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析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之差異特徵

淺析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之差異特徵

【摘要】中國傳統園林歷史悠久,普遍認為它發端於上古的箢囿,興於唐宋,至明清而集大成。因其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以崇尚自然為出發點,發展成山水式園林的獨特藝術風格,使造園本於自然又高於自然,可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深邃的藝術特點。按照園林基址選擇和開發方式的不同,中國傳統園林可分為人工山水園和天然山水園兩大類,按使用類別基本可分為皇家園林、風景園林和私家園林,按地域可分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和嶺南園林。

這些園林由於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人工山水園多指在平地上開鑿水體、堆築假山、配以花木、建築營構,將天然山水風景縮移在小範圍內,且以在城鎮居多;天然山水園則多在城鎮近、遠郊的山野風景地帶,包括山水園、山地園和水景園等[1]。皇家園林以皇宮御苑為主,還包括一些祭祀性質和紀念性質的園林,景觀特色表現為規模浩大、面積廣闊、建設恢宏、金碧輝煌,盡顯帝王氣派。如:清代的清漪園佔地近300公頃,建築風格多姿多彩。風景園林通常佔地面積較大,藉助於優越的自然山水條件,巧妙設置亭台樓閣、點綴樹木花草。如揚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景區,園林建築服從自然環境,與山水樹木相協調,人工美和自然美達到高度統一。而私家園林則以蘇州宅園和粵中庭園居多。蘇州宅園建築風格淡雅、樸素,疊石理水,花木種類眾多,布局有法。粵中庭園建築大方樸實,布局豐富變化,受西方園林影響呈現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

(蘇州宅園——耦園)

(粵中庭園——梁園)

一、

共同之處

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多為家庭生活為主的居家園林。二者造園上都是把建築、山水、植物有機結合,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人的想像,可謂「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風韻別有」。園林以自然山水為藍本,運用借景、對景、框景、虛實、曲直、收放、動靜、開合、統一等手法,施法自然,高於自然。二者都是為了補償現實生活境遇的某些不足滿足人們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而建,同時還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灰塑、木雕、玻璃、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等,也都是點綴園林寄情托志的藝術品。蘇州留園從池東的西樓、清風池館轉到東部的五峰仙館等庭院院區,牆的西面為漏窗,隱約看到池山區景物,這樣既是從池、山到庭院的過渡,又把中部和東部兩區適當的連貫起來[2]。又如粵中可園從進入門廳到肇紅小榭,曲廊到達亞字廳一路,兼有休息、交通、觀賞的作用 [3]。

二、

差異特徵

因其地理位置和氣候不同,加之人文價值觀各自取向有別,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又有明顯的差異,表現在園址選擇和規模、布局方式和空間藝術特色等方面。

(1)園址選擇和規模

從調研歸納的表 1 可見,蘇州宅園規模往往較大,常位於城內及近郊,園主通過建造園林而不出城郭獲林泉之致。而粵中庭園規模相對較小,且以村落鄉間居多。

(2)園林布局方式

蘇州宅園是在宅旁(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單獨佔地,自成一體的園子。清乾隆年間沈德潛《復園記》中有寫:「略因阜壘山,因窪疏池,集賓有堂,眺遠有樓有閣,讀書有齋,燕寢有館房,循行往返,登級上下,有廊、榭、亭、台、碕、村、柴之屬」,而且建築布局絕不講究對稱,這也體現了園主追求洒脫、高雅的人文性格。在布局上常常要因勢隨地形增加層次或劃分景區,主要措施是粉牆、漏牆、橋、假山和樹叢,「臨水樓閣參差」和「四周繞以迴廊」,是宅園布局的主要特點。但在具體手法上,又因各園的具體環境而異。如蘇州暢園、網師園(圖1)等園林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但水池和建築之間或多或少留有空隙藉以種植花木,疊置山石,從而使之富有自然情趣。留園在布局上是掘池東南,掇山西北,池形帶曲,近心字形,池岸仍多用黃石壘砌。池南臨水軒屋錯列,池西疊台地式土阜,池北掇湖石假山,池東山牆漏窗,影映水中,全園沿界周接以迴廊。由此可見,蘇州宅園布局較講究山水寄情,「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是其基本指導思想。

粵中庭園除了滿足居住、園林需求,受家族觀念影響還具有祭祀功能特徵,因此,主體建築往往對稱,並以天井、院落縱深展開布局,庭園也主要適應生活起居的要求。按其構成內容可分為平庭、水庭、石庭、水石庭和山庭,基本位於建築物之前或之後,兩側或當中。因粵中地區靠近北回歸線,受強烈陽光的照射和海陸季風的影響,粵中庭園布局非常注意朝向通風和防晒降溫。如清暉園(圖2)總平面布局採用了前疏後密、前低後高的布局方式,建築物一般都面向夏季風的主導方向,前部布置庭園,後部是密集的建築群,它主要通過巷道、天井、廊子、敞廳等方式組織自然通風。連續相通的敞廊布置把庭園內的廳堂、閣房、亭榭連接了起來,解決了避雨、遮陽和防晒,又可達到劃分景區、增加空間層次和豐富景觀的目的。

(3)園林空間藝術特色

① 園林理水

園林理水分為分散理水和集中理水兩種。分散理水是把水面化分成若干互相通透的區域,形成隱約迷離和不可窮盡的視覺效果,通常用於大型園林。集中理水主要用於中、小型園林中,水池位於園林中心或一側,形成一種向心和內聚的格局。儘管蘇州宅園和粵中庭園基本屬於分散理水,但二者也有明顯差異。

蘇州宅園水池形狀多比較複雜,很少規整形狀,反映出文人墨客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徵。面積較大的園林如拙政園和獅子林(圖 3),由於園內分為若干不同的景區,故以形狀富有變化的水池串連各景區,成為既有主次又有變化的統一體。宅園池岸材料以自然土岸為主,只在臨水亭台樓閣等建築時以條石砌岸。

粵中庭園水池規模較小,最大的清暉園也只有1.2公頃,水池多做簡單幾何形狀,餘蔭山房內就(圖 4)採用了一個方形和一個八角形相連的水池。清暉園中部採用一個長方形水池,沿池布置舫、榭、亭、廊,東部楚薌園則有一個方形池,西部廣大園有一個七邊形水池,稱為霹靂池。粵中庭園水池外形大多比較規整,除受外來影響外,也與駁岸石料堅實有關,形狀要求簡單、方直,不能任意彎曲有關,體現粵人講究實用的性格特徵。

② 掇山理石

蘇州宅園掇山藝術風格纖秀,疊石通過峰巒、岩崖、峭壁、谷澗、疊瀑等藝術手法,取得蔥鬱山林的野趣和豐富的山景變幻[4]。掇山以帶石土山、黃石、湖石為主。土山便於種植竹木,山上蹬道,夾石成徑,山側臨水,疊石成崖。黃石石紋勁直,可橫可豎,宜用於表現斷崖峭壁之勢。如網師園中的「雲崗」堪稱運用黃石疊山的代表作。蘇州宅園湖石選擇的基本標準是瘦、透、漏、皺,外形奇特具有廣闊的聯想空間,如怡園東部坡仙琴館的北窗外,單點有兩塊湖石,很像兩位老人埋頭在聽操琴的樣子,意境深遠,手法高妙。

粵中庭園用石多種,如英石、湖石、蠟石、松皮石、鐘乳石、龍江石等,其中英石最多,黃石次之。石景布局大致分為散石和疊石掇山兩個類型。散石,往往由一塊或三、四塊高矮不同的奇巧而又富於觀賞內容的自然山石,布置與庭院入口、前庭、廊邊或水池邊,它石峰奇特,易引人注目,例如佛山十二石齋內園塑造的十二組玲瓏浮突的石景,餘蔭山房橋畔的石筍,池旁的立峰等。庭園的疊石掇山善用大量的英石模仿自然山脈特徵。清暉園中的獅山是一組主要觀賞石景,由一個大獅作為主峰,兩個小獅作次峰,故稱「三獅會球」,用英石砌成。

③空間感受和外觀特色

由於建園理念、文化差異和地域環境的不同,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在空間感受和建築類型上也存有差異。蘇州宅院一向被稱為「文人園林」,往往採用寫意的手法以物言志,宣揚人生哲理和寄託文人雅士意趣情操等,追求「雨驚詩夢來蕉葉,風載書聲出藕花」詩意棲居。如拙政園即為明代蘇州人王獻臣在京城做官失意還鄉而建,以得到精神自由心靈歸依。又如退思園,由清任蘭先罷官歸鄉所建,含「退則思過」之意。又如元代維則描述獅子林「鳥啼花落水西東,柏子煙青芋火紅。人道我在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而粵中庭園因受商品意識和商人思想影響,園林講求實用,以生活化傾向為主,故又稱「世俗園」,園林景象表述不拐彎抹角而直接易懂,同時還表現在增添了祠堂、碉樓、船廳等類型建築。這與當地的民俗、生活方式和從中原遷來聚落而居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碉樓作為防禦類建築體現了當時社會不安定的現狀,如可園邀山閣、清暉園留芬閣和立園毓培樓。園林中的舫適合於粵中水網密布的地形,如清暉園和餘蔭山房即是,把客廳與樓結合,略帶船意,多為千金小姐用,故俗稱小姐樓。另外西洋建築、少數民族建築的形式也在粵中庭園中屢見不鮮,如眾多的「亭」的不拘一格的做法,體現了粵中文化圖包容和開放的特點。

蘇州宅園建築多體型輕快,與周圍景物和諧統一,造型參差錯落,虛實相間,富有變化。廳堂大多居於庭院主要位置,檐廊有隔扇。在廊院和曲廊所圍成的小空地上,點以竹木花石,饒有情趣。臨水樓閣台榭參差錯落,並在池周繞以環廊,如留園水榭屋檐出挑流暢,建築輕巧活潑(彩插圖1)。宅園各種院落的靈活處理,以及空廊、洞門、空窗、漏窗、透空屏風、桶扇等手法的應用,使園內各建築之間,建築與景物之間,既有分割,又達到有機聯繫,融為一體。如拙政園連廊上各種形式漏窗連接院落內外空間,景深不盡(彩插圖2)。而重商思想使得粵中庭園很多地方都極大的追求實用性,這種理念也反映在建築外觀造型上,庭園建築體量較小,既沒有北方建築的角梁沉重,又不如蘇州宅院建築起翹的輕巧,介乎二者之間,喜用卷棚屋頂,體型較為輕鬆活潑、通透開敞、構造簡易、外形輪廓柔和穩定,大方樸實。

④ 裝飾風格和色彩

蘇州宅園建築的裝飾風格和色彩,多用大片粉牆為基調,配以黑灰色的瓦頂,栗殼色的樑柱,欄杆、掛落,內部裝修則多用淡褐色或木紋本色,襯以白牆與水磨磚所制灰色門框窗框,組成比較素凈明快的淡雅色彩。屋脊裝飾簡潔,內部磚雕木刻精美,多為峰火山牆。粵中庭園建築多用華麗堂皇的色彩,屋頂脊飾往往表現歷史典故和吉祥圖案華麗豐富,如佛山樑園刺史家廟(彩插圖 3),建築屋脊、樑柱等細節裝飾精美。外牆多用青磚,台基多用白磨石。彩色玻璃和漏花窗多半用深綠、藍紫等色,它使室內光線強度減弱[5],體現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室內外傢具則多用深褐色。此外園內妙聯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韻尚存,東莞可園畫家居廉常當年常居於此,留下大量吟詠[6]。餘蔭山房門口對聯「餘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雲深」精確的反映了園林的藝術特色。

⑤植物特色

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濕潤,花木種類眾多。園林植物以叢植、群植為主,孤植為輔。以粉牆為紙,點以蕉竹石樹和圍石成壇的方式以及磚框漏窗前配置植物構成框景等,也都富有畫意,例如對於花木講究近玩細賞,因而比較重視枝葉扶疏,體態瀟洒,色香清雅的花木;對樹木的選擇常以「古」、「奇」、「雅」為追求的對象。蘇州宅園的植物景觀與文人雅士也有不解之緣,花木種類的選用往往融入了園主們的喜好。他們借花木言情,以花木言志,如有吉祥如意的景觀,多植桂樹、玉蘭,象徵「金玉滿堂」、「蘭堂富貴」,牡丹諧音玉堂富貴,石榴取其多子,萱草可以忘憂等。如具有書卷氣息的景觀,植芭蕉以聽雨,植果樹賞秋實,植叢竹取高潔品格。

粵中庭園由於受惠於季風的調節,呈現出一派典型的亞熱帶和熱帶自然景觀,花木布局方式則以孤植為主,片植、群植為輔。如廳前較廣闊的平庭常孤植或栽植一兩株樹木,如榕樹、榆樹或白蘭等,整個空間為濃蔭覆蓋,有清涼感覺。岸邊植樹,常用水松、沙柳等,挺立水際,蕭疏蒼勁。清暉園船廳旁種植一株沙柳樹,筆直高聳,像一根栓木樁直插河底。另外配合立石和石景,常用九里香、羅漢松、米蘭或用棕竹、竹叢作襯托的材料。籬落多用觀音竹、山指甲、藤蘿架以及葡萄、金銀花、秋海棠等。落葉與常綠樹間植於各色花卉,使庭園常年保持綠樹紅花,豐富了嶺南園林建築的構圖與意境。

儘管由於地理氣候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私家園林,它們既有園林藝術的共同特徵,又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態和地域風格,都是我國造園史上的奇葩。通過二者的比較研究,便於超越傳統外顯形象,從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審美標準和哲學思想等尋找本質,拉近時間距離,結合當下的城市建設取長補短,這對我們更好的張揚個性,傳承地域文化風貌不無補益。

三、

參考文獻

[1]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09,12

[2]汪菊淵.中國古代園林史(下卷)[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10:845~852

[3]汪菊淵.中國古代園林史(下卷)[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10:940~948

[4]陸琦.嶺南造園藝術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論文[J].2002,05:200

[5]陸元鼎,魏彥鈞.粵中四庭園.中國園林史的研究成果論文集(第一輯)[J].1981:101~115

[6]陳植.中國造園史[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8:70

原文來源:朱雪梅, 程建軍, 付玲. 淺析蘇州宅園與粵中庭園之差異特徵[J]. 古建園林技術, 2010(1):48-51.

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Simo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