬太陽最合適的位置是督脈,因為,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督脈不管是曬,還是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而督脈在後背,所以,伏天里,傍晚時分,可以晒晒後背,有助保護陽氣!

第二件:健脾祛濕

三伏天氣溫高,濕度也大,人體容易受濕熱邪氣侵襲,出現頭身困重、疲倦乏力、食慾下降、腕腹脹滿等癥狀。

脾虛易惹濕,濕氣又易傷脾,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

如果,體內陽氣不足,外界陰盛陽衰,正氣不能將陰濕祛除,若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

夏天陽氣盛,體內陰濕亦外泄。通過人為調和,增補陽氣,散寒祛邪,活血通經,極大利於祛除寒邪,緩解或治癒冬季易發病。

因此,三伏天既要清熱祛暑,更要注意健脾化濕。

茶療,健脾又祛濕

用具有健脾祛濕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濕方法之一。

可以自己動手做,蒲荷陳皮茶,每天喝一杯,健脾、祛濕排毒

材料:蒲公英、薏苡仁、梔子、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乾薑、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

做法:

1、蒲公英、馬齒莧,洗凈,切段,烘乾,碾碎,備用;

2、薏苡仁、赤小豆,炒熟,碾碎,備用;

3、梔子、砂仁、茯苓、山藥、甘草,烘乾後,碾碎,備用;

4、綠豆、黑豆、芡實、陳皮,碾碎,備用;

5、百合、乾薑、冬瓜皮、淡竹葉、桔梗、人蔘,洗凈,烘乾,碾碎,備用;

6、金銀花、菊花、紫蘇葉、荷葉,洗凈,烘乾,碾碎,備用;

7、取蒲公英、薏苡仁、梔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乾薑、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各0.1g,做成一個茶包,即可!

解析:

24種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可以健脾祛濕、排毒,效果顯著!

其中

蒲公英,擅長祛濕熱,可瀉火、利尿、除濕,改善濕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等症,並且蒲公英有利尿散結之效,可以幫助人體排除更多毒素!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陳皮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促進胃液分泌,助於消化。

荷葉,具有清暑化濕、昇陽清陽、涼血止瀉的作用,對於暑濕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有一定的幫助。

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赤小豆,《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對小便熱淋、黃疸、急性腸炎等有一定輔助作用。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增強免疫功能。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揉養生窩,去濕毒

腘窩,就是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

腘窩為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腘窩正中穴位為委中穴。

膀胱經又是人體大的排毒祛濕通道,因此,按摩委中穴,可以有效的幫助身體進行祛濕。

做法: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腘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穴位,健脾利濕

濕氣與脾胃不好有關,而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

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

按摩時,有酸脹、發熱的感覺為宜。這時起到健脾消化、陽氣生髮,濕邪減少。

第三件:預防中暑

三伏天,還要注意防中暑!

如果,覺得噁心、口渴、乏力、頭暈或者胸悶等不適,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

此時,應立即離開高溫地帶,到室外尋找陰涼處通風降溫,多喝水,以免發展為嚴重中暑。

預防中暑,可以這樣做:

1、及時補充水分

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

2、躲避烈日

應避免上午10 點,到下午16 點,這段時間,在烈日下行走, 因為,這個時間段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

3、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 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既利於工作和學習, 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4、備防暑葯

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癥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幾味葯的操守
這4個信號一出現,說明痛風已經加重,尿酸結晶成石,6招讓尿酸降下來!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