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會議現場

2018年7月13日,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評獎委員會副主任李培林,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評獎委員會秘書長卜憲群以及評獎委員會委員、辦公室成員,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領導、各研究室負責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及網路媒體記者40餘人參加新聞發布會。

郭沫若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對中國歷史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解釋。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形成了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歷史研究群體,產生了重大的學術和社會反響。

李培林與會講話

李培林同志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本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講話精神的具體落實,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實踐,是繁榮和發展中國歷史學研究的重大舉措。通過評獎來紀念一代史學宗師,進一步鼓勵廣大史學工作者繼承和發展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開創的中國歷史學研究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史學大家,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貢獻。史學工作者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出一批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歷史學成果,切實發揮史學工作者在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過程中的引領作用。

卜憲群與會講話

瞿林東與會講話

劉慶柱與會講話

黃德寬與會講話

喬治忠與會講話

陳星燦與會講話

王震中與會講話

趙笑潔與會講話

卜憲群對《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章程》和評獎委員會組成做說明,並介紹了評獎工作辦公室籌備工作等情況。著名學者瞿林東、劉慶柱、黃德寬、喬治忠、陳星燦、王震中等對開展「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評選活動給予充分肯定,並回答記者提問。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設立於1998年的「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是目前中國歷史學界的權威榮譽獎項。該獎的設立,旨在鼓勵廣大史學工作者致力學術研究,促進中國歷史學的發展與繁榮。其授予在中國歷史(下限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研究領域,包括通史、斷代史、專史(含科技史)、考古學、古文字學和古人類學等方面有突出建樹的中國籍學者(含居住在香港、澳門、台灣以及僑居在海外的中國籍學者)。請獎成果為涉及上述研究領域的專著和工具書。目前,該獎已成功舉辦四屆,共有105部史學專著獲獎,在政治導向、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得到史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據悉,本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六名、三等獎十二名以及提名獎若干,獎勵名額及獎金額度均創歷史新高。評獎委員會由我國在相關學術領域中有代表性的專家組成並負責評獎工作,主任由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擔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官網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城市史研究》創刊30周年高端論壇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舉行
孟虹:歷史反思與德國國會大廈的記憶傳承功能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